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貝多芬歧視貴族案
一個普通人對提供自己生計來源的人粗暴無禮,我們稱之為白眼狼;一個藝術(shù)家對自己的資助人或資助人的朋友無緣無故的傲慢無禮,我們稱之為有氣節(jié)、好風(fēng)骨。我不知道這個故事是否是真實的,如果是真實的,我認為有以下幾種可能性:(1)貝多芬當(dāng)時正在全神貫注地思考問題,加之他耳聾,沒有看見貴族們對他行禮,直眉瞪眼就過去了。(2)那群貴族中有和他有過結(jié)的,比如他情人的丈夫或過去曾經(jīng)資助他而現(xiàn)在停止了的贊助人。(3)貝多芬是個極度傲慢的缺少起碼禮貌修養(yǎng)的家伙。當(dāng)然,還有一個官方的解釋:貝多芬看不起那些沒有鑒賞力的寄生蟲貴族,不屑給他們回禮。但是這個解釋站不住腳:貝多芬前半生一直靠貴族的資助過活,如果說那些貴族是寄生蟲,那他就是寄生蟲的寄生蟲。貴族們給他資助的原因,無非是欣賞他的音樂才能,如果這是沒有鑒賞力的表現(xiàn),貝多芬將自己置于何地?正相反,對于貝多芬這位脾氣古怪、極度倔強任性的音樂家,曾經(jīng)資助他的貴族們表現(xiàn)出極大的寬容。一次貝多芬參加一位長期資助他的貴族召集的聚會,貴族數(shù)次非常虔誠、恭敬地請他即興演奏表演,貝多芬竟然一再生硬地拒絕,最后竟以不予理睬的沉默置他于尷尬的境地。而那位貴族既沒有惱羞成怒,也沒有記仇而停止對他的資助。就算這都是貴族們“虛偽的假仁假義”,無緣無故地對一位向自己行禮的人報以不理不睬,無論對方是乞丐還是貴族,都體現(xiàn)出這個人心理的不健康和極端以自我為中心的驕傲。對勞苦大眾行禮是的好人,對貴族行禮的是壞人,這種簡單的兩分法,只強調(diào)了階級的區(qū)分,忽視了整體的人權(quán)。
貝多芬首先是個人,他也有很多缺點。但這并不影響我們欣賞他的音樂。決定一個藝術(shù)家歷史地位的是他的作品而非人品??墒蔷幵?、傳播這些故事的人們,懷著或善意、或別有用心的目的,用自己幼稚的畫筆涂鴉著貝多芬的形象。于是,故事里的貝多芬“說是就是,不是也是”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