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代乾隆年間,有兩個書法家。一個極認(rèn)真地模仿古人,講究每一筆都要酷似某某,如某一橫要像蘇東坡的,某一捺要像米芾的。自然,一旦練到了這一步,他便頗為得意。
另一個則正好相反,不僅苦苦地練,還要求每一筆每一畫都不同于古人,講究自然,直到練到了這一步,心里才覺得踏實(shí)。
有一天,第一個書法家嘲諷第二個書法家,說:“請問仁兄,您的字哪一筆是古人的呢?”
后一個并不生氣,而是笑瞇瞇地反問了一句:“也請問仁兄,您的字究竟哪一筆是您自己的呢?”
第一個聽了,頓時瞠目結(jié)舌。
(選自《優(yōu)秀作文選評》2011年06期,有改動)
博士丁對你說
我們?nèi)绻氤蔀橐粋€優(yōu)秀的人,一個不平凡的人,就必須有所創(chuàng)新。我們只有不斷創(chuàng)新,才能發(fā)展自己,才能超越他人;否則一味地模仿別人,只會迷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