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很多年輕父母忙于工作,而把孩子扔給爺爺奶奶照顧,甚至有的父母聲稱需要“個人空間”,不能被寶寶擾亂生活,故意遠離孩子?,F(xiàn)在家政行業(yè)的興起,讓保姆和月嫂更多地走進家庭,承擔起了照顧寶寶的任務,應運而生的眾多幼兒托管機構,更是生意興隆。而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孩子,最好還是父母來帶,幼年時母愛父愛的缺失,有可能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月嫂不能唱主角
聘請月嫂,在小兩口手忙腳亂的一個月里予以幫助,似乎體現(xiàn)了科學育兒的新理念,但是臨床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的產婦對月嫂過分依賴,帶來許多負面影響。
產婦小昕一周前剖宮產生下一個將近4公斤的大胖小子,本該喜氣洋洋的,卻滿面愁容。她含著眼淚說:“我都嫉妒死月嫂了!她說我體質弱,刀口還沒長好,不能抱孩子,要好好休息?!睆妱荻礃I(yè)的月嫂在一旁抱著孩子笑道:“她什么都不懂,連抱孩子都不會,奶水也不足,都是我照料寶寶。要指望她呀,我們的小寶寶非餓死不可?!?br/> 醫(yī)院婦產科病房里,經(jīng)??梢钥吹竭@樣的場景:月嫂抱著孩子逗弄,產婦在床上眼巴巴地看著。醫(yī)生問:“怎么不讓媽媽抱抱呢?”孩子的奶奶在一旁說:“請個月嫂要花不少錢呢,讓她閑著多浪費??!”
小瑞得了產后抑郁癥,孤獨地躺在單間病房里,靜靜地聽著外面的動靜,一臉的無助。隔壁,月嫂和產婦的父母逗著孩子,不時發(fā)出笑聲。他們可能不知道,產婦被“奪走”孩子,會使抑郁癥愈加嚴重。
這些就是我們請月嫂的誤區(qū)。
孩子成長的早期環(huán)境直接影響到他成年后的感情關系和婚姻關系,決定了他與別人相處時是否有起碼的安全感。如果他從小沒有形成良好的依戀關系,那么他在日后與他人建立親密和信賴關系時就會出現(xiàn)障礙,比如與人的疏離感、親密焦慮、缺乏信任等等。孩子剛出生的時候第一本能反應就是尋找母親的乳頭,這是他與這個世界的第一個緊密的、安全的聯(lián)系。一歲半之前,孩子需要最大限度地和母親相處,以建立母嬰依戀安全感。如果這個時候,母親不能照顧孩子,那么這種安全感將很難建立,孩子心里會充滿恐懼,導致他產生這樣的想法:連我的母親都拒絕我、回避我,那么整個世界都是不安全的。
月嫂的職責應該這樣定位:協(xié)助產婦做些粗活,幫助產婦做她不方便做的事。一個孩子是否能健康成長,包括身體是否健康、心理是否健康、智商情商是否高、長大是否能成才等等,都與母親的胎教和出生后每一天的影響分不開。從孩子出生開始,母愛就一直是孩子健康成長最重要的保障,孩子缺失母愛,會對他日后的成長造成許多障礙。
分娩是妊娠期的結束,更是養(yǎng)育孩子的開始。月子期間,媽媽們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好好恢復體力,認真哺育嬰兒。當孩子需要吃奶時,按需哺乳;當孩子睡覺時,媽媽也跟著一起睡覺休息。做每件事都要跟孩子說上兩句,不管孩子能否聽得懂。媽媽的聲音對嬰兒來說比什么都重要,同理,媽媽的歌聲、媽媽的目光,對嬰兒來說都是安慰,都是讓他感到開心、安全的感情交流。
月嫂不能代替媽媽,而只是媽媽的幫手,負責打掃居室衛(wèi)生,幫助做乳房護理、煲湯、營養(yǎng)配餐、沐浴擦身、給寶寶換尿布洗澡、清洗嬰兒用品等。月嫂在整個工作中只是配角,千萬不要喧賓奪主。
請保姆的副作用
“獨一代”多在保姆的照顧下長大,“獨二代”更是離不開保姆。請保姆,是父母的無奈,也是中國的國情使然,但請保姆的副作用父母不可不知。
一歲半以前是寶寶的依戀期,如果寶寶沒有對家人建立起依戀感的話,就會給未來的生活留下陰影。所以父母親自帶孩子是有必要的。當今社會,由于生活節(jié)奏加快,多數(shù)父母已經(jīng)沒有辦法全天候照顧孩子,很多家庭只能請保姆來照料寶寶的生活起居,孩子和父母之間關系疏遠了。有些父母還引為自豪,認為自己生了個不會“黏人”的好寶寶。殊不知,家是最能給孩子溫暖和勇氣的地方,而提供這些力量的就是寶寶和母親之間溫暖、親密、連續(xù)不斷的關系——適度的依戀(也就是“黏人”)。這不僅可以促使幼兒找到滿足感,而且還可以使幼兒享受愉悅感。適度的依戀有助于建立一個人的信賴度和自我信任感,將來能夠成功地與伴侶、后代和睦相處。
小學一年級學生歡歡幾乎是被保姆帶大的,確切地說,是被六七個保姆接力賽般帶大的。上學后,歡歡父母終于告別了請保姆、挽留或辭退保姆、請新保姆的慌亂日子。歡歡在學校成績優(yōu)異,端莊文靜,但是脾氣很壞,一旦和同學發(fā)生沖突,或被老師批評,就會出現(xiàn)自虐傾向。歡歡的父母也發(fā)現(xiàn),女兒在家越來越不聽話了,要求不被滿足就大哭大鬧,甚至絕食、拒絕上學,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歡歡的壞脾氣是內心缺乏安全感所致,自虐則是為了引起父母的關注,這都是長期被保姆照顧又頻繁更換保姆造成的。照顧孩子的人必須非常具有母性,而且應該固定,只有這樣才能給孩子穩(wěn)定的心理依靠。不經(jīng)常和媽媽接觸,家里的保姆又頻繁更換,孩子產生不安全感是很容易理解的。歡歡的父母深深自責,不該為了事業(yè)而忽略了孩子,更不該把孩子的事全托付給保姆,致使孩子幼小的心靈受到了傷害。
榮榮也是從小被保姆帶大的,保姆還是媽媽的遠房親戚,與榮榮姐妹相稱。剛來榮榮家,保姆才16歲,還是個孩子,家務活基本不會做。榮榮媽手把手一樣一樣地教,不到一年就把保姆調教成了勤快能干的好幫手。因為是親戚,榮榮媽放心地讓保姆帶孩子。但是不久榮榮媽發(fā)現(xiàn),榮榮特別膽小,經(jīng)常夜里哭醒,語言發(fā)展遲緩,一歲半了還不會說兩個字的詞,行為發(fā)展也比同齡孩子滯后,走起路來經(jīng)常摔倒。有鄰居偷偷告訴榮榮媽,大人都上班以后,榮榮家經(jīng)常傳來電視聲和孩子的哭鬧聲,有時哭鬧聲持續(xù)很長時間。榮榮媽很奇怪,保姆平時不看電視??!她按照鄰居教的辦法,下班回家時摸一摸電視后背,果然是熱的,說明保姆撒謊。原來,保姆也是個貪玩的孩子,只要榮榮爸媽一離家上班,她就看電視,跟著娛樂節(jié)目做游戲,把榮榮扔到床上,讓孩子自己玩,孩子哭了她也不管。榮榮媽大怒,但對親戚家的半大孩子,她能有什么辦法呢?只好把保姆送回家,然后帶榮榮到心理診所接受治療。
近幾年來,被保姆帶大的孩子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比例呈上升趨勢,每年遞增10%左右。保姆往往只能照管孩子的日常起居和人身安全,其素質、習慣和語言文化都與孩子的生活環(huán)境差異較大,很難對孩子進行教育,使得孩子在安全感和情感方面出現(xiàn)缺失。
因此,提醒家長朋友,自己的娃娃自己帶,對孩子的心理成長更有利。
隔代撫養(yǎng)有利有弊
隔代撫養(yǎng)也是中國特色,但由于祖輩身體狀況、教育觀念、文化素養(yǎng)不同,致使撫養(yǎng)效果差別很大。
小龍是個“留守兒童”,從小跟爺爺奶奶長大,父母雙雙外出打工,每年春節(jié)回鄉(xiāng)一次。從小,小龍就是村里有名的“野孩子”,因為爺爺腿腳不靈便,奶奶要照顧老伴,無暇照看孫子。上學以后,小龍上課不遵守紀律,下課打架罵人。老師請來小龍的爺爺奶奶商量對策,老人就央求老師嚴格管理,別無他策。久而久之,小龍學習跟不上,還因為打架和偷同學東西被學校警告處分兩次。學校的心理教師與小龍談心,小龍一再說:“爸爸媽媽不要我,爺爺奶奶不管我?!?br/> 京京是由姥姥姥爺帶大的,因為他的父母長年在西藏參與援建項目。京京的姥姥姥爺怕耽誤外孫的教育,在京京3歲時,一口氣給孩子報了4個特長班:奧數(shù)、英語、小提琴、游泳,并不辭辛苦地陪讀陪練。隨著年齡的增長,京京參加的特長班多達17種,拿到20多本考級證書,都被老人家裝在相框里,掛在墻上。京京的爸爸媽媽回來,看到如此輝煌的成績,自然喜出望外,但他們很快就高興不起來了,因為京京對這些成績一點都不自豪,反而有極強的怨恨情緒。京京生日那天,爸爸買來一把價格昂貴的小提琴當生日禮物,京京表情冷漠,甚至不想打開盒子。他對爸爸說:“你能帶我坐一次過山車嗎?晚上,我能跟你和媽媽睡一夜嗎?”
京京的媽媽還發(fā)現(xiàn),兒子的床上有很多海綿碎屑。仔細檢查,不是床墊質量不好,而是被京京用指甲摳出來的。京京說:“夜里睡不著,想媽媽,就摳著玩。海綿跟媽媽的手一樣軟……”京京的媽媽愧疚得淚流滿面,發(fā)誓再也不離開兒子了。
隔代撫養(yǎng)的好處是:有利于緩解父母的生活壓力,有利于增進祖孫之間的感情,也有利于豐富老人的退休生活。弊端也顯而易見:太過依賴老人,孩子有可能疏遠父母;老人可能會把上一代的舊思想帶給孩子;老人一般不能給孩子更廣闊的空間和更先進的教育;老人的溺愛容易讓孩子形成不好的性格。所以,祖輩幫著帶孩子不是不可以,但關鍵是父母不要疏遠孩子。
心理學研究表明,父母自己帶孩子在孩子個性心理發(fā)展上有著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母親與孩子近10個月的共生生活(孕育)造就了彼此心理上的無比親密,“母子連心”,這是父親和任何看護人都無法取代的。母親能本能地覺察孩子的需要和面臨的危險;母親能本能地給孩子安全感和滿足,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尤其需要母親不間斷地關懷。孩子一歲半之后,父親的作用在于引導孩子獨立探索外部世界,形成獨立安全感。所以,不管你現(xiàn)在采用的是何種撫養(yǎng)方式,都應該更多地關注孩子,最好親自帶孩子。
【編輯: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