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的意思有三:
一、山名,在山東省中部,海拔高1545米,為五岳之首。
泰山古稱東岳,也有岱宗、岱山、岱岳、泰岳等名,有“五岳之長”“五岳獨尊”之譽。古人以泰山為高大的代表,常用來比喻受敬仰的人或重大的有價值的事物。如用“泰山北斗”來比喻德高望重或有卓越成就而為眾人所敬仰的人。
二、對妻子父親的尊稱,即岳父的別稱。
語出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語資》:“明皇封禪泰山,張說為封禪使。說女婿鄭鎰,本九品官。舊例,封禪后自三公以下皆遷轉(zhuǎn)一級,唯鄭鎰因說驟遷五品,兼賜緋服?!唬骸颂┥街σ??!痹鯇嵏Α镀聘G記》第三折:“不是這老泰山為人忒歹,親女婿昂然不睬?!边@些例子中的“泰山”都是岳父的意思。
三、人名,古代一位著名的竹匠。
一般人都認為“有眼不識泰山”中的“泰山”是指山東境內(nèi)的東岳泰山,其實不然。這個“泰山”是指魯班的弟子。魯班十分珍視自己的聲譽,每隔一段時期,就要從徒弟中淘汰個別“不成器”的人。泰山就被攆出了“班門”。事過數(shù)年,魯班見集市上擺著精巧的竹制器皿在賣,他萬萬沒想到,這些竹制品竟是被他攆走的弟子泰山所制。為此,魯班自愧地感嘆說:“我真是有眼不識泰山!”這句成語也就由此產(chǎn)生了。
【彭建紅/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