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一位新加坡的朋友見面,我問:“最近忙什么叫經(jīng)?”他笑答:“在一家公司做工。”我心里直犯嘀咕:這個昔日的高材生怎么混到“打工仔”的田地?他接著又說:“待會兒還要帶女兒去學校還錢?!蔽矣质且惑@:難道孩子的學費也要欠著?隨著談話繼續(xù)才漸漸明白,他擔任的是公司的高級經(jīng)理,所謂“還錢”就是帶女兒去新學校辦手續(xù)、繳費。
原來,在新加坡,雖然很多人都能說中文,但說得有點別扭,有時甚至詞不達意。所以,當有人問你在哪里“做工”時,別覺得有辱面子,他其實想說的是“高就”;如果有人平白無故要你“還錢”,也千萬別跳起來,爭得面紅耳赤,他只是想跟你談論繳費的事。
近年來,隨著中國國際地位逐步提高,中文也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在新加坡,隨可見這樣的標語牌,上面用中英文寫著:“講華語,是福氣,別失去!”這是新加坡文化部門的宣傳手段,它標志著政府推廣華語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