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有一個哲學家叫做懷特海德說得特別好,他說知識這個東西,你不用它會忘記,要用的時候,你很容易查到的,這個東西不重要。什么是教育?當你把在課堂上學到的東西全部忘記了,剩下的東西就是教育。我理解剩下的東西就是自主學習的能力,就是自學的能力,就是這種獨立思考的能力,融會貫通的能力,這種東西是最根本的。有了這個東西,你以后什么都能自學,這就是終生的財富。
從中學開始,我就形成了一個志向,就是要做一個有學問的人,知識是第一位的,知識是最崇高的,就是這么一個理想,這么一個信念。我是抱著這樣一個信念進北大的。但是進北大以后,我覺得我的性情發(fā)生了一個很大的轉變,我就覺得知識學問并不是第一位的,第一位的還是精神生活,一種內在的充實,要活得有意義。
現(xiàn)在的學校教育里缺少對一個人的內心修煉,一種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一個人索性把優(yōu)秀放在第一位,你要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人,而不是一個成功的人。你首先要優(yōu)秀,只要做到了優(yōu)秀,就算你在世俗的意義上不算成功,我覺得你還是活得很有意義的。實際上,優(yōu)秀的人成功的機會是很多的,而且他們的成功一般都是高質量的成功。所以我就想,你應該把成功看成是優(yōu)秀的副產(chǎn)品,首先讓自己優(yōu)秀,在優(yōu)秀的前提下,爭取成功。
(周國平:著名作家、哲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