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產菊花,滁人愛菊花。
2009年11月8日,滁州要舉辦第二屆中國農民歌會。提前一星期,工人們就在街頭、路口擺放好五顏六色、千姿百態(tài)的菊花,整個城市都沉浸在菊花的清香中。
就在農民歌會開幕的前兩天,我放學去外婆家吃飯,無意中發(fā)現裝點城市的菊花竟然少了很多。
到了外婆家,我一眼就看見客廳里擺放著兩盆菊花,“好漂亮啊!”我贊嘆道,“咦,這花盆怎么跟大街上擺放的那么像啊?”
外婆笑了笑說:“這菊花就是從街上拿回來的啊!”
“什么?您把大街上的菊花拿回家里了?”
外婆不好意思地說:“我看到很多人都在拿,就順手拿了兩盆。”
“外婆,您這樣做不好,您又不差錢,喜歡菊花不會自己買呀?”
“好吧好吧,吃完飯我們把菊花送回去!”外婆無奈地說。
吃過飯,我和外婆一人端一盆,把菊花送了回去。可是讓我生氣的是,很快,那兩盆菊花又被別人拿走了!
自古以來,人們愛菊花,文人墨客吟其色,歌其姿,更贊其節(jié)?!皯汛素懶阕?,卓為霜下杰?!碧諟Y明就用菊花來比喻自己的君子之節(jié),而蘇軾的一句“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更是被千古傳誦。菊有傲霜枝,幾多愛菊人,卻無君子節(jié)。
點評
小作者注意到市民哄搶菊花的現象,并開始思考“社會公德”這一嚴肅命題,巧妙地將菊花的“君子之節(jié)”與搶花人的不文明行為加以對照,起到了很好的諷喻作用。習作材料真實,立意深刻;引用古詩詞,增添了文采,升華了主題。
【指導并置評:張從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