嘩嘩遠(yuǎn)去的母親河,歲歲枯榮的河邊青草,載著我的生命小舟,也流淌著我的憂傷,流去了我的父愛,也浸漬了我的思念。
母親河載著父老鄉(xiāng)親的故事,浸淫著世世代代的悲歡沉浮,經(jīng)年累月地從村東流過,清凌凌的河水在“和平橋”南的壩子前疊起一個揚程,“吱扭”、“吱扭”地推著磨房里的石磨不舍晝夜地旋轉(zhuǎn),然后,跌落河底,又緩緩地蜿蜒到遠(yuǎn)方,仿佛一曲單元的歌謠,讓日子五線譜上的音符,每一聲“叮咚”都濕了我童年和少年的心扉。
當(dāng)有一天,這一切忽然地在我游子歸來的眼簾中遠(yuǎn)去的時候,那魂牽夢縈的思念,頃刻間都化為淡淡的惆悵,飄過我潮濕的眼眶:
鱗次櫛比的樓房,從砍掉了古槐的村子中間一直綿延到村外很遠(yuǎn)的麥田邊沿,而且在這個秋日的陽光下,繼續(xù)邁著昂揚的步子向田野的深處延展;干涸的河床堆著莊稼人的秫秸稈,枯萎的天花穗宛若老人稀疏的白發(fā),搖曳出季節(jié)無奈的瑟縮;而一字兒排開的水泥預(yù)制板,赤裸地躺在水磨磨房的舊址上,沉默無語地書寫著屬于自己的時尚風(fēng)流……
我在麥田的小徑上輕輕地呼喚——哦!我那開滿了鮮花的河邊草地喲,我曾經(jīng)演說過三國故事的天然書場。春天,麥萍兒、薺薺菜和著小麥的起身而最先蘇醒在母親河畔,接著馬刺薊、貓耳朵摩肩接踵地展開了茸茸的枝葉,競相在紫燕呢喃的日子里占取一縷風(fēng)騷。忽然一夜春雨,打碗花就扯開了她婀娜的枝蔓,將一朵一朵粉色的小花綴滿春天的發(fā)髻;野刺玫拂去春歸的愁緒,被調(diào)情的黃鸝銜著,灑滿母親河的兩岸,粉色的、黃色的、深紅的花兒醉了枝頭的蜂蝶,直依偎到晚霞落水的時光,聆聽女人的笑聲跚跚散去。
三四月的母親河是女人的梳妝臺,她們撩起水花洗凈一天的疲累,她們掬起清洌的漣漪梳理漂染美麗的發(fā)辮,她們敲打棒槌彈奏春的行板,而把笑聲化作水琴的指符,在不遠(yuǎn)處的水磨的水輪漸漸久久地回蕩,這時候,總能聽見母親從女人群里傳出一聲聲喚我乳名的秦風(fēng)琴韻的長調(diào)。我這會兒在什么地方呢?就在河岸的草叢中,津津樂道地向我的童年伙伴海聊諸葛亮怎樣地草船借箭,周瑜怎樣地火燒赤壁,劉備怎樣用自己的眼淚賺取孫尚香的芳心——父親為了排解飼養(yǎng)牲口漫漫長夜的寂寞,買了三國演義話本,一夜一夜地讀,睡在旁邊的我一夜一夜地聽。竟然把曲折傳奇的故事都吃到小小的肚子里了。于是,每天放學(xué)后打豬草的時光,也是我與童年玩伴們分享精神的機會。那獨戰(zhàn)群儒的唇槍舌劍,那硝煙彌漫的大江鏖戰(zhàn),那千里尋兄的忠肝義膽,多少次讓我把自己想象成面如重棗的關(guān)云長、出生入死的趙子龍,清貧的童年生活少了幾多的冷清和寂寞。講到入神處,竟然忘記了夕陽已經(jīng)給母親河水鋪滿了胭脂色的彩霞,直到在母親的呼喚下踏上歸途。唉!我把自己的故事留在了母親河,也把自己的童年種在了母親河畔的青草叢中,而把一種對文字的癡情種在了心里。有一段時間,憧憬有一天自己也能夠像羅貫中、施耐庵一樣地寫出一本街頭巷尾膾炙人口的磚頭一樣的書來。以至在我后來的日子,每每于靜夜里鋪開稿紙的時候,胸臆間總是撲騰著母親河的浪花。
哦!我的曾經(jīng)染了童年鮮血的小鐮刀呢?我的曾經(jīng)彌合了我的創(chuàng)傷的馬刺薊喲。夏天來了——大地芟荑一片金黃,又播撒一片新綠,一場雨后,那玉米眼看著就從一顆顆弱苗長成密密匝匝的青紗帳,而母親河畔的青草也由春日的嫩綠漸漸地蛻變成深綠。貓耳朵結(jié)了豐碩的穗兒;馬刺薊展開了紫色的毛茸茸的花冠,只有打碗花又開出一串串的小花,似乎忘記了季節(jié)的分野。暑假了,我們把自己徹底地解放了。炎熱的午后,光著脊梁,穿一條母親做的小褲頭,背著小背簍,結(jié)伴奔往母親河岸。
夏日壩子里的水,比春天豐盈了許多。站在河邊,可以看見河底的沙粒。河對岸是一片集體的菜地,正是豆角搖鈴,黃瓜垂枝,西紅柿泛紅的季節(jié)。在河里游泳,打水仗,鬧夠了,留一個人放哨,其余的悄悄地爬過河去,摘了隊里的黃瓜解渴。這時候,會聽到看菜園的老漢從菜地深處傳來的吆喝,我們——這些不知愁滋味的小生命一個個趴在草叢中,屏住呼吸,晶亮的小眼睛警惕地望著竹林旁的那間小屋。
太陽在它西斜的光芒中悄悄地鑲進(jìn)了幾許橘黃,河風(fēng)拂面,吹進(jìn)我含著生命質(zhì)感的毛孔,揀一塊肥美的草叢,小鐮刀就在手中“沙沙””地唱著浪漫的童謠。于是,看那從天空飄過的云彩,一片一片地落進(jìn)了浪花,搖亂了我倒映在水中的影子,遙想它會不會有一天會帶著我飛上藍(lán)天,飛到我不曾見過的神秘的世界??吹米呱窳?,只覺得手熱熱的,潮潮的,定神去看,被小鐮刀咬了一道口子的手指向外涌著血柱,汩汩地染紅了青青的水草。比我年紀(jì)稍大的伙伴掏出他的小雞雞,往傷口處撒尿,說童子尿可以消毒。可我至今還記著那個小姑娘——她雖然小我一歲,可按輩分我該叫她姑姑的,一邊罵著男孩子不知羞,一邊拔了馬刺薊,放在口里嚼出綠色的汁液,捂在我的傷口。那純真的年華喲,那無瑕的愛;那純一的情感喲,那無礙的心;那流去的歲月喲,那喚不回的日子!
嘩嘩遠(yuǎn)去的母親河,歲歲枯榮的河邊青草,載著我的生命小舟,也流淌著我的憂傷,流去了我的父愛,也浸漬了我的思念。小河蜿蜒到2里外的時候,就勻出一塊沙洲,住著一位算卦的河南人,父親是叫他老王的。有一天,他忽然很嚴(yán)肅地向父親談起了我,說你家老二是塊念書的料,將來你的福祉都在他的身上。而父親看我的目光也是從那一天開始多了許多的柔和與慈祥。那是一段多么暖融融的享受哦!幾度夢中醒來,感受他男人的大手掖被窩時的輕舒;多少個戲場歸來的夜路上,體味著男人脊梁的寬闊;多少次在我懈怠之后,聆聽他悠長的嘆息。是在那一個夏天的麥?zhǔn)蘸竺?是在那個玉米吐穗的暑假么?是在我的小鐮刀唱著歌的日子么?父親病倒了,從胸腔里咳出的血撕裂了日子的溫潤,為治療高筑的債臺,洇沒了我眉宇間的歡悅。那一年的雪來得很遲,是在除夕的早晨飄起來的,而我的父親就那么跟著雪花去了。那一天早上,他昏迷了許久的意識,忽然變得十分清醒,竟然要我把自己撰寫的對聯(lián)念給他聽,留下一句“我們家有懂文墨的人了”。那最后的一絲微笑就永遠(yuǎn)地凝固在他的嘴角,永遠(yuǎn)地留在了我淚水涌流的瞳仁里。墳塋就選在母親河畔,父親殯葬幾天以后,大哥帶著我和小弟,踩著枯黃的路草,給父親的墳前栽上了兩棵龍柏。
二月,一聲驚蟄,春風(fēng)回來了,母親河岸的青草伸著鵝黃的嫩芽,開始了又一個生命的輪回,那兩棵龍柏竟然枝繁葉茂地在父親的墳前站成綠色的風(fēng)景。我常常一個人孤獨地坐在河岸的草叢中,望著不遠(yuǎn)處的父親的墳?zāi)?,咀嚼青春的苦澀。正午陽光蒸騰的水汽,縹緲而又輕柔地扯開它的輕盈和纏綿,環(huán)繞龍柏翩躚。我的淚水和乳白色的嵐靄模糊了我雙眼,朦朧間聽見父親的呼喚。
……
哦!那迎著我而來的是誰呢?不就是用童子尿為我療傷的伙伴么?一頭的白發(fā),照著富足的面容,只是那佝僂的脊梁依稀映出歲月的滄桑。我用上好的香煙開啟我們久遠(yuǎn)的記憶,用紅色的火星點燃生命的積薪。而他遞過來的第一句話就是:
“該退了吧!”
我說:“可不!馬上就要退了?!?/p>
他說:“可長了青草的母親河沒有了?!?/p>
我說:“河水就在你我老去的日子里流著,青草就在孫子輩的頭發(fā)里葳蕤著?!?/p>
唉!生生不息的生命輪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