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方竹筍的加工,目的是把野生方竹筍儲存起來,讓人們隨時都能吃到。根據(jù)人們的生活習慣和市場需求,其加工方法可分為鹽制干筍、鹵制罐頭、硫磺熏蒸3種?,F(xiàn)介紹既經(jīng)濟又便捷的鹽制干筍加工方法。
1. 采筍
①采筍的標準。竹筍生長健壯,地面橫徑3厘米以上,株高在25~35厘米之間,無脫籜,無蟲傷株。
②采筍的方法。用手握住竹筍基部,平地掰斷,拾起即可。
2. 剝去殼籜 當天采的竹筍,當天剝殼,不要讓其帶殼過夜。剝去殼籜時用鋒利的小刀從距筍尖2厘米處下刀,插入殼籜和筍肉相接處,向筍的基部縱切1刀,然后一手握住筍的基部,一手握住筍尖反向扭轉,殼籜即脫,再用小刀清理掉殘余的部分殼籜。
3. 煮筍 當天剝的竹筍當天就要煮完,不要讓竹筍過夜變綠而影響竹筍的外觀品質。煮筍時用大甑鍋置于火爐上,每鍋加1~1.5千克深井水,放入10千克剝去殼籜的鮮竹筍,再在竹筍上撒0.5千克食鹽,蓋上鍋蓋,用旺火煮沸,再用小火煮20分鐘,揭蓋觀察是否煮熟煮透(鮮竹筍含水量高,煮時在高溫和鹽的作用下,水分向外滲出,竹筍變軟變熟,此時用筷子鉗1根稍粗的竹筍冷卻,如兩手能把竹筍彎曲而不斷裂,就表明竹筍已經(jīng)熟了,如果斷裂表明未煮熟,仍需繼續(xù)蒸煮)。
4. 脫水 撈出煮熟的竹筍,放在竹篾內,濾去竹筍表面的水分,按5千克1袋裝入布袋,然后放入洗衣機的脫水側桶內,開機轉動2分鐘即可。
5. 加鹽腌制 把在洗衣機桶內初次脫去水的竹筍平鋪在潔凈的地板上或竹篾內,將5千克竹筍均分為3層,每鋪完1層需在竹筍上均勻撒上0.25千克鹽,堆放4天,注意室內通風要良好,室溫要控制在25℃以下,且保證室內地上無積水,每堆竹筍之間留足人行道,以便于工作人員進出作業(yè)。
6. 烘干 烘房設計和烤煙房設計一樣,每層用竹篾編成網(wǎng)狀,或每層鋪上60目鐵絲網(wǎng),把已加鹽脫水的竹筍平鋪在竹篾或鐵絲網(wǎng)上,生火加溫,首先將溫度控制在55~65℃之間(要保證在3小時內不高于65℃,不低于55℃),然后降溫到30~35℃之間,續(xù)烘5小時,用手試竹筍,以抓在手中軟綿無水滴下且不硬為好,如果硬度過大,就把筍干放在室內(保證室內相對濕度在60%~70%之間,不能讓明水直接接觸到筍干上,室溫控制在25℃以下)過1晝夜即可。如果天氣晴好,就把加鹽脫水的竹筍放在塑料薄膜上于陽光下暴曬,經(jīng)常用手測試筍干的變化情況,以手捏無水滲出且軟綿為適度。
7. 包裝上市 采用塑料食品袋包裝,食品袋上注明產(chǎn)品的產(chǎn)地、產(chǎn)品的數(shù)量及品質、產(chǎn)品的保質期。包裝時,可以不按尺寸大小,只要把竹筍基部排齊,按每0.5千克1袋分裝,將塑料袋口封嚴,保證不漏氣就行。包裝好就可以投入市場進行銷售了。在我鄉(xiāng)零售價為30元/千克。
(作者聯(lián)系地址:貴州省大方縣大山鄉(xiāng)農(nóng)業(yè)服務中心 郵編:55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