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感、理想源于在社會、歷史、企業(yè)環(huán)境中的定位。真正的使命感將帶來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反思、自我適應環(huán)境、自我驅動力,并使企業(yè)具有更多更強的自我認知的、理想的能力。
——中糧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寧高寧]
■今天最重要的經濟競賽已經不在于國家或公司之間,而在你和你自己的想象力之間……今天幾乎一切都可以成為商品,唯一例外是想象力——迸發(fā)出新思想火花的能力。
——《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馬斯#8226;弗里德曼
■讓員工工作得到榮耀和成就感,相信公司對社會和客戶是有貢獻的,自己對公司也是有貢獻的——這樣的員工容易管理,而這樣的企業(yè)文化也水到渠成。
——阿里巴巴(中國)有限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馬云
■西門慶成歷史文化名人,這都是政府的杰作。思想需要松寬的環(huán)境、自由的探索和平等的競爭,左一個“規(guī)范”,右一個“不準”,何談“傳世力作”?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金融學教授許小年
■黃光裕的企業(yè)不是現代家族企業(yè)。中國民企改制八條原則:家族控股、職業(yè)化管理、治理要規(guī)范、戰(zhàn)略要明確、文化要先進、決策要科學、交接要順暢、有社會責任。
——方太集團公司董事長茅理翔
■在拜物質主義盛行的社會轉型期,信仰迷失,不具備普世價值的信仰,即使成功了也不可能持久。
——萬科企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王石
■時代的車輪永遠向前,信息化不會回頭,信息化時代下,對四溢信息的恐慌大可不必。相反,人們應該懂得信息透明是社會信任基礎,信息公開語境下人們能做最好的自己。
——谷歌CEO埃里克#8226;施密特
■文化相通的品牌聯手進行品牌文化推廣,相互烘托、相互借勢,我堅信這是未來品牌推廣中可以事半功倍的好事。一個品牌做事和兩個品牌一起造勢,其影響力一定是不一樣的。
——白領時裝有限公司董事長苗鴻冰
■現在的肯德基無不傳遞著美國文化,中國如何引領中國創(chuàng)造,進而影響世界。我們需要轉型,我們需要自主知識產權,我們需要自己的中國創(chuàng)造。
——瀘州老窖集團董事長謝明
■過去我們是閉關鎖國,沒有看到風景,今天我們看到是否會有所行動,這是我們企業(yè)家必須思考,也是中國人必須思考的問題。
——北京首都創(chuàng)業(yè)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