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墨盒產(chǎn)生在清晚期,在銅墨盒上刻字首創(chuàng)者為陳寅生。周繼烈老師對陳寅生已詳細(xì)考證:陳麟炳,北京人,生于1830年(庚寅年),卒于1908年后。寅生1862年開店,店址琉璃廠店名萬豐齋,刻銅墨盒以寅生款存世。寅生刻字在當(dāng)時就為世人所重,經(jīng)過一百多年的風(fēng)塵變故,寅生刻銅真跡就更顯珍貴。民國期間就有仿寅生款的墨盒,時至今日,仍有仿寅生款的墨盒屢屢面世,這也足以證明寅生刻銅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和人們對寅生刻墨盒的厚愛。
筆者多年收尋,藏有寅生刻銅數(shù)件,經(jīng)與多名刻銅愛好者共同探討,逐盒逐字慎重推敲,認(rèn)為寅生親刻無疑,并總結(jié)出寅生刻銅幾點淺論,與同好共商之。一、寅生刻銅自寫自刻,以行書為主,草、楷次之,均為淺刻。二、寅生刻墨盒無論形制、規(guī)格大小,高度都應(yīng)在3厘米以上(含3厘米)。三、在不同規(guī)格、形制的墨盒上刻有相同內(nèi)容的文字。四、寅生刻款二字為草書,有的“寅”字為楷書。五、有寅生款的真跡,幾本面世的刻銅書中不過30方。六、有寅生刻、有年款的真跡墨盒少之又少,幾本面世的刻銅書中真跡、親刻不過七方。七、有寅生款的、有年款的、有萬豐底款的,三款同在的真跡至今未見一方。今冒昧將幾件寅生刻銅面世,請刻銅愛好者共賞。
《守其墨》墨盒
此盒為精白銅質(zhì),正方形,邊長7厘米,高3.8厘米。上刻32字為:“守其黑,僉其光,清而不滓,介然有常法。乾坤之翕闢,欲用以調(diào)廢乎。陽陰,寅生氏刻?!薄耙倍植輹恢嘀?dāng)嗑鋵Ψ?,請智者指正。此字淺刻工整流暢,瀟灑大方,行、草、楷三體并用。此盒包漿老舊,盒內(nèi)使用痕跡自然,盒高3.8厘米,應(yīng)為清代制式,寅生成熟期刻銅。
《蘭亭修禊》墨盒
此盒為白銅,正方形,邊長10.5厘米,高3.6厘米。上刻內(nèi)容文字61字:“蘭亭修禊暮春初,靜躁殊情內(nèi)史書。依樣筑來名退息,宛然抱道樂家居。云木沉沉夏景幽,風(fēng)來風(fēng)擬欲賀新秋。麥香初度荷香至,亭外亭中氣并浮?!庇疑狭株栁牟磺?,右下:寅生書刻。寅生二字為草書。此盒61字內(nèi)容與周繼烈老師、顧鶴鳴老師著《墨盒存珍》一書70頁之盒文字完全一樣。筆者把此文斷為七言八句,第六句為八字,是否多了一字,請智者指正。
此盒在寅生面世刻銅中應(yīng)為大型,至今未發(fā)現(xiàn)寅生刻墨盒超過10厘米。每字為0.6~0.7厘米,在寅生刻字中為“大字”。此盒與彼盒刻字、筆鋒、筆勢出自一手,但字體較大,力度不如彼盒,似乎眼力有差,當(dāng)為寅生晚期刻品,不知眾家肯否。
《硯田一區(qū)》墨盒
此盒為精白銅,橢圓形,6.5x4.8厘米,高3厘米。上刻24字:“硯田一區(qū),墨水三斗。不耕而獲,歲占大有。穰穰流家,以(飠胡)予口?!甭淇畈輹耙?。此盒刻字為行草兼顧,刀筆相映,流利自如。盒內(nèi)絲棉板結(jié),聞到淡淡的墨香,此盒當(dāng)為寅生早期刻品。
《端溪石漢瓦當(dāng)》墨盒
此盒為白銅質(zhì),長方形,9x6厘米,高3.5厘米。盒面淺刻50字為:“說什么端溪硯,說什么漢瓦當(dāng),小小銅盒一方,又潑取攜便當(dāng)。轉(zhuǎn)眼南宮高捷,杏花筆底生香,舍甌玉(宛/木)價同昂,隨我到保和殿上。”盒底款:文元。此盒雖無寅生款識,但文字與周繼烈老師著《銅匣古韻》一書39頁寅生所刻文字完全一致,彼盒為正方形。此二盒刻字出自一手,周繼烈老師講:“有寅生款不一定是寅生親刻,無寅生款不一定不是寅生真跡?!贝撕姓∽C了這句話。
此盒字體為行楷二體,文字淺刻流利規(guī)矩,寫刻合一,應(yīng)為寅生早期成熟期刻品。
《丁丑夏日》墨盒
此盒白銅質(zhì),長方形,9×6厘米,高3.5厘米。上刻五言八句詩文:“蘭若自春夏,竿蔚何青青。幽獨(dú)空林色,朱蕤冒紫莖。遲遲白日晚,嫋嫋秋風(fēng)生。歲華盡搖落,芳意競何成?!弊笙拢阂?。寅字為楷書。右上:丁丑夏日。
此盒面詩文為唐朝詩人陳子昂《感遇》三十八首之一。此盒制作精細(xì),盒口規(guī)矩,嚴(yán)絲合縫,打開盒,墨香撲鼻而來。40字行楷淺刻自如,一氣呵成。丁丑為1877年,光緒三年,寅生時年47歲,正是壯年。寅生32歲開店,47歲已開店15年,正是成熟期。寅生款帶年份的文字墨盒真跡,在世不過七方。此盒不知為誰所刻,或寅生自用,不可知也。
《黃庭》鎮(zhèn)尺
此鎮(zhèn)尺白銅質(zhì),長19.6厘米,寬1.5厘米,厚0.5厘米。上刻七言四句詩文:“如椽大筆何淋漓,腕底奔走蛟與螭。揮毫落紙云煙起,寫到黃庭恰好時?!笨钜獭R譃榭瑫?。
《蘭亭》墨盒
此盒為白銅,長方形,7.5×5.2厘米,高3.5厘米。上刻七言四句為:“如椽大筆何淋漓,腕底奔走蛟與螭。揮毫落紙云煙起,寫到蘭亭恰好時?!贝嗽娢碾m無寅生落款,但與上鎮(zhèn)尺一對筆,就知為—人所寫、所刻,28字詩文只有“黃庭”、“蘭亭”之別?!抖〕笙娜铡放c《黃庭》《蘭亭》中的落字如出一轍,非寅生莫屬。這又為周繼烈老師論證:有無寅生題款,識別寅生字跡,認(rèn)定了一方論據(jù)。此《黃庭》鎮(zhèn)尺與《蘭亭》墨盒當(dāng)為寅生壯年成熟期所刻。
幾件寅生刻銅面世,請專家、智者指教,為同好博一笑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