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兆和與沈從文的愛情,現(xiàn)在聽上去,幾乎算是童話,青蛙王子得到了夢寐以求的愛情,最終和公主生活在一起。
但這場才子佳人的戀愛,人人皆知是沈從文單戀的馬拉松。他愛得瘋狂,愛得如醉如癡。整整三年愛情的狂轟爛炸,他的癡情已經(jīng)把她逼到無路可走,抱上所有情書找到校長胡適。胡適說:“我知道沈從文很頑固地愛你?!睆堈缀兔摽谡f道:“我很頑固地不愛他!”
沈從文為他的愛情茶飯不思,倘若得不到她的愛,他就會枯萎死亡,然而他又是那么有才華的作家,于是人們把所有的不滿都指向了她,紛紛指責(zé)張兆和,你就要毀掉一個天才啦。張兆和開始動搖了:“不管他的熱情是真摯的,還是用文字裝點的,我總像是我自己做錯了什么事,因而陷他于不幸中似的難過?!甭?,他接受了沈從文。
所以,這段愛情從開始就變得不平等。在信中沈從文寫道:“莫生我的氣,許我在夢里,用嘴吻你的腳,我的自卑處,是覺得如一個奴隸蹲到地下用嘴接近你的腳,也近于十分褻瀆了你的。”張兆和成為沈從文的創(chuàng)作靈感,《邊城》中的翠翠、《長河》中的夭夭形象,都有張兆和黑皮膚的影子,他對她的愛近乎于崇拜。
才子佳人的浪漫愛情總是敵不過日常生活的柴米油鹽。結(jié)婚后,由于兩個人的成長背景完全不同,愛情完全是建立在飄渺的情書基礎(chǔ)上,自然瑣碎的凡人生活使他們矛盾百出。
沈從文平素不善理財,又愛收藏古董文物,因此沒什么積蓄,當(dāng)時張兆和生活也很困難,但是沈從文并不認為他們矛盾的結(jié)點在生活的困難,反而仍舊沉迷于感情的焦慮中。他認為張兆和的抱怨和疏離,是因為張兆和不愛他,不愿意與他一起生活,卻忽略了女人最無法忍受的,就是男人的不信任。
她也不明白他為什么那么好面子,自己沒錢還要打腫臉充胖子給朋友錢花;她也不明白,他花那么多錢買那些古董瓷器有什么用。因為在一起矛盾太多,張兆和曾經(jīng)多次故意制造機會與沈從文分開,甚至有一段時間,兩人同住北京,卻分居兩室,沈從文每天吃了飯便走。
晚年的張兆和已經(jīng)不認識沈從文,雖然那時他才去世三五年的時間。有人拿著照片給她看,她說:“好像見過?!庇终f:“我肯定認識?!钡颜f不出“沈從文”這三個字。她曾經(jīng)是那么驕傲,被無數(shù)人崇拜,最終被一個自己并不看好的男人征服,一起過日子,才發(fā)現(xiàn)自己依然不愛他。
“從文同我相處,這一生,究竟是幸福還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
斯人已去,鴻雁傳書所記載的一切都變成了回憶。老人的眼淚滴到書頁上,兩人漫長的愛情已使她分不不清這淚水是源于幸福,還是源于傷痛。
原來一生一世的愛情是:“我不理解他。”所以,勉強的愛即使最終走到一起生活一輩子,也不一定就是幸福。愛是兩顆心的互動,倘若只是一方動了情,便非要對方也和自己一樣,那便是很不人道的勉強。
征服欲強是男人的天性,總以勇敢、執(zhí)著為自己的驕傲,但是若因此給他人帶來負擔(dān),以壓力逼迫對方就范,那也不會得到幸福。溫柔善良是女人的天性,但無論怎么樣,都別嫁給“敗類”,意思是,婚姻是更多的真實和瑣碎,當(dāng)有一天光環(huán)褪去后,兩人的本性并不合適時,便是悲劇的開始。
沈從文“敗”給了張兆和,連親吻她腳尖都覺得是褻瀆,這樣的格調(diào)怎么能面對庸常生活中的柴米油鹽?正所謂“強扭的瓜不甜”,愛情要隨著自己的心走下去,也不妨充分地從現(xiàn)實角度來決定感情這件大事?!?(責(zé)編 子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