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彈一遍!”“注意手型!”“腳別跟著打拍子!”這些喋喋不休的注意事項,對于今時今日的小琴童們還奏效嗎?是刻苦練琴,還是享受音樂?這是一個需要爸媽們做出選擇的時刻了!
周老師是孩子王,教了很多年2~6歲小朋友的電子琴課。熱情、開朗,充滿感染力,這是初見周老師留給我的第一印象。她笑呵呵地告訴我:“每次下課,都能感覺到自己的笑肌在往上提。我很熱愛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感覺,我可以給他們帶去歡樂,同時也被他們的歡樂感染著?!彪y怪孩子們那么愛上她的課,在她的課堂上興趣盎然,回到家里也會開開心心地完成任務。究竟是怎樣的老師,怎樣的課堂,如此具有魅力,可以讓孩子們開開心心地學琴呢?
音樂啟蒙,耳朵不睡覺
對于學齡前的孩子來說,電子琴就是他們的玩具,是他們音樂啟蒙的工具。最好的音樂課堂并不是傳授電子琴的技巧,而是給孩子們音樂的啟蒙,6歲以前開發(fā)出耳朵。讓孩子們愛上聽之后,歌唱、彈奏、讀譜就會變得像學語言一樣自然而順利。而傳統(tǒng)一對一的課,如果程序相反,那么孩子的耳朵一開始就在睡覺。
Q&A
什么樂器適合作為音樂啟蒙的樂器?
鍵盤樂器。電子琴屬于鍵盤樂器,它作為啟蒙樂器,有三大優(yōu)點。
音高固定
鍵盤樂器是接觸音樂最簡單的樂器,有固定音高,不需要調弦。視覺上很直觀。而諸如小提琴等弦樂器就不具備這樣的優(yōu)點。這也是為什么小提琴作為啟蒙樂器學起來比較困難,因為有的時候,跑調了孩子們也不能清楚地意識到。
可以表現音樂三要素:旋律、和聲、低音
非鍵盤樂器單獨演奏時,只能演奏旋律部分,而不像鍵盤樂器:左手彈奏和聲低音,右手彈奏旋律。鍵盤能表現音樂的整體,而電子琴的音色更為豐滿,一架雙排鍵電子琴可以用腳鍵盤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