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最早仿照中國錢幣形制鑄行方孔圓錢的國家,公元708年,即唐景龍二年,日本奈良朝元明天皇首次仿效中國錢型鑄造了“和同開珍”小平錢,此后,各朝天皇又累計鑄錢11種,即“萬年通寶”、“神功開寶”、“隆平永寶”、“富壽神寶”、“承和昌寶”、“長年大寶”、“饒益神寶”、“貞觀元寶”、“寬平大寶”、“延喜通寶”、“乾元大寶”等,連同“和同開珍”,日本錢幣學(xué)家合稱為“皇朝十二文錢”,是日本鑄錢的第一階段,這些錢都是小平錢,存世少而珍貴。此后,日本還鑄過“大中”及“洪武”背“治”貿(mào)易錢以及“慶長通寶”、“元和通寶”小平錢,亦未見大錢。
后水尾天皇寬永二年(公元1625年),即明天啟五年,日本始鑄“寬永通寶”年號錢,從1625年至1867年,寬永錢前后鑄行長達(dá)200余年,數(shù)量龐大,品類繁多,有大有小,背文有紀(jì)年、紀(jì)數(shù)、紀(jì)地及水波紋等,達(dá)千余種之多,其中多為普品,且有-相當(dāng)一部分流入中國沿海地區(qū)。
在寬永錢流通的這段時間,日本的一些地方藩領(lǐng)也鑄過錢,都很有特色,如其中最奇特的橢圓形“天保通寶”、“筑前通寶”等大錢,為江戶淺草橋和福岡藩所鑄,據(jù)考把錢鑄成橢圓的龜背形,這和日本人把龜視作長壽象征的民俗有關(guān),鑄成龜形以期長久行用。
日本的漢文方孔圓錢,大多鑄工精整,文字美觀,特別是大錢,頗為中國錢幣收藏者所喜愛,以下為筆者收集到的一些日本大錢,有美品也有奇品,供廣大泉友賞鑒(見圖1-8)。
(責(zé)編:丁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