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地膜覆蓋栽培,是油菜育苗移栽和地膜覆蓋相結合的一項新技術,也是油菜栽培史上的一項創(chuàng)新。實踐證明,應用該技術平均每畝產油菜籽高達200~250千克,與油菜育苗移栽未覆蓋地膜比較,增產40~60千克。
一、播前準備
選用適宜的油菜良種,是實現(xiàn)油菜高產的基礎,故應選用甘藍型“雙低”油菜品種,如油研7號、油研9號、雜選1號等;播種前6~8天,要曬種2~3天,每天曬種3小時左右,并經常翻動,使種子受熱均勻,但不能將種子放在水泥地上曬,以免高溫灼傷種子;曬種后每千克種子用磷酸二氫鉀20克、硼酸或硼砂5克(先用少量溫水溶解),對水5千克,浸泡種子24小時后撈出待播。
二、培育壯苗
1. 選擇床地。應選擇背風向陽、水源方便、土地平整、土壤肥沃疏松且3年內未種過十字花科作物的旱地做苗床地,其面積與移栽大田面積之比為1∶6~8。
2. 制作苗床。對苗床要深耕10~12厘米,耙地碎土,除盡秸稈和雜草,然后開溝做廂,廂長視移栽面積而定,廂寬1~1.2米、高10~12厘米。每畝苗床需施入優(yōu)質腐熟農家肥1200~1600千克、過磷酸鈣16~18千克。方法是先將兩種肥料拌均勻,然后施入苗床并使肥料與表土充分混合,再用人糞尿對水澆施,讓苗床保持濕潤。
3. 適時播種。與常規(guī)油菜育苗移栽相比,油菜地膜覆蓋栽培的播種期可向后推遲8~10天,以在寒露節(jié)至秋分節(jié)之間播種為宜。
4. 適量播種。一般每畝苗床播精選的種子0.6千克左右,要先播70%,再播20%,最后用10%的種子補稀。
5. 床地管理。播種后應注意澆水,保持床土濕潤;出苗后要及時進行勻苗、定苗,剔除雜苗、弱苗、病苗,每畝留苗160~180株;定苗后要施提苗肥,每畝用清糞水600~800千克追施;移栽前6~8天施送嫁肥,每畝用尿素3千克對水追施。
三、蓋膜移栽
1. 整地施肥。油菜無論是種在稻田還是種在旱地,移栽前都要進行整地,做到土地平整細碎,同時還要開好腰溝和圍溝,然后施肥。每畝用腐熟農家肥1500~1800千克、磷肥25~30千克、硼肥0.6~0.8千克,拌勻后作為底肥施入。
2. 合理密植。油菜地膜覆蓋栽培所需地膜,應選擇寬2米的微膜,還要注意足墑蓋膜。雜草較多的田塊,蓋膜前每畝可用乙草胺80~100毫升對水50千克噴霧,噴后2小時覆膜。當油菜苗有5片真葉、苗齡35~40天時,即可進行移栽。應在覆蓋的地膜上破膜移栽4行油菜,行距50厘米,窩距25厘米,每窩移兩株,每畝種植10666株。
四、大田管理
1. 控旺防凍。對生長過旺的田塊,在冬前每畝用15%多效唑50~60克對水50千克噴施,這樣既能抑制旺長,又有防凍作用。
2. 適時追肥。開春后,每畝用尿素15~20千克追施1次薹肥。初花期和結莢期各噴1次葉面肥,用0.2%磷酸二氫鉀、1%尿素混合液制作葉面肥,每畝每次噴施肥液50千克。
3. 病蟲害防治。防治油菜菌核病可用50%多菌靈500倍液噴施;防治白粉病、霜霉病,可用波爾多液防治;防治蚜蟲,在冬前和開春后各噴藥1次,每畝每次用吡蟲啉40克,或40%氧化樂果50克,對水50千克噴霧;防治菜青蟲可選用50%辛硫磷1000~1200倍液噴施。
(作者聯(lián)系地址:貴州省大方縣響水鄉(xiāng)農業(yè)服務中心 郵編:55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