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指出,黨內民主是黨的生命。發(fā)展黨內基層民主,有利于保障黨員的主體地位和民主權利,而建立健全制度機制則是發(fā)展黨內基層民主的重要保障。近年來,為全面推進黨內基層民主建設,興文縣大力推行黨代會常任制等“四項制度”,實現(xiàn)了“四個轉變”。
實施黨代會常任制,變代表作用“一次性”為“經(jīng)常性”
現(xiàn)行的黨代表大會制度,存在著代表大會和黨代表發(fā)揮作用僅體現(xiàn)在大會召開期間,閉會期間往往無法保障其發(fā)揮應有作用的問題。筆者以為,最根本、最有效的解決之道就是實施黨代會常任制。
2008年7月,興文縣被省委組織部確定為全省50個黨代會常任制試點縣(市、區(qū))之一。為此,全縣緊緊抓住機遇,及時出臺《興文縣黨代表大會常任制工作制度》,從三個方面推進制度建設。一是實行年會制度。每年召開一次黨代會,對《縣委工作報告》、《縣紀委工作報告》進行審議,同時增補審議《黨費收支情況報告》,使黨代會的功能發(fā)揮更充分。二是實行提案制度??h委認真落實提案辦理工作,專門成立了縣黨代會黨代表聯(lián)絡工作辦公室,前年提案辦理情況滿意率達98%。三是實行調研視察制度。組織黨代表對全縣重點工作、重大項目等進行調研,并把他們對工作開展的意見和建議作為縣委決策的重要依據(jù),充分發(fā)揮了黨代表在閉會期間的作用。
實施黨員旁聽制,變重大決策“閉門定”為“公開定”
民主集中制是我黨的重要領導原則,但部分基層黨組織民主政治文化氛圍不夠、決策程序不規(guī)范。去年12月,興文縣全面推行了黨員旁聽基層黨委會議制,著力解決三大問題。首先是“聽什么”的問題。把涉及本地、本部門(單位)有關重大問題和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民生問題都列入旁聽內容,各級黨組織在會前向黨員公布,黨員根據(jù)自己最關心的內容來選擇旁聽議題。其次是“誰來聽”的問題。各級黨組織確定旁聽對象時,尤其要求普通黨員必須占有一定比例。再次是“如何聽”的問題。黨員在旁聽過程中不僅要聽,還要對會議議題的合理性、民主程度和結果發(fā)表意見。對旁聽黨員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各級黨組織要認真辦理和答復。
實施黨員承諾制,變黨員履責“要我做”為“我要做”
在深入開展學習實踐活動中,興文縣全面推行黨員承諾制,并重點把握好“三個環(huán)節(jié)”:一是鄭重承諾。全縣約1.2萬名黨員參與承諾,黨員領導干部側重承諾公道正派、勤政為民、廉潔自律;普通黨員側重承諾加強學習、愛崗敬業(yè)、遵章守紀;離退休黨員側重承諾建言獻策、熱心公益活動、維護社會穩(wěn)定。黨員承諾的內容通過黨員大會、黨務公開欄、制作承諾牌等形式進行公開,接受廣大黨員群眾的監(jiān)督。二是認真踐諾。對黨員承諾的事項,各級黨組織進行跟蹤督察、踐諾“銷號”。三是民主評諾。對承諾實施結果實行嚴格考評,把評諾與黨員一年一評議結合起來考核,既強化其宗旨意識、責任意識和競爭意識,又促進了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發(fā)揮。
實施黨務公開制,變黨務工作“神秘化”為“透明化”
長期以來,由于黨務工作的特殊性,黨內事務存在著公開渠道窄、信息量小、決策不透明等問題。
為積極推進“陽光黨務”,興文縣把深化黨務公開作為黨內基層民主建設的重要舉措,努力在“三規(guī)范、三增強”上下功夫:一是規(guī)范公開內容,增強黨務公開的針對性。全縣552個基層黨組織,把廣大黨員群眾普遍關心的重點熱點問題,以及本地區(qū)、本單位不涉及黨和國家秘密的工作情況都進行公開,做到公開內容全面、真實和具體。二是規(guī)范公開程序,增強黨務公開的嚴肅性。設置了擬公開事項、內容概述、處理結果等“規(guī)定動作”,明確了黨務公開的主要程序,確保了黨務公開程序的嚴謹可行。三是創(chuàng)新公開形式,增強黨務公開的靈活性。對適宜在黨內公開的,通過黨內有關會議、文件和局域網(wǎng)等形式進行公開;對適宜向全社會公開的,通過電視臺等媒體進行公開。黨務公開的深化,增強了廣大黨員群眾的民主意識,落實和保障了黨員的民主權利,成為了黨內基層民主建設的“助推器”。
(作者系中共興文縣委常委、組織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