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到3班上課,這是本學期的第二節(jié)課。當我高高興興地提著筆記本電腦來到教室,接上大屏幕,正準備上課的時候,前排一個男生小聲對我說:“老師,我們怎么不到音樂教室上課啊?”
無獨有偶。隔天到另一個班上課時,幾個學生唉聲嘆氣地說:“本來以為音樂課可以唱唱跳跳的,沒想到也不行?!?/p>
學生的話有些不順耳,他們哪里知道老師的苦衷。
我從事高中音樂欣賞教學已經(jīng)10年了,長期以來,高中音樂欣賞一直是以配套出版的磁帶進行教學,在普遍使用VCD、多媒體教學的今天,磁帶顯得很不方便,倒帶、進帶、選曲、保存等,都很困難。為了教學,我不得不到處尋找適合教學的音像資料,要么到音像店購買,要么從網(wǎng)上下載,既浪費時間,也難以找到滿意的、適合教學用的資料,能湊合著用就很滿足了。有的教學內(nèi)容實在找不到音響資料,只好放棄。一旦要上公開課,就得花費很多的時間制作課件,苦不堪言。不少同行都有同感。作為傳授美好情感的音樂鑒賞課,如果沒有音質(zhì)優(yōu)良的音響資料,是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的。我們教學一線的老師非常希望能有一套配合教材使用的多媒體課件。
去年秋季我省全面實施新課程改革,暑期培訓結(jié)束,我訂購了一套高中音樂鑒賞多媒體課件。這套由人民音樂音像出版社出版發(fā)行,與教材配套的教學課件,設(shè)計精美,內(nèi)容豐富,畫面、音響質(zhì)量堪稱一流,使用非常方便,讓我愛不釋手。
比如,《鋼琴音樂的奇葩》一課,課件提供了石叔誠、楊鳴、馬克西姆等名家的演奏視頻,讓學生領(lǐng)略到鋼琴名家演繹同一樂曲的不同風采。特別是馬克西姆前衛(wèi)時尚的全新演繹,讓學生欣喜若狂;在“拓展與探究”中,提供了郎朗、薛偉等藝術(shù)家的演奏視頻,大大拓寬了音樂鑒賞的知識面。
又如,《亞麻色頭發(fā)的少女》中,課件提供了鋼琴獨奏、小提琴獨奏、鋼琴與長笛等多種視頻版本,讓學生充分領(lǐng)略不同樂器的魅力,也給教師們更多選擇的空間;《現(xiàn)代京劇》的“拓展與探究”設(shè)計了讓學生演練課件認識“生旦凈丑”知識的步驟,這表明課件設(shè)計十分注重師生互動,強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既能活躍課堂氣氛,也能在游戲中獲取知識。
自從有了課件,我上課真是徹底解放了,再也不用到處尋找教學資料,也不用絞盡腦汁地設(shè)計方法和環(huán)節(jié),只需輕點鼠標,就可以較為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wù)。問過一些同行,他們也覺得現(xiàn)在上課著實輕松。
我以為學生也會喜歡,沒想到新學期伊始,我就受到了文章開頭的冷遇。學生的態(tài)度也促使我對自己的教學進行了反思。我想起去年開學初,由于郵購的課件暫時沒到,我按慣例在音樂教室上課。音樂教室配置了電視機、影碟機、音響和鋼琴。在這里,我引導學生欣賞音樂,教學生唱歌、游戲,我的琴技和歌聲常常博得學生們的陣陣掌聲。由于沒有配套的音像資料,所用的CD、VCD都是我精心購買的。盡管不盡如人意,但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彌補了音像資料的不足。自從有了課件,我就再也沒有到音樂教室上課了。
由于課件目前只能在各班教室使用,為了不影響周圍班級,課堂上音響聲音不能放大,學生不能演唱,更不能進行游戲。沒有了鋼琴,許多音樂活動無法進行,教師也不能給學生必要的示范。學生只能坐在教室安靜地聆聽、觀看,與上其他課程沒有什么差別。難怪學生頗有微詞。
的確,由于長期以來高中音樂教學資料的缺乏,客觀上影響了教學的效果,但反過來也促使我在教學方法、教學環(huán)節(jié)和教學語言的設(shè)計上,精雕細刻,獨具匠心,以此來彌補音像資料帶來的不足,同時也促使我在專業(yè)上不斷提高,在學生心中樹立起了很高的威信??梢赃@樣說,沒有了課件的依賴,對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和專業(yè)素質(zhì)都是一種莫大的促進。如果完全依賴于課件進行教學,則讓教師的專業(yè)技能明顯地呈下降趨勢。同時,由于教師忙于操作電腦,忽視了和學生的交流,師生間的情感變得淡漠,這與新課程的要求大相徑庭。
我想以自己的經(jīng)歷提醒各位音樂教師,在各種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不斷滲透的今天,教師千萬不要一廂情愿,全盤照搬,一定要學會合理使用,以教學需要和教學效果為前提,以學生為本,讓音樂課上出自己的特色。
J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