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電視,電視上播放的是一個醉酒駕車傷人案。新聞?wù)f,當(dāng)汽車狂奔而來時,男人首先去撲救孩子,孩子得救了,可女人卻因為沒有來得及躲閃,當(dāng)場被撞成重傷。在醫(yī)院,有人當(dāng)著女人的面問男人,當(dāng)你只能去救一個人時,你為什么選擇孩子,而不是妻子?
男人被這個非常棘手的提問難住了。他看了看心愛的女人,囁嚅了半天后,竟一連說出幾聲“對不起”。女人看著窘迫的丈夫,趕緊幫他解圍說:“他不僅不該對我說對不起,而且我非常感謝他,因為他救的是我們的孩子。說實話,當(dāng)時如果我反應(yīng)快,我也會首先想到要去救孩子,而不是先救他,因為愛的端口,總是向下的,先救孩子是人性的一種本能。”
女人的話瞬問感動了。我。是啊,愛的端口,總是向下的,正是因為有了這端口向下的愛,人類才得以繁衍至今。記得我小時候,有一次,父母和我一起坐在顛簸的農(nóng)用拖拉機(jī)上,當(dāng)我和母親一起從車上摔下的瞬間。父親想的首先是用雙手托舉起我的身體。那次,父親沒能及時拉住母親,母親被摔成重度骨折,至今臉上還留著疤痕。見我安然無恙,摔成重傷的母親,不僅沒有責(zé)怪父親置她于不顧,反而還異常興奮。
我慢慢長大,為了供我讀書,過度的勞累讓父母的臉飽經(jīng)風(fēng)霜o。工作后,為了在城里有一套房子,每次還完房貸,我就成了“月光族”,日子過得很艱難。
一次,母親來到我家,見我炒的菜沒有多少油,她心疼地說:“你本來身體就不好,吃的油都沒有,這樣下去怎不把身體搞垮?”
母親回老家后,把這事告訴了父親,第二天,父親把家里的口糧賣了,讓母親給我送來3000元錢。
我說:“媽,你把口糧賣了,往后你們吃什么?”
母親說:“那年大饑荒,村子里餓死的人到處都是,為了孩子們能夠活命,你外婆自己堅持不吃一粒米,她甚至也不讓你的外公吃,你的外公并沒因此而怨恨你的外婆。最后我們活了下來,而你外公外婆卻活活餓死了。”說到這里。母親悲傷地抹了一把眼淚,“我們只能這樣了,孩子,父母能幫你到哪一步,就到哪一步,就像當(dāng)年你的外婆對我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