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報名人數(shù)每年都在下降,高中生出國、農村考生罷考的新聞屢見報端。90后“逃避高考”、“出國享受”的負面評價充斥著網絡。放棄高考,真的是因為他們“好逸惡勞”、“不能吃苦”嗎?農村考生真的能輕松接受不高考的命運嗎?
2010年7月,就在中國高考生期盼“金榜題名”時,有近100萬高中生選擇了棄考,棄考人數(shù)為高考報名人數(shù)的十分之一。這一數(shù)字在2009年還是84萬。一個事實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在高考之外,90后還在走著別的路。
能留學不去,就是傻子
2009年,趙盈盈17歲,在上海讀高中,是老師眼中品學兼優(yōu)、聽話的好學生,從班主任到校長都一致認為一流大學已經在不遠處等著她。可趙盈盈卻放了一流大學的鴿子:她打算留學美國。出國并非心血來潮,而是蓄謀已久?!拔覐某踔衅鹁陀辛肆魧W的念頭。”網絡讓趙盈盈早早就接觸了外面的世界,她知道美國的教育很不錯,在國內接受了12年的基礎教育后,她迫不及待要到外面的世界“嘗嘗鮮”。 她第一次向父母提議出國留學就獲得雙手贊成。父親曾在外國工作,深知出國的好處。母親對女兒棄考的決定態(tài)度淡然:“想出國說明女兒有想法。能留學不去是傻子?!?br/> 期待獲得更好的教育和資源是這些“有條件”的90后們共同的愿望。在2010年近100萬棄考生中,選擇出國留學者近20萬,比例達到21.1%。
因為不必高考,因此在不少同齡人眼中留學和“逃避高考”、“輕松”、“享樂”等畫上了等號,甚至有人偏激地將所有留學一族劃分至富二代之列?!安皇俏覀儾粌?yōu)秀才出國,而是我們期待更優(yōu)秀。他們根本沒了解就對我們指手畫腳,這跟那些不了解90后就罵其腦殘的人有什么區(qū)別?”已經留學美國愛荷華大學的趙盈盈對此頗有“怨言”。對她來說,在國外學習比在國內辛苦得多。做作業(yè)、做實驗到半夜2、3點甚至通宵是家常便飯,她最長曾連續(xù)8小時待在實驗室工作,中間只休息了半個小時。坐在休息室里,她不知不覺睡著了,直到同學把她叫醒,就又開始繼續(xù)工作。不過這一切讓她覺得自己“參與其中,看得到一點一滴的進步”?!巴床⒖鞓分笔撬推渌魧W生的共同感覺。
對于國內仍需奮斗在高考前線的學弟學妹,趙盈盈認為“各有各的選擇”?!皣鴥鹊拇髮W教育,我沒有經歷過,不能隨意評價它的好壞?!壁w盈盈會對有條件出國的學弟學妹大力推薦美國教育,同時也告誡他們:來這兒也許比在國內更艱苦。站在高考圈外,并不是為了逃避高考,而是意在獲得更豐盛的回報。
讀書沒用,不如直接工作?
除了出國大軍,高考圈外還站著一群無奈的人:罷考的農村考生。
實際上,當前放棄高考的內地高中生絕大多數(shù)是農村考生。2009年高考人數(shù)劇降的地區(qū)都集中在考生人數(shù)多且農村考生比例高的省份。2009年,重慶市有1.6萬名高中生棄考,其中大多數(shù)是農村考生;而在湖北省,2009年約有2.6萬學生放棄高考,占該省當年報名參加高考考生總數(shù)的6%,這其中絕大部分也是農村考生。類似的情況在其它省、市也同樣存在。
劉亦住在海南省萬寧市東和農場農四隊。家中有一個哥哥大學已畢業(yè),還有一個妹妹在上初一,一個弟弟在讀小學四年級。除了幾個孩子,劉家最大的財產就是豬圈里的三頭豬。劉亦和大眾所定義的90后主流形象相比顯得很“非主流”:他不穿奇裝異服,海南常年溫暖的氣候讓簡單的T恤成了他的最愛。他也沒有可供自拍的手機,更沒有上網跟80后打嘴仗的念頭。他每天雷打不動的任務不是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而是將三頭豬喂飽,否則就會吃到父親的老拳。
劉亦成績不錯,班主任對其的評語是:“如果能保持穩(wěn)定,考上大學不是問題。”可老師的評語也無法改變他即將罷考的事實。貧困并不是阻止劉亦上大學的主要原因。事實上,農村家庭已經習慣于舉全家之力,來供養(yǎng)家庭的一個大學生。“爸說,家里已經有一個大學生了,讀太多不好,還不如直接去找工作?!眲⒁酂o意識地翻著手中的數(shù)學課本說。
日前,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社科院人口和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蔡昉列舉了2003年、2005年和2008年的幾組數(shù)據(jù)。數(shù)據(jù)顯示,大學畢業(yè)生平均起薪保持1500元/月左右,但農民工起薪近年來由700元/月左右躍升至約1200元/月。
很多人認為,導致農村高中生放棄高考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高額的大學花費。這種觀點其實只是看到問題的表面。因為大學學費上漲是多年前的事情,而高中生放棄高考則是近幾年才多發(fā)的現(xiàn)象。真正導致其及其家長放棄高考的直接原因是近年來日益嚴峻的大學生就業(yè)難問題。
劉亦的哥哥大學畢業(yè)后在武漢當會計,月工資1800元,每個月能省下500元。盡管哥哥告訴他,許多沒有大學學歷的人掙得比他還多,可哥哥每次回家,劉亦都會纏著哥哥給他講大學校園里的事兒。劉亦現(xiàn)在的最大期望是,哥哥能早日換工作,在高考報名前擁有代替父親幫他支付學費的經濟實力。否則過了明年6月,“大學生活”就只能永遠地從哥哥不多的話里感受了。
編后記:相較于中規(guī)中矩將高考并入人生軌道的主流90后,站在高考圈外的他們就像非主流,仿佛被隔離在90后群體之外。其實,無論他們做出什么選擇,都是為了人生能畫出一條向上的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