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一只清乾隆淺黃地洋彩錦上添花“萬壽連延”圖長頸葫蘆瓶以2.5266億港元成交,
中國瓷器及工藝品拍賣世界紀錄也由此改寫。
在香港蘇富比10月7日舉行的中國瓷器及工藝品拍賣會上,一只清乾隆淺黃地洋彩錦上添花“萬壽連延”圖長頸葫蘆瓶經(jīng)過足足45口叫價,最終被香港收藏家張永珍收入囊中。中國瓷器及工藝品拍賣世界紀錄也由此改寫為2.5266億港元。
曾經(jīng)輾轉(zhuǎn)國外
一只瓷瓶為何能拍得如此天價?是怎樣一位高人手筆如此之大?帶著疑問,讓我們一起走近天價瓷瓶,了解更多有關(guān)它的來龍去脈。
時間可追溯至清代。當景德鎮(zhèn)御瓷工匠采納及熟習(xí)乾隆初年開創(chuàng)的繪畫技藝后,一種以細針狀物在釉面上刻畫卷草紋、鳳尾紋和花卉紋,以表現(xiàn)“錦地”效果的工藝——“軋道錦地”,于景德鎮(zhèn)日臻完善并備受推崇。這只天價瓷瓶正是這一時期的杰作,瓶上所繪紋飾色澤艷麗多變,重疊交錯,構(gòu)圖精巧,細致繽紛。
專家指出,這類彩瓷過去并不被收藏家看好。以估價而論并不搶眼,一是沒有主題圖案,花卉題材太過普通;二是底署礬紅款,以款識而論,藍料方章款第一,青花款第二,礬紅款僅為第三;三是瓶型一般,很是流俗。
但誰也不會料到,這只乾隆官窯器物竟創(chuàng)下了如此奇跡,在拍賣時價格扶搖直上,最終以2.5266億港元成交,創(chuàng)下了中國瓷器及工藝品拍賣新的世界紀錄。
這只瓷瓶原來的主人叫阿爾弗雷德#8226;莫里斯,他的父親詹姆斯#8226;莫里斯是英國十九世紀的首富。由于家境優(yōu)越,富二代阿爾弗雷德讀完劍橋大學(xué)后常游歷歐美,他不重錢財,性情閑逸,對藝術(shù)充滿興趣。父親去世后,他繼承了很大一部分家產(chǎn),包括坐落在威爾特郡,充滿了田園風光的私邸“放山居”。
阿爾弗雷德以雄厚的財力專注于中國藝術(shù)品及雕塑的收藏,據(jù)說在他去世的時候,“放山居”儼然一所博物館。這段歷史一擱就是百年。進入二十一世紀,“放山居”的瑰寶陸續(xù)面世,每次都引起轟動,全世界的藏家及行家都蜂擁而至,一搏高下。而本月7日下午在香港蘇富比以2.5266億港元天價拍出的,正是“放山居”的舊藏——乾隆淺黃地洋彩錦上添花“萬壽連延”圖長頸葫蘆瓶。
新主人為古董世家
這個瓷瓶現(xiàn)在的主人是年近八旬的張永珍女士。張永珍出身古董世家,自幼受家庭熏陶,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shù)一直飽有濃厚興趣。其祖父張揖如以擅刻扇骨名聞一時。父親張仲英是民國時期上海頗有名氣的古董商,在外灘開設(shè)“聚珍齋”,專門經(jīng)營古玩,像仇焱之這樣的陶瓷收藏大家當年也經(jīng)常光顧。哥哥正是堪稱當今海內(nèi)外古董巨擘名家的張宗憲。
張永珍熱愛收藏,對瓷器更是情有獨鐘。2002年,中國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她花4150萬港元競得清雍正粉彩蝠桃橄欖瓶,而后慷慨捐給上海博物館。2006年,中國香港佳士得“玉剪霓裳——張宗憲御制瓷器珍藏”拍賣會上,她以1.5123億港元投得來自中國著名藝術(shù)品收藏家張宗憲的清乾隆御制琺瑯彩杏林春燕圖碗,雖成交價比早前最高估價高出7000多萬港元,她也認為物有所值。
天價拍品屢見不鮮
值得大家關(guān)注的是,今年入春以來,藝術(shù)品拍賣行里的天價拍品屢見不鮮,似乎成了拍賣成交紀錄里最大的亮點。
在崇源國際澳門春拍上,清晚期紅木雕花鑲嵌緙絲絹繪屏風,以8533萬元成交,創(chuàng)造了中國家具拍賣的世界紀錄;在香港佳士得春拍上,明洪武釉里紅纏枝牡丹紋玉壺春瓶,以8323.12萬元成交,創(chuàng)造了明代瓷器拍賣的世界紀錄;在香港蘇富比的春拍上,清乾隆御金桃鞘“天字十字號”寶勝腰刀,以4880.24萬元成交,創(chuàng)造了刀具拍賣的世界紀錄;在中國嘉德春拍上,清乾隆粉彩開光八仙過海圖盤口瓶,以5280萬元成交,創(chuàng)造了乾隆時期瓷器的拍賣紀錄,但這一紀錄就在前兩天再一次被刷新。
綜觀藝術(shù)品收藏市場不難看出,在諸多藝術(shù)品中,古瓷器收藏一直被藏家所青睞。由于收藏價值高、增值快,改革開放以來,古瓷器更是受到投資者的熱捧,而投資熱反過來也增大了古瓷器的升值空間。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自上世紀80年代至今的幾十年時間,古瓷器在國內(nèi)藏市的價格竟然漲高了100多倍。上世紀80年代初期,一個品相不錯的官窯碗市場價一般不會超過100元,如今,這樣的寶貝沒有萬元根本就拿不到手。
瓷器收藏的高回報率吸引了眾多投資者,據(jù)了解,我國目前藏市以收藏古瓷器為主的“捧瓷大軍”,數(shù)量已經(jīng)達到近千萬之眾。投資古瓷器還得巧妙切中要點,筆者如下梳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首先,注意選擇那些少、精、異形的瓷器。物少、人無我有,這樣的古瓷當然是人之所欲;器物精美,自然受人追捧,故其收藏價值自然也高;而異形瓷器,制造工藝難,別有藝術(shù)情趣,自然更有收藏價值。
其次,注意選擇那些尚未被人們認識真實價值的作品。有些古瓷,由于受時代、民俗、社會傳統(tǒng)等心理因素的影響,人們可能一時難以認識其真正價值,此時藏之,很可能是潛力頗大的“績優(yōu)股”。比如優(yōu)質(zhì)的宋代湖田窯影青器物,它們目前的市場價格恐怕就遠低于其實際應(yīng)有的價格,一旦遇見,不妨斷然收藏。
最后,也可以選擇近現(xiàn)代瓷器中的代表作。有些瓷器,年代雖然不算太“古”,但其工藝精湛,故也很值得收藏,如晚清、民國新粉彩、淺絳彩中的一些有名頭的作品。另外,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一些精品瓷板、雕塑等,也是很有升值潛力的,不妨收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