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聲滾滾的兒子
兒子玩輪滑摔了一跤,半天才有哭聲放出來,我趕緊跑過去問:“寶寶,沒事吧,是不是把屁股摔疼啦?”結果小家伙嚎啕著斷斷續(xù)續(xù)地回答:“不是,不是把屁股摔疼啦,是把屁股心兒摔疼啦!”
我教兒子讀歌謠:“小貓小狗在一起,皮毛真美麗?!钡诙靸鹤优赖轿覒牙铮钋榈嘏跗鹞业哪?,仔細審視之后說:“媽媽,你的皮毛真美麗。”一剎那的神思恍惚,我突然覺得自己也許就是周迅表演的那只白狐。
我催兒子去廁所,告訴他肚子里有很多毒素,不拉出來會搗蛋的,他趕緊去了。不一會兒,廁所里傳出威武的號令:“準備集合,提好行李,好,排好隊,出發(fā)!”我問他在干什么,他嚴肅地回答:是讓巴巴排好隊拉出來。又問那怎么還帶好行李呢,他一臉鄙夷:“行李就是毒素唄!”
( 任文英)
“鬼”媽媽
每人都有口頭禪。譬如我老婆,在埋怨、激動和數(shù)落時,就特別喜歡帶一個字表達其情緒。既然無傷大雅,我們父子倆聽多了習以為常,讓她自顧自地嘮叨夠了,就會風平浪靜。
昨天,兒子回家后,寫了一篇《我的媽媽》的作文。趁他上床熟睡后,我檢查了作業(yè)??戳俗魑?,我忍俊不禁,妻子臉紅了起來。要說這篇作文的立意還不錯,兒子觀察能力還挺強,除寫了他媽媽勤勞樸實、熱愛家庭的優(yōu)良品質(zhì)外,還把她的語言特色給寫活了。
兒子在作文里這樣寫道:
我媽媽最喜歡用鬼這個字來作語言點綴。爸爸要是回家晚了,媽媽肯定會抱怨:這個鬼老公,又死到哪里去了?上電腦看股票,碰上死機,老媽絕對會來一句:鬼電腦,剛買的,咋會這樣?
在家里,我被媽媽叫成淘氣鬼。爸爸的“別稱”更多了:一會兒是煙鬼,一會兒是酒鬼,再就是懶鬼。媽媽真是“鬼話連篇”啊!有個雙休,我仔細地數(shù)了數(shù),媽媽從早到晚一共說了八十多個“鬼”字。我真希望,媽媽以后少說鬼,語言規(guī)范文明些,給我們樹立起好榜樣……
(劉衛(w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