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責任煉就事業(yè)”——濟煉的企業(yè)精神。
“努力工作、快樂生活”——濟煉的價值理念。
如果說,要為濟煉的企業(yè)精神和價值理念找一位代表,那杜明當之無愧。
1977年,16歲的杜明進廠當工人,從動力車間到二催化車間,扎根鍋爐崗位。34年一晃而過,濟煉從地方企業(yè)成了如今的央企骨干,杜明也從懵懂少年變成了業(yè)內(nèi)知名的“中國石化煉油鍋爐專家”和“鍋爐狀元”、濟南市“十大杰出職工”、榮獲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wù)隆薄?/p>
杜明,正如他的名字一樣,扎根國企沃土,立木天地間,心中有明月。
鬢角斑白,一身天藍色工作服,身材高大的杜明站起來就像一堵墻。與車間其他工人不同的是,他胸前口袋里總插著一支筆,這使他與濟煉二催化車間鍋爐運行工程師的職稱有點相符。
高中畢業(yè)進廠當鍋爐操作工的杜明很快發(fā)現(xiàn),在學校里學的知識太貧乏,難以滿足崗位需求。對崗位的珍惜和對工作的熱愛使他迫切要尋找學習的途徑。當時社會上還沒有各類培訓和補習班,杜明想干好工作,唯一的辦法就是在干中學、在學中干。而這個最初的實踐,成為他人生的一份寶貴財富。
為了盡快掌握鍋爐操作技能,除了上班向老師傅請教、實干,下班后的杜明自費購買熱工動力和鍋爐運行方面的專業(yè)書籍,潛心鉆研,寫下了幾十萬字的讀書筆記,做到對催化鍋爐及相關(guān)設(shè)備工藝原理通、流程熟、操作精。對鍋爐運行中發(fā)出的每一聲異響、每一次故障閃現(xiàn),他總是能條件反射般地迅速作出反應(yīng),果斷解決問題,排除故障。天道酬勤,杜明的努力使他很快脫穎而出,成為大伙兒心目中的鍋爐行家。34年來,學習成為杜明生活的一部分,他逐步由一名普通司爐工成長為催化裂化鍋爐工藝技術(shù)能手和中國石化系統(tǒng)的鍋爐開工專家。2003年杜明被破格聘為工程師。
二催化車間主任柴劍鋒說:“杜工雖然是自學成才的土專家,但論起鍋爐技術(shù)來,中國石化系統(tǒng)沒有不信服的,說他是鍋爐開工的NO.1,在業(yè)內(nèi)一點都不會引起異議?!?/p>
1996年5月,濟南煉化開始建設(shè)龍頭裝置——140萬噸/年重油催化裂化裝置,杜明負責兩臺焚燒式CO余熱鍋爐及配套汽水系統(tǒng)技術(shù)工作。當時他遭遇了車禍,行動不便,為了不耽誤工作,他干脆讓同事用自行車把他馱到車間,在辦公室里安了“家”。
病痛中審核完全部圖紙,憑借過硬的業(yè)務(wù)技術(shù)和豐富經(jīng)驗及時發(fā)現(xiàn)并糾正了20多項設(shè)計缺陷和施工隱患,有時候為了一絲不安全因素,他也會和北京來的專家“較真”,但最終的結(jié)果都是專家心悅誠服。
鍋爐現(xiàn)場施工、中壓汽水管線吹管、安全閥校定全部一次驗收合格,杜明被公司授予特等功。在開工期間,他組織編寫的鍋爐烘、煮、吹試運方案、開工方案、事故處理預(yù)案,共計15萬字,成為中國石化后續(xù)重油催化裂化裝置建設(shè)的標準方案,杜明“鍋爐狀元”的頭銜從此叫響,大伙兒平時戲稱他為“院士”。
說到這些成績,杜明面帶微笑靦腆地說:“這么多年我弄懂了一個道理,扎實干好自己的工作,在崗位上真的可以成才。”
“鍋爐狀元”可不單單是一個虛有的綽號,如果杜明愿意,隨時可以“兌現(xiàn)”成含金量很高的職位。一家企業(yè)聽說了杜明,派人來做他的工作,開口就許諾年薪40萬元,還不算其他條件。但杜明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我16歲進廠,在這里干了30多年,沒有企業(yè)的培養(yǎng),沒有得天獨厚的環(huán)境,就沒有我的今天,人得懂感恩。”杜明的話很淳樸,沒有絲毫的虛情假意。對于他來說,對企業(yè)的感恩源于自己是黨員,對黨、對企業(yè),他都有承諾,“我從小就知道做人發(fā)誓要算數(shù)。咱是黨員,入黨時咱對黨發(fā)過誓,要忠誠,這話要算數(shù)。我理解的對黨忠誠就是在我們這個國有企業(yè)的崗位上把自己的活干好。這個理解我也不知道對不對”。
實在的話語里流露出的是最崇高的責任感。
早上廠里是7點50分上班,但杜明每天都是7點20分到崗,提前半個小時做研究和準備工作。記者跟隨他來到平日上班的車間,機器巨大的轟鳴聲使站在屋里的人時刻處于“抖動”狀態(tài)。
“你聽聽這聲響、看看這個火苗,說明現(xiàn)在鍋爐運行很正?!保琶骺吹藉仩t時眼睛里閃爍著光芒,如數(shù)家珍地介紹著各種設(shè)備的運行情況和功用。爬上鍋爐大約有三層樓的高度,不覺腿有些發(fā)酸。記者問杜明一天巡檢要多少趟?他介紹說一個班8小時,最少要巡檢鍋爐4趟,一天至少要爬1200多級臺階。鍋爐巡檢可是個責任活,絕對不能出差錯。
青工杜亮是杜明的徒弟,這個2009年進廠的小伙子雖然有點靦腆,但說起師傅,卻滔滔不絕:“剛來時僅有書本知識,是師傅手把手地教我,遇上工作難題和搶修時,師傅干脆不回家,一邊教我們,一邊給我們說鍋爐的理論知識?!背斯ぷ?,這個來自東北的小伙子生活上也得到師傅很多關(guān)照:“家在外地,我有什么愁事難事,第一個就想到師傅?!?/p>
二煉化車間主人柴劍鋒說:近年來,濟煉很重視“傳幫帶”工作,而杜明就是其中最積極的一員。二煉化車間平均年齡34歲,工作有激情和干勁的同時也存在經(jīng)驗缺乏的問題。杜明就專門備課,用了兩個月的時間為車間全體青工培訓鍋爐知識。平時杜明愛看書,他會注意把書中一些技術(shù)方面和人生方面的知識積累起來,在車間里專門與大伙兒交流。車間馬書記說:“老杜那絕對是我們濟煉的一寶?!?/p>
要說杜明的責任感,不僅僅局限于濟煉本身,對于外出幫助開工的企業(yè),他的責任感也一點兒不少。2010年3月,國家“十一五”重大工程——川氣東送工程建成投產(chǎn),為確保該工程核心項目普光凈化廠建設(shè)的順利推進,集團公司領(lǐng)導點名委派杜明任該工程專家指導組成員并兼任公用工程開工隊隊長。公用工程涉及眾多專業(yè),是普光凈化廠前期開工工作的重中之重。杜明深知自己肩上責任的重大,他帶領(lǐng)隊員提前介入,配合施工,每天工作16小時以上,克服了地下條件復(fù)雜、安全風險大、技術(shù)難題多等困難,DN500蒸汽管線吹掃打靶提前32天圓滿完成,共節(jié)約費用800多萬元。普光凈化廠公用工程一次開車成功,工期縮短了38天。為此,杜明榮獲川氣東送普光凈化廠“開工突出貢獻獎”。
諸如此類的事很多,外派時面對人員、設(shè)備、環(huán)境均不熟,協(xié)調(diào)難度大的情況,作為開工鍋爐組長的杜明從來都不擔心:“我這個人喜歡交朋友,咱山東人心胸開闊,和兄弟單位搞和諧了,工作很順利?!?/p>
“我們杜工不僅技術(shù)好,人也帥,還是我們廠里的金牌司儀呢。”濟南煉化黨委副書記石峰的突然“爆料”引起了連鎖反應(yīng),在座者紛紛揭起了杜明的“老底”,“杜工是紫砂壺玩壺專家”、“杜工是養(yǎng)魚專家”、“杜工養(yǎng)花是一絕”……正如一枚硬幣的兩面,一個不僅會干工作,還會生活的鮮活杜明的另一面就這樣“冷不丁”地出現(xiàn)了。
在濟南煉化,誰家有個紅白事,第一個想到的竟然也是杜明?!按蠡飪河惺履芟氲轿?,這是信任,得干好”。20出頭開始干司儀,從廠長的孩子到普通職工結(jié)婚,杜明義務(wù)主持了200多對新人的婚禮,30多年平均一個多月“出場”一次,除了“鍋爐狀元”外,他還有“金話筒主持人”的雅號。
對于一些職工遇見的困難,他不推辭、不避諱。今年大年初三,一位職工的繼母去世,大過年的不好找人幫忙,這位職工猶豫著給杜明打了電話,在電話里杜明當即表示:沒問題。他隨即趕到,并幫著聯(lián)系派出所、殯儀館,直到處理妥當。
都以為技術(shù)專家是“書呆子”,杜明可是“另類”。煉化宣傳部長曹文穎一再邀請記者去杜明的辦公室看看,原來“玄機”在于和機器相映成趣的滿目綠色,10多盆高大的綠色植物被杜明調(diào)養(yǎng)得枝繁葉茂、生機勃勃。車間工人說,這些植物原先都在外面快不行了,是杜工一盆盆挪進來,慢慢培育,這才有了今天車間里的綠意盎然。
說到“玩壺”、“養(yǎng)魚”,這是杜明下班的樂趣之一。如今他搜集了三四十把紫砂壺,魚也養(yǎng)了五六十條,摸摸壺,看看魚,以快樂的心情做快樂的事。杜明說:“生活不能愁眉苦臉,怎么樣都應(yīng)該笑?!闭沁@樣一種樂觀人生觀,杜明在5位家人同時住院時依然保持微笑,合理安排,工作、照顧病人兩不誤。
在每年大檢修一個月不能回家、每回掉20斤肉的艱苦條件下,杜明依然保持微笑,竭盡全力做到國內(nèi)少有的鍋爐精密維護程度。
說起當時很多一起進廠的同學如今都成了領(lǐng)導,杜明還是微笑:“我也曾有多次機會進機關(guān)、當中層領(lǐng)導,但那不適合我。咱文化水平不高,干領(lǐng)導會擋年輕人的道,以鍋爐為伴我喜歡,在我最適合的崗位上干,我快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