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我的正手是西方式握拍。在對手擊出很低的平擊球時,我每次都得靠手臂提拉,但這樣做不是出界就是沒有力量。請問一下我如何能接好這種平擊球?
A:西方式握拍有這樣的優(yōu)點和缺點:西方式握拍帶來了很好的進攻擊球點,用它打腰部高度的球是很舒服的;但它也有缺點,當對手打過來的球很低的時候,使用西方式握拍的球員就比較難處理了。對此,我有三點建議:第一,你可以改用正手切削來應對低球,解決對手給你出的難題;第二,利用快速的腳步,搶在來球處于相對較高位置的時候就擊打;第三,遇到比較低的來球,比如一些平擊球時,不要光靠握拍的手臂來提拉,要迅速降低重心,依然使用和平時相似的手法,這么做同樣也可以很好地回擊較低的平擊球。
Q:在練習平擊發(fā)球的過程中,我總是無法找到合適的擊球點,動作顯得比較倉促。請問正確的、舒服的擊球點高度究竟在哪里?
A:擊球點對發(fā)球來說是一個關(guān)鍵點。問題里面提到了擊球高度,這的確是發(fā)球時我們需要重點考慮的。但除了高度之外,擊球點還有著左右前后的不同。對于平擊擊球點的高低、前后、左右,我覺得在一般情況下是這樣的(以右手持拍球員為例):左右的正確方位在頭部以上偏右一點的位置;高低的正確方位是在跳起情況下,手臂充分伸展到擊球的高度,如果不跳起,就在腿部伸直情況下,手臂充分伸展到擊球的高度;前后的正確方位是在距離底線30厘米左右的位置,如果距離底線超過50厘米,擊球高度會因為擊球點太靠前而下降,平擊發(fā)球的過網(wǎng)高度也會隨之下降,發(fā)球成功率就相應降低了。
另外,我介紹一種拋球的練習方法。找一個墻角,以墻角為標志物來確定自己拋球的左右位置沒有發(fā)生偏差。之所以做這樣的練習,是因為很多業(yè)余愛好者發(fā)球不好就是因為拋球時左右位置出現(xiàn)了誤差。
Q:我的球拍有點臟,聽朋友說網(wǎng)球拍不能用水洗,在這里想確認一下網(wǎng)球拍是不是確實不能用水洗嗎?
A:網(wǎng)球拍絕對不要用水洗。因為不同于早先的木制球拍,現(xiàn)在的球拍都是用機械加工而成的,拍框都是中空的。如果用大量的水沖洗,水很容易就會侵入到拍框的內(nèi)部。另外如果連著拍弦一起水洗的話,拍弦就受潮了,它的物理特性(彈性、延展性)都會發(fā)生變化。所以,球拍還是不要用水洗,我的建議是用濕的抹布擦一下以達到清潔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