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還是毀滅”,昔日手機先驅欲以絕殺逃出險境。
當桑杰#8226;賈跳上摩托羅拉這艘在狂飆中迅速下沉的舊船之時,他需要面對的是太多懸而未決和枝蔓叢生的難題。更糟糕的是,他發(fā)現士氣低落的管理層和員工已經完全沉淪在方向失控的混沌中。
而一個諧謔的事實是:在功能型手機(Feature Phone)世界里“鬼打墻”的摩托羅拉并非完全昧于智能手機的潮流——早在2003年,它就開始打造P2K的替代操作平臺JUIX,但它在2005年被叫停。接下來它又開始投入EzX平臺,甚至在中國推出了EzX平臺的經典產品“明”系列,但隨后它轉而青睞Linux Java而放棄了EzX。再往后,它又去關注Windows Mobile和新興的Android……那是一個同時在6-7個平臺中盲打誤撞的團隊,“失焦”到了常人難以想象的程度。
博弈
于是人們看到了摩托羅拉全球聯席首席執(zhí)行官兼移動終端事業(yè)部首席執(zhí)行官桑杰#8226;賈的重要決斷——2008年10月,他向投資界宣布,摩托羅拉將支持Android和Windows Phone操作系統。但當微軟宣布推遲下一代移動操作系統Windows Phone 7的發(fā)布之后,桑杰#8226;賈果斷地將它從合作對象的名單中勾掉了?!爱敃r只有HTC是真正在做Android手機的公司,而某種程度上我們將成為做Android手機的最大品牌?!?/p>
但從擁抱Android的那一刻起,摩托羅拉便陷入了一場在冒險中反抗絕望的漫長弈局。
當時,在前任遺留的路線圖上,摩托羅拉還有12-15款接近交付的產品。按照大多數公司轉型經歷的“傳統智慧”,這些產品仍將被看作是新舊交替之際的緩沖地帶:它們將被繼續(xù)投入市場并獲得可補充公司現金流的銷售收入,甚至長期存在下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同樣在智能手機潮流中陷落的全球最大手機廠商諾基亞——在打響“移動互聯網反擊戰(zhàn)”的同時,諾基亞中低端手機出貨源源不斷,它們進一步拖低了手機的平均銷售價格和利潤率。
對任何主導轉型的決策者來說,這都是無從逃避的兩難境遇。唯一的區(qū)別在于,他是否愿意割斷與歷史的臍帶,以及能否承受暫時甚至相當漫長的代價。
那段時間他砍掉了這10余款尚未上市的新產品,其中包括全部的Symbian手機和絕大多數的Linux Java手機,這同時意味著他放棄了那些原本已經到手的訂單。
痛苦旋即襲來:2009年第一季度,摩托羅拉手機銷售額下滑4成以上。市場份額銳減至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那些曾效力于被砍掉的項目與產品的員工,也在同時進行的裁員行動中離開了公司。而因為砍掉產品線而主動放棄的訂單與銷售,讓摩托羅拉在一個季度里至少損失了3 .85億美元的收入。
“我想他們更應該看到的是,我們從這些被砍掉的業(yè)務線中省去了15億美元的運營費,比起損失的收入,這是一筆更巨大的開支?!鄙=?8226;賈說。
接下來唯一的選擇是:讓源源不斷的Android智能手機充斥著摩托羅拉被重新鍛造的產品線,使它們在市場上獲得成功。
而摩托羅拉幾乎是在做出一系列破釜沉舟決定的同時,獲得了為全美第一大無線運營商Verizon生產一款在2009年第四季度上市的智能手機的潛在機會??墒窃诋敃r,除了確定它將是一款采用Android系統的智能手機之外,一切都還是未知數。
為了扭轉摩托羅拉長期在Verizon印象中產品乏善可陳且屢次不能按期交付的印象,桑杰#8226;賈甚至在未拿到明確的訂單前就指令團隊迅速將其“變現”為真實的產品。直到他親自拿著歷經多次設計修改的原型機交給Verizon CEO伊萬#8226;賽登貝格(Ivan Seidenberg)之后,訂單才最終落地。而這款機器就是挽救了摩托羅拉和重新詮釋了Android生命力的經典機型——Droid。
此后,摩托羅拉找到了推出多元化Android手機的穩(wěn)定節(jié)奏:從Backflip到Flipout到Droid Pro,人們逐漸恢復認識了它的產品交付能力與質量。目前在日益擁擠的Android陣營當中,盡管代工出身的HTC仍然宣稱每兩部Android智能手機中就有一部出自它的工廠,但畢竟難以否認,從品牌知名度和現實銷售收入上,摩托羅拉已成為Android陣營的另一支強勢力量。
覬覦
當然,摩托羅拉不會滿足于“Android手機代工廠”的命運。當生存問題的壓力漸行遠去之后,必然有一些新的覬覦。
盡管曾公開表示將“淡化”MOTO Blur品牌并引發(fā)業(yè)界關于摩托羅拉將停止MOTO Blur研發(fā)的傳言,但摩托羅拉的其它高管仍強調MOTO Blur對摩托羅拉Android產品“差異化”的重要性:“我們在MOTO Blur上進行了大量的投資,這些屬于軟件和服務,它是使我們區(qū)別于其它Android手機最重要的地方,” 摩托羅拉副總裁兼移動終端事業(yè)部軟件及產品副總裁克里斯蒂#8226;懷亞特(Christy Wyatt)表示,相信MOTO Blur能使摩托羅拉避免陷入即將到來的Android手機價格戰(zhàn)當中。
但MOTO Blur仍然無法真正地涉足內容、軟件應用和信息的創(chuàng)造服務當中,這也是同類的任何產品都小心翼翼避開谷歌核心領地的策略。HTC Sense是HTC提供的針對其Android手機的類似MOTO Blur的服務,HTC首席執(zhí)行官周永明曾明確表示:“HTC Sense只是一個用戶體驗界面,不直接提供任何的信息、內容和應用服務。”
桑杰#8226;賈表示,控制自己的操作系統非常重要,只要你希望用它創(chuàng)造自己的特色,它會讓你的產品充滿活力,你甚至需要使用自己的無線互聯網服務,如搜索、地圖、電子郵件、語音識別等,你更需要團隊和資金讓自己的操作系統保持領先。他說:“如果這些要素都存在,操作系統對我們而言將是一件很積極的事,反之就成了資金和技術上的風險?!?/p>
摩托羅拉現在多了另一個選擇:Windows Phone 7——在旗幟鮮明地標榜摩托羅拉完全押注Android的兩年后,桑杰#8226;賈再度公開表示摩托羅拉將不排除與微軟展開基于Windows Phone 7平臺的合作——看看HTC與微軟之間充滿著知識產權與專利的恩怨卻能相安無事,應該可以想見用Windows Phone 7平衡和分化Android帶來的單一風險未必是個壞的選擇。
只不過無論是摩托羅拉公司還是桑杰#8226;賈本人,都還從未真正適應一個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附庸者”角色,對抗這一宿命的斗爭仍將繼續(xù)。
曙光
被夸大的“降薪”傳聞并非讓桑杰#8226;賈真正感到絕境邊緣的信號——在他形容摩托羅拉燃燒殆盡的時候,一場來自內部的“斷腕”變革已在他的策動下進行了半年:在2008年10月桑杰#8226;賈第一次宣布摩托羅拉將轉型開發(fā)Google Android操作系統的智能手機后,他停止了對其它任何業(yè)務的投資。摩托羅拉在那個“晦暗時刻”趟過了生與死的界河。2009年4月底,它的股價突破了5美元,此后曲線一路攀升,直至2009年11月9日的9美元最高點——那正是摩托羅拉第一款真正意義的“復興”之作Milestone在美國上市的第三天。2010年第二季度,摩托羅拉終端業(yè)務的利潤達到8700萬美元,22個月的“救贖之戰(zhàn)”終于略現曙光。
另一些事實更可凸顯“復蘇”征兆:摩托羅拉2010年第二季度的手機銷售收入從上一季度的16億美元增長到了17億美元,出貨量從850萬部下降到了830萬部,但其中智能手機銷售量從第一季度的230萬部增長到了270萬部,且比去年第二季度增長90%以上。這意味著摩托羅拉押注Android智能手機的戰(zhàn)略正在奏效,而利潤率也相應提升。此時的摩托羅拉已擁有10余款Android智能手機,其中Droid成為在北美乃至亞洲堪與iPhone媲美的明星機型,上市不到三個月賣出100多萬部,它的升級版Droid X也在近期上市。
桑杰#8226;賈非常看重中國,“我們已經在中國市場投放了7款智能手機,摩托羅拉公司業(yè)務的拆分,有著明確的計劃,“我們預計在2011年第一季度完成,最終的結果是形成兩個單獨的上市公司?!彼f,他對摩托羅拉在智能手機市場的未來很有信心,“我們在推廣智能手機方面取得了驕人成績,進步很快,現在已經成為美國第三大智能手機提供商?!?/p>
影響摩托羅拉終極命運的“分拆計劃”,也在推遲兩年后因財務狀況扭轉而重新啟動——它將最晚于2011年3月31日完成。今年8月,摩托羅拉以12億美元價格將其無線網絡設備業(yè)務售予諾基亞西門子通信公司——這意味著未來摩托羅拉的品牌命運將幾乎完全系于智能手機業(yè)務和桑杰#8226;賈本人。
由此,殘酷的生存游戲并沒有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