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鐵肥(主要品種有硫酸亞鐵,另外還有硫酸亞鐵銨、鐵的螯合物等)
1. 鐵有利于葉綠素的形成。鐵雖然不是葉綠素的成分,但是它在葉綠素的形成中是不可缺少的條件之一,作物缺少鐵時因葉綠素形成受到障礙和破壞,葉片便會失綠,嚴重時葉片變成灰白色,尤其是新生葉更易出現(xiàn)這類失綠現(xiàn)象,必然會影響到作物光合作用和糖類形成。有些樹木缺鐵嚴重時,會發(fā)生頂枯,甚至死亡。
2. 鐵能促進氮素代謝正常進行。鐵是作物體內多種氧化酶、鐵氧還蛋白和固氮酶的組成部分。鐵和銅一樣,在硝態(tài)氮還原成銨態(tài)氮的過程中起著良好的作用。作物缺乏鐵時,其體內亞硝酸還原酶和次亞硝酸還原酶的活性降低,使這一過程變得緩慢,影響蛋白質和氮素的合成與代謝。缺鐵的根瘤固氮能力減弱,并且限制了植株對氮、磷的利用。
3. 鐵能增強作物植株抗病性,保證作物的鐵素營養(yǎng),有利于增強一些作物的抗病能力??蒲腥藛T用氯化鐵溶液對冬黑麥進行春化處理,發(fā)現(xiàn)對提高冬黑麥銹病抗性有明顯效果,還發(fā)現(xiàn)大麥和燕麥施鐵肥可降低黑穗病的感染率,檸檬施鐵肥能提高對真菌病的抗性。
五、銅肥(主要品種有硫酸銅,另外還有氧化銅、螯合態(tài)銅、含銅礦渣等)
1. 銅有利于作物生長發(fā)育。銅素的存在能促進蔗糖等糖類向作物莖稈和生殖器官的流動,從而促進植株的生長發(fā)育。銅肥有利于花粉發(fā)芽和花粉管的伸長。作物在缺銅情況下,常因生殖器官的發(fā)育受到阻礙,而使植株發(fā)生某些生理病害,引起各類作物的穗和芒的發(fā)育不全,甚至不能結穗,空秕粒很多,產量顯著降低。
2. 銅能影響光合作用。作物葉片中的銅幾乎全部含于葉綠體內,對葉綠素起著穩(wěn)定作用,以防止葉綠素遭受破壞??梢?,銅素供給充足能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強度,減輕光合作用在晴天中午受到抑制。銅素能增加葉綠素的穩(wěn)定,對蛋白質的合成能起良好作用。銅素不足,葉片葉綠素減少,出現(xiàn)失綠現(xiàn)象。銅與鐵一樣能提高亞硝酸還原酶和次亞硝酸還原酶的活性,加速這些還原過程,為蛋白質的合成提供較好的物質(氨)。
3. 銅能提高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銅能提高冬小麥的耐寒性,而且還能增強其莖稈的機械強度,起到抗倒伏的作用。用硫酸銅來處理棉花種子,在低溫條件下,對提高其發(fā)芽率有極好的作用;處理玉米種子對其發(fā)芽率也有明顯影響,并能增強其抗御凍害能力。銅能提高植株的總水量和束縛水含量,降低作物的萎蔫系數,因此,銅素營養(yǎng)充足有利于作物抗旱性的提高。銅對柑橘類的耐寒性也有一定的作用。作物如果缺乏銅素,作物的水分平衡就會受到破壞,作物植株吐水量增多,嚴重者會導致萎蔫病的發(fā)生。
4. 銅能增強作物植株抗病能力。銅提高作物抗病能力作用最為突出,對許多作物的多種真菌性和細菌性疾病均有明顯的防治效果。在果樹上,使用含硫酸銅的波爾多液來防治作物的多種病害,已成為普遍采用的植保措施之一,從這一側面可以看到銅素對提高植物抗病力的重要作用。據研究,馬鈴薯施用銅肥,不僅可提高整個生長發(fā)育期包括塊莖形成期以及儲存期對晚疫病的抗性,而且能減輕細菌病、瘡痂病、粉痂病和絲核菌病的感染,甚至在施銅后第二年,仍有作用。如果連續(xù)施用兩年銅肥,其塊莖經儲藏后,細菌性軟腐病可得到徹底根除。施用銅肥可使菜豆的炭疽病、番茄的褐斑病以及亞麻的立枯病、炭疽病和細菌病的感染率顯著降低。
六、錳肥(主要品種有硫酸亞鐵,另外還有硫酸亞鐵銨、鐵的螯合物等)
1. 錳能促進光合作用。在葉綠體內有豐富的錳,錳是維持葉綠體結構所必須的元素。作物缺錳,常引起失綠,光合作用受到抑制,糖類的合成減少。通過補充錳素,能有效地提高作物體內抗壞血酸含量,促進光合作用正常進行和加速體內碳素同化過程。
2. 錳能調節(jié)作物體內的氧化還原反應。錳一般以二價離子形態(tài)被作物吸收利用,又可以四價離子形態(tài)參與各種物質的還原過程。錳能增強植物呼吸強度,調節(jié)體內氧化還原過程。當作物吸收硝態(tài)氮時,錳起還原作用,使硝態(tài)氮轉化為氨基酸,進而合成蛋白質,故缺錳時,作物體內蛋白質的合成就大大減少;而當作物吸入銨態(tài)氮時,錳又起到氧化劑的作用。
3. 錳能加快氮素代謝。小麥施錳肥,籽粒中全氮量和蛋白質成分中的麥膠蛋白質含量均有提高?;ㄉ┯缅i肥,根系中的根瘤數目和體積有所增加。豆科作物施錳,根瘤菌的固氮能力增強,根的重量和土壤耕層中的含氮量均有提高。錳對植物氮素代謝有著顯著影響,在缺錳的葉片中,游離氨基酸有積累,減少了蛋白質合成。
4. 錳能促進種子萌發(fā),有利于作物生長發(fā)育。在錳的刺激下,種子胚芽鞘的延伸有促進作用,并加強了種子萌發(fā)時其淀粉和蛋白質的水解過程,使單糖和氨基酸的含量比未經處理的種子要高,對促進小麥、水稻種子的萌發(fā)以及幼苗生長十分有利。錳能加速同化物質(尤其是蔗糖)從葉部向根部和其他部位轉移,為作物植株各部位提供充足的能量,促進作物的生長發(fā)育。
5. 錳能提高作物抗病力。錳素營養(yǎng)充足可以增強作物對某些病害的抗性。施錳肥能減輕大麥的黑穗病、黑麥的黑粉病和堅黑穗病的發(fā)病率。冬黑麥種子用高錳酸鉀浸種,可提高對銹病的抵抗力。施錳肥可提高馬鈴薯對晚疫病、甜菜立枯病和褐斑病的抗性。亞麻施錳肥(主要作種肥)可減輕炭疽病、立枯病和細菌病的感染。
作者簡介:胡啟山 副研究員,湖南省科普作家,長期從事農業(yè)技術研究與推廣工作。聯(lián)系地址:湖南省益陽市農業(yè)科學研究所(龍光橋) 郵編:413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