互動.交流
2010年第12期的評刊表還在整理當中,所以贈刊名單將在下一期刊出。謝謝讀者朋友的支持,希望今年還能得到你們一如既往的關注。只要您對雜志有新的看法、好的建議、中肯的批評,都可以寫下來。
您可以這樣找到我們——
來信請寄:010010呼和浩特市新華東街東馨園C3《文苑》編輯部(收)
互動熱線:0471-2234993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wenyuan
http://wenyuanyc.blog.163.com
互動郵箱:270496407@qq.com
大家說
我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王珺,大家經(jīng)常叫我大珺子,珺姐,珺珺,你們也可以這樣叫我呦。我的海拔好高好高的,是164厘米。別看我這么高,我的年齡可不大,我在1999年5月3日破殼而出的,才12歲,也就是11周歲。好了,不多說了,我還要多留時間好好看看這期的《文苑》呢。
(遼寧省建平縣 王珺)
編輯回應:
權蓉:上次我們的下半月《文苑·經(jīng)典美文》有位小學六年級的小讀者打來電話交流,他們的編輯美滋滋的,可讓我嫉妒了好一陣子呢,哈哈……這下我也能小虛榮一把了……
呂慧明:大家快來,我們把這個虛榮的家伙叉出去。
一個偶然的機會在朋友家看到了《文苑》,信手翻閱,感覺語言精彩、唯美、清新、有趣,讓人愛不釋手。邂逅《文苑》,一見鐘情!
非常感謝你們用文字感動和豐富了我們邊防官兵的生活!
態(tài)度決定高度,高度決定視野,我相信只要秉承這種嚴謹?shù)霓k刊理念,用精美的文字與讀者同行,讀者一定會像高原的雪山一樣越積越高、越積越厚。(網(wǎng)絡清風不語)
與《文苑》相識是一次偶然,而她卻成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閱讀《文苑》是一種享受。我尤其喜歡那些短小精悍的文章。字數(shù)不多,卻意蘊深長,耐人尋味。?!段脑贰吩睫k越好。我會成為她永遠的朋友。(湖北省武漢市 代紅斌)
編輯回應:
劉志軍:和你們一樣,我也是一個偶然的機會認識《文苑》的,但又有點不一樣,我在另一個偶然的機會竟然做了《文苑》的編輯。哈哈,人生充滿巧合,就看何時遇見。
希望我們能給老朋友帶來新驚喜,給新朋友帶來新收獲。
編輯老師,您好。我是一名中學生,很久以前我曾經(jīng)是一個叛逆的,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人。我熱愛音樂,在筆記本上抄寫一頁一頁的歌詞,并且我開始嘗試寫點什么,不知道,有些東西真的很遙遠。我現(xiàn)在不敢想明天了,想找人傾訴,又怕我的成長在別人看來又是一個笑話。我的故事仿佛是看不清的腳印。我想過輟學,學習自己喜歡的音樂。從前總幻想自己的人生能像小九和弦那樣,雖然不足但很優(yōu)美。可別人一次又一次的嘲笑讓我的夢想像半個月亮。我該怎么辦?(知名不具)
編輯回應:
呂慧明:你好,首先感謝你對我們的信任,感謝你愿意和我分享自己成長中的困惑。你現(xiàn)在的迷茫的是上學還是輟學實現(xiàn)自己的音樂夢想。有夢想的人是偉大的,尤其是青春被夢想激活時,會有想象不到的激情與創(chuàng)造力。然而,我們在實現(xiàn)理想的同時不得不考慮現(xiàn)實因素。比如,你的父母會同意你輟學嗎?你的經(jīng)濟來源呢?而且,上學和實現(xiàn)音樂夢想并不沖突,一個優(yōu)秀的人需要有廣博的學識。你可以在業(yè)余時間堅持學習音樂。實現(xiàn)夢想不在于你在哪里實現(xiàn),關鍵是你能堅持多久。不要自怨自艾了,你可以不必理會那些嘲笑。勇敢而自信地堅持自己的夢想吧。若干年以后,你會為當時那個青澀的自己而感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