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農(nóng)民朋友反映他們種植的花生植株矮小、生長不良、葉片變黃,有的甚至整株死亡。我站技術人員經(jīng)過實地調查和實驗室觀察發(fā)現(xiàn),引起這些癥狀的主要原因是花生根腐病、莖腐病或根結線蟲病發(fā)生加重,有的地塊這兩類病害混合發(fā)生,對花生生長發(fā)育及后期產(chǎn)量影響很大。
1. 病害發(fā)生加重的原因
①種子帶菌或帶蟲癭。
②土壤帶菌或帶蟲癭。這是病害發(fā)生加重的主要原因。
③播種時未拌種,或拌種時未使用防治這兩種病害的有效藥劑,或拌種時干濕不勻,或拌種后未充分晾干。
④播種過深。
⑤氣候條件異常。招遠市今年4月下旬氣溫偏低(比常年低3.5℃),降雨偏多(比常年多31.5毫米),導致田間土壤出現(xiàn)溫度偏低、濕度偏高的狀況,加上5月份氣溫忽高忽低,致使播種較早的花生根系生長受阻,養(yǎng)分吸收不足,植株長勢弱,抗病性差,因而極易遭受病菌侵襲。
⑥農(nóng)民對防治花生根結線蟲病換茬年限不清楚。
2. 防治對策
①合理輪作。對花生根腐病、莖腐病病株率在15%以下的地塊,采取“小麥-玉米-花生”兩年三作模式防病效果較為明顯,但是對根腐病、莖腐病重病田及花生根結線蟲病來說,則不能很好地起到減少土壤帶菌量及蟲癭密度的作用,結果使土壤中積累了大量的病原菌及蟲癭。與禾本科作物輪作,輪作年限不少于3年,而且有花生根結線蟲病發(fā)生的地塊不可與豆科作物輪作。
②選用無病無蟲種子,種子要充分曬干(種子含水量保持在12%以下),并妥善保管,以確保種子不帶病菌和線蟲活體。
③藥劑防治。對于這兩類病害,播種期防治是關鍵。
花生根結線蟲病防治:每畝用15%涕滅威顆粒劑1.5~2千克或5%涕滅威顆粒劑4~5千克,對細砂土30~40千克,于花生播種期開溝施藥,然后播種、覆土、蓋膜;若采用機械播種,則在播前給地面撒藥,藥量應加倍。該藥劑毒性較高,使用時應做好防護,避免中毒。
花生根腐病、莖腐病防治:首先是播前拌種,用2.5%咯菌腈種衣劑10毫升拌種5~7.5千克,或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0.15~0.25千克加水2千克拌種50千克;其次是花生出苗后,若發(fā)現(xiàn)病株應及時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灌根,每墩約灌藥液100克。后一種方法防治費時費力,因此一定要重視播種期防治。
(作者聯(lián)系地址:山東省招遠市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中心 郵編:26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