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30集大型電視連續(xù)劇《江姐》在央視一套熱播,劇中的江姐一改過去單純的革命女英雄形象,而是更多情、更親民、更真實,引來眾多觀眾和廣大網(wǎng)友的熱評。在劇中成功塑造了新的江姐形象的丁柳元,憑著該劇人氣一路飆升。其實,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丁柳元這個小的女子和江姐很像——倔強而堅韌。
為夢想,辭去好工作
丁柳元于1977年4月21日出生在北京市海淀區(qū)。剛出生時,給她接生的醫(yī)生稱贊說:“這孩子鼻子高高的,眼睛大大的,將來是個當演員的料?!笨僧敃r三十多歲才生下寶貝女兒的丁媽媽卻不這么想。
丁媽媽和丈夫都是信息產(chǎn)業(yè)部的高級工程師,對女兒從小就灌輸一種很傳統(tǒng)的教育。她希望女兒好好讀書,將來考大學,找份穩(wěn)定的工作,然后結(jié)婚生子。
在丁柳元生命的前20年,她的確是按媽媽為她安排的人生一路走來。1981年,4歲的她就被媽媽送去上學。丁媽媽對女兒十分嚴格,女兒不聽話,該懲罰的時候,她絕不含糊。在丁媽媽的嚴教之下,丁柳元的學習成績十分優(yōu)秀。
相對來說,丁爸爸對女兒隨和多了。而且,丁爸爸精通琴棋書畫,這對丁柳元的影響非常深遠。從小,丁柳元做完家庭作業(yè)后,總喜歡纏著爸爸給她拉小提琴。有時,丁爸爸拉小提琴,丁柳元演唱,父女倆配合得相當默契。可媽媽對丁柳元說:“課余唱唱還可以,不能把唱歌當飯吃。你人生的第一個目標應(yīng)該是上大學?!?/p>
1992年,15歲的丁柳元就參加了高考。結(jié)果,她沒有讓媽媽失望,以569分的優(yōu)異成績,定向考取了天津民航學院航空商務(wù)管理專業(yè)。
4年后,丁柳元大學畢業(yè),順利地進入中國航空公司,并被分配到座位控制中心做工程師。更令人高興的是,中國航空公司還與她簽訂了駐外協(xié)議。這意味著丁柳元有機會出國深造。
可是,19歲的丁柳元上班不久,就對這種按部就班的辦公室生活心生厭倦。她想:在單位雖然衣食無憂,但自己一生過這種一眼就看透所有未來的日子,有什么意義呢?而且,自己才19歲,一切都來得及。
由于爸爸的熏陶,丁柳元很喜歡唱歌。想換個活法的她決定辭職去唱歌??墒牵宄?,媽媽肯定不同意。因此,連續(xù)幾個晚上,丁柳元吃過晚飯就躲進自己房里,琢磨著如何開口。一個周末的晚上,她憋了半天,最后咬了咬牙,說:“爸,媽,我要辭職!”
誰知,正在看書的爸媽都沒有反應(yīng)。見爸媽沒把自己的話當真,丁柳元有些懊惱,再次鄭重地說:“我要辭職,你們沒有聽見嗎?”這時,丁媽媽突然從沙發(fā)上跳起來,說:“什么?你沒發(fā)神經(jīng)吧?”父親也急著連珠炮似的說:“好好的工作為什么不干?你剛剛工作半年不到,就辭職嗎?你到底想干什么呢?”
丁柳元一下子被問住了,但她知道只要自己一退步,就再也沒有機會了。于是,她靈機一動,半撒謊半認真地說:“我想考學……”丁媽媽又問:“考學?考什么學?”丁柳元再次無話可說,只表示非辭職不可。丁媽媽著急地說:“閨女,為了你,我和你爸準備了大半輩子,我們不圖什么,不就是圖你有一個安穩(wěn)的生活嗎?你如果這樣,我就再也沒有你這個女兒!”當晚,丁柳元與父母發(fā)生激烈爭執(zhí)。
見無法說服爸媽,丁柳元決定先斬后奏。第二天,剛好是星期一,她擬好了一份辭職報告,找到單位人事處處長,辦了辭職手續(xù)。悄悄辭職后,她通過兩個月的努力果真到北京市文化局考了一個歌手證?;氐郊依铮龥Q定跟父母正式攤牌。
正巧,1997年新年來到,爸媽都還沉浸在新年要有新氣象的歡樂氣氛里。瞅準時機,一天晚飯后,丁柳元拿出歌手證,高高興興地對父母說:“我已經(jīng)辭職了。你們同不同意,已經(jīng)沒用了。這是我的歌手證,我喜歡唱歌,準備當一名歌手?!倍寢寚樍艘淮筇^了好一會兒才反應(yīng)過來。她猛地將丁柳元的歌手證撕了個粉碎,氣憤地說:“你要去唱歌?簡直就是胡來嘛!你這個鬼丫頭,你要氣死我和你爸呀!”說完,她氣沖沖地奔進臥室,關(guān)緊了房門,任憑丁柳元和丁爸爸怎么敲門,她就是不理。因為,在她看來,女兒放著好好的高薪工作不干,這完全是自毀前程。
直到第二天一清早,丁媽媽才開門。想了一晚,她顧不得面子了,把女兒“押”到單位,找到人事處處長,誠懇地說:“處長,我家柳元小,不懂事。其實,我和她爸壓根兒不贊成她辭職,可她竟偷偷地辦了手續(xù)。你看,能不能原諒她,讓她重新回來上班?”可是,那個人事處長說:“小丁是定向生。本來,她辭職,按規(guī)定得交納5萬元違約金??墒牵F(xiàn)在想進來的人都排成了長隊。她辭職的時候,我已經(jīng)開了后門,沒讓她交違約金,你現(xiàn)在又要回來,我怎么跟上面交代呀?”丁媽媽知道已無法挽回了,只好長吁短嘆自顧自地回家了。
從B到A,決不放棄
1997年7月,丁柳元經(jīng)過數(shù)月努力,考取了解放軍藝術(shù)學院表演系。
進入軍藝后,丁柳元尚未從興奮中回過神來,一下子就像掉進了一個大冰窟窿。她在軍藝表演系上的第一堂課,是解放天性。當時,表演系有15個同學,輪流上臺去玩。同學們都玩得特別高興,可輪到丁柳元時,她一上臺就特別拘謹,玩不了,不知道怎么玩。按規(guī)定,玩過的同學就下臺,沒玩過的同學繼續(xù)上去玩。結(jié)果,到第三輪的時候,除了丁柳元,其他同學都過關(guān)了。于是,全班同學站在臺下看著丁柳元一個人在臺上玩??伤€是不行,到第7次時,她一上臺就緊張得蹲在臺上哭了。
放學后,丁柳元一個人躲在宿舍里,悶悶不樂,心想:自己可能不是當演員的料??勺约哼x擇了這條路,后悔也來不及呀!
那段時間,丁柳元特別郁悶,甚至想到了退學。但她想到自己為了上軍藝辭去了待遇優(yōu)厚的工作,為了唱歌的夢想和媽媽鬧僵了的關(guān)系:不!我一定要做出一番成績,不讓媽媽失望!丁柳元開始暗暗發(fā)誓。
為了迎頭趕上,丁柳元開始認真記日記,將自己每天的表演心得都記下來,并仔細揣摩老師在課堂上的點評和指導。此外,她還特別喜歡讀外國名著,如《百年孤獨》、《哈姆雷特》和《麥克白》等等,讀了一遍又一遍。有些經(jīng)典段落,她甚至倒背如流。漸漸地,丁柳元開始自己創(chuàng)作小品,并自編自演。
那時,學生的表演一般分為A和B兩個組,如果你表演得不夠好,就得從A組換到B組。整個大一,丁柳元一直呆在B組。直到大二的第一堂課,丁柳元自編了一個名叫《點點滴滴》的小品。其中,點點是個慢性子,滴滴是個急性子。丁柳元演的是慢性子點點。表演的時候,同學們和老師不時發(fā)出一陣陣笑聲。表演完后,老師總結(jié)她的表演時,說:“看看同學們的反應(yīng),就知道你表演得好不好。恭喜你,進入A組?!蹦且豢?,丁柳元激動得直流眼淚。
2001年,大四快畢業(yè)時,丁柳元和同學去實習,在現(xiàn)場遇到了電視劇《太陽不落山》劇組的副導演。那位副導演看了她的表演,不久就給了她電話,讓她去杭州的劇組試鏡。丁柳元猶豫了,如果落選了,這來回車費都是一筆開銷,總不能老向爸媽要。那位副導演看她沒來,又給了她一個電話說:“你還猶豫?我還沒見過你這么拽的學生呢。你會說中國話嗎?”丁柳元說:“會。”那位副導演說:“會說中國話,還猶豫什么?”丁柳元被那位副導演將了一軍,馬上就去了。她明白那個副導演已經(jīng)對她的演技有底,才這么和她開玩笑。
結(jié)果,丁柳元到杭州試鏡后,當場被拍板演《太》劇的女二號楊媚。在拍戲過程中,她沒有因為自己是一個學生而怯場。相反,她全身心地投入演出。結(jié)果,《太》劇播出后,獲得“五個一工程”獎。盡管丁柳元演的是女二號,但這是她的處女作,大受好評。
丁媽媽看了女兒的演出后,第一次發(fā)現(xiàn)銀幕里的女兒,還真不簡單。尤其是這部影片獲得“五個一工程”獎后,她開始認同了女兒的從藝之路。
從軍藝畢業(yè)后,丁柳元幸運地進入八一電影制片廠,成了一名職業(yè)演員。這時,丁媽媽才徹底放心了。
蟄伏,10年磨一劍
從2001到到2005年,丁柳元又先后接拍了一些戲,如《沉浮》、《國家命脈》、《新敵后武工隊》等10部電視連續(xù)劇,以及電影《一見鐘情》、《網(wǎng)路黑客》、《又見陽光》等。盡管許多角色受到業(yè)界好評,但往往一閃而過,很少有人認識丁柳元。那時,她的同學,有的考研繼續(xù)深造,有的退出演藝圈,另謀發(fā)展。而當初在《太陽不落山》中和她一起拍戲的孫紅雷,僅僅比她出道早兩年,卻早已紅透了半邊天。
盡管如此,丁柳元依然毫不動搖地塑造自己的每一個小角色。
2006年7月的一天,由張國立、陳建斌和陶虹聯(lián)訣主演的《親兄熱弟》在深圳開機。丁柳元被邀請出演一個賢惠的二嫂沈小婉。為使自己的形象更貼近劇中人到中年的“二嫂”,丁柳元竟然增肥20多斤。私底下,張國立還給她取了一個“滴溜圓”的綽號。電視劇殺青后,一向愛美的丁柳元看著自己慘不忍睹的胖婦人形象,仍然大大咧咧地說:“只要是角色需要,這算不了什么?!?/p>
2007年3月,《親兄熱弟》開播后,由丁柳元扮演的二嫂一下子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后,她又顛覆正面角色,在《繼母后媽》中扮演了一位利欲熏心,心腸狠毒的繼母薛禮燕;在電視劇《大宅院的女人》中扮演二姨太,將一個潑辣、瘋癲的二姨太演得出神入化。
2009年春節(jié),丁柳元陪爸媽到武當去游玩。一個副導演給她打電話,問她要不要出演“江姐”這個角色。一開始,丁柳元并沒有特別的想法,像往常接戲一樣,先看了看劇本。她第一次接觸江姐這個形象,是電影《烈火中的永生》。當時,她只覺江姐是一個大無畏的革命英雄。這次看了《江姐》的劇本后,她有了不一樣的感覺,覺得這個江姐有血有肉,情感豐富,卻絲毫不損她的光輝形象。因此,她非常想出演江姐,可江姐早已成了人們心目中的英雄,自己能演好她嗎?如果演不好,會落得一身罵名嗎?
見女兒有些猶豫,丁媽媽也熬夜看完了劇本,說:“這個劇本寫得非常好。以媽的人生閱歷,這才是真實的江姐。媽覺得你肯定能演好這個角色。別猶豫了,閨女,要相信自己!”聽了媽媽的鼓勵,丁柳元對自己充滿了信心,便答應(yīng)了那位副導演。
為了把江姐這個角色演好,丁柳元把與江姐有關(guān)的所有資料,全找來仔細研讀,并寫下讀書筆記。不久,她就帶著她厚厚的筆記,走進了劇組。導演高興地說:“從今天開始,你就改名叫江姐!”
2009年4月,丁柳元隨同劇組人員來到重慶拍攝電視劇《江姐》。整整4個月,她幾乎沒有時間回家。6月2日,是媽媽的生日,她在拍戲間隙,打電話給媽媽訂了一個蛋糕。丁柳元入戲很深。就像乘著時光穿梭機,每一次穿上江姐戲服,她就像真的被這個人的靈魂依附,穿梭到了60年前,她真切地感受到了江姐內(nèi)心的堅韌和不屈的信念!就在電視劇快要殺青時,她給媽媽發(fā)了一條短信:
媽,我今天是在渣滓洞度過的。不管多么辛苦,但我欣然,感謝角色帶給我的震撼,感謝這部戲給予我這份感受……
2010年8月1日,大型電視連續(xù)劇《江姐》在中央一套熱播。全國人民重溫了經(jīng)典,看到了一個嶄新的江姐,看到了一個蟄伏了10年終于交出滿意答卷的丁柳元!
責編/昕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