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愛好,說出來嚇你一跳——我喜歡唱湖北大鼓。在我高興的時候,喜歡唱給朋友聽,邊唱邊用筷子敲盤子伴奏。
有一次,我興致勃勃地唱完一段后,有個朋友說,“唱得不錯,但是缺一點味兒?!?/p>
“什么味兒?”
“怎么說呢?就是張明智那種味——要呲牙咧嘴地唱?!?/p>
概括得真?zhèn)魃?。所有在磁帶里聽過張明智唱湖北大鼓的人,只聞其聲,便能想象出他投入的神態(tài)——搖頭晃腦,呲牙咧嘴。
可見,呲牙咧嘴,絕對是湖北大鼓的最高境界。
能入此境的,非張明智莫屬。
從鄉(xiāng)野唱到工廠,從說唱團唱到電視臺,從磁帶里唱到碟子里,從碟子里唱到網(wǎng)絡(luò)上,湖北大鼓,這個上世紀70年代前還被稱為“說善書”的民間曲藝,因為張明智,登堂入室,有了新的生命。
張明智也把一生交給了大鼓,從毛頭小子唱成老頭一個,心臟都被唱得搭起了橋。近年來,他在各種演出中都反復(fù)唱到這樣一句:“只要大家喜歡,我唱死了只當睡著了。”那是他改編的一首流行歌曲,叫《掌聲響起》,他也愛唱歌,他唱歌跟唱大鼓一樣,喜歡呲牙咧嘴。
這個9月,張明智開始籌備他的“告別舞臺師徒巡演”,他說,演完100場,他就正式跟舞臺說拜拜了。
而此前,他的湖北大鼓,也已成為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一個曲藝時代的遠去,成為不爭的事實。
張明智和他的湖北大鼓,注定成為武漢人永恒的記憶——早年家里的單卡錄音機里,充盈著張明智呲牙咧嘴的聲音;后來的碟子里,張明智一邊唱一邊扮演著故事中的角色,手舞足蹈,極具專業(yè)精神。
最愛聽那段《樓上樓下》,一段長長的過門后,他用標志性的聲音唱起來——
“我們樓下有個大嫂,叫難得纏。
一提起難大嫂,我就心里煩。
樓上樓下一共八家,她就吵了七家半——
為么事有個半家?
有一家有個啞巴,所以吵不起來唦?!?/p>
每次聽到這,我都會嘿嘿傻樂,一遍一遍,永遠聽不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