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記者到總編辦公室匯報工作,總編讓他自己去拿水喝。那位記者說我自己有,便從背包里拿出半瓶水來喝。他們很快就談完了,記者離開了總編的辦公室。
不一會兒,記者又敲門進(jìn)來,他要拿回還沒有喝完的半瓶水。這個細(xì)節(jié),讓總編很是感慨,對身邊的秘書說,“原來水也可以這樣喝!我們想到過,但像他那樣做到了嗎?”這是《記者甘遠(yuǎn)志》電影中的一個片段。
還有個故事,2008年5月17日,南京江寧街頭,一個汶川地震募捐點(diǎn),一位老人在宣傳牌前停下,看了一會,哆嗦著掏出5元零錢,放進(jìn)募捐箱,還念叨著,“為災(zāi)區(qū)人民……”
下午,老人又來了,掏出100元,說了一句,“上午的錢太零碎了?!?/p>
兩天后,老人再次出現(xiàn),這次他捐了339.01元。還說了句意味深長的話,“災(zāi)區(qū)的群眾比我還困難,我要盡自己的努力多幫助他們一點(diǎn),這些錢是這幾天過路的好心人給我的,我全部捐給災(zāi)區(qū)。”
這位老人是個乞丐,后來被人們稱之為“義丐”,他的名字叫徐超,他的行動感動了許多人。
在我住的小區(qū)前面有個大超市,有位老人總在門口不停地打掃衛(wèi)生。雨雪天氣,他穿著雨衣依然忙碌著。他那么大年紀(jì)(看上去有80歲),還在工作,讓人生出幾份同情。
最近,有位同學(xué)告訴我,“你別小看那老頭,他是我朋友的父親,曾經(jīng)是一位特級教師,桃李滿天下。他的兒子在外地辦了家大公司,他自己和老伴也都有退休工資,根本不缺錢。”從朋友那里,我還聽到,老人每年都把自己的退休工資捐給了山區(qū)的貧困大學(xué)生。我不禁“噢”了一聲,“原來是這樣呀!”
大千世界,紛繁復(fù)雜,有時還有些光怪陸離,我們看到的只是表像,也總喜歡沿著習(xí)慣的思維去想。一瓶礦泉水,多少人只喝了一半就順手丟了;在人們的思維中,乞丐只會向別人伸手,乞求憐憫,沒想到他們也有顆善良溫暖的心,也可以伸出援手幫助他人;退休老教師,本該在家含飴弄孫,但有人卻可以把退休金捐出去,自己出來做清潔工。原來,生活也可以這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