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入課堂】
青春的歷程難免遭遇風(fēng)雨,青春的天空常常會飄灑細雨。你淋過雨嗎?在雨中笑過、哭過嗎?有沒有在雨中漫步過,或者傾聽過雨的清唱?你的心靈是否有了某種雨
【文題亮相】
請以“青春的雨一直下”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文體不限,600字以上。
【寫作指導(dǎo)】
要狀雨景、抒雨情、寫雨思,該從哪些方面入手呢?寫景和抒情在一篇具體的文章中常常是結(jié)合在一起的,這就是所謂的“一切景語皆情語”。從文題來看,寫作本文應(yīng)當以抒發(fā)某種感情為主線,“青春的雨”——顯然,景物只是借以寄托情感思想的一種比擬和象征,那么關(guān)鍵是借景抒情、觀物思理,總之,雨是載體,情思才是核心。
明白了雨和情思聯(lián)系在一起,怎樣安排才能讓自己的文章更美呢?
首先,要仔細觀察,調(diào)動多種感官,眼觀其形,耳聞其聲,鼻嗅其味,寫出不同場景下不同的雨的特征;要注意運用多種手法:或是直接寫雨或是側(cè)面烘托,也可以細節(jié)體現(xiàn),還可以大處著眼,總之要寫出具有自己獨特感受的雨。
其次,對雨的描寫要和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及真實的心境、個人的情感抒發(fā)結(jié)合起來。融情于雨時,這情要真摯,這融要無痕,不能讓人有牽強的感覺。
再次,要深入感悟,抓住特定場景下的雨帶給你的某一種特別的感覺,抓住雨的特點進行思考,借對雨的感悟表達對生活的思辨,文章就有了比較深刻的主旨。
【作文升格】
升格之前:
青春的雨一直下
□陳彥靈
青春的心,是沸騰的心,青春的血,是熱情的血,青春的海,是澎湃的海;而青春的雨呢?這可說不準。它有時細膩,有時清新,有時鋪天蓋地,有時傾盆直瀉……青春的雨呀,變化無常,這青春的雨,仿佛不知疲憊,沐浴了心靈,滋潤了干涸,它,一直下呀下……(開篇點題,但用語不夠凝練,需推敲)
(一)
望著那滿是紅叉的試卷,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只能沉默地趴在桌上,任憑眼淚在臉龐上肆意流淌。
也不是沒有努力,也不是沒有付出,可是為什么就學(xué)不好呢?面對那刺眼的分數(shù),我還能為自己辯駁什么呢?此時,只想做一只飛翔的鳥兒,離開這些枷鎖與束縛,可惜,我什么也不是。(心理描寫細膩,與前一段同一內(nèi)容,可以放進一個段落里去)
不知不覺,一陣清新的雨聲傳入我的耳中,我凝神聽著,寥廓的蒼穹中萬道雨絲仿佛澆灌在我的心田上,輕輕撫慰著我那顆受傷的心。我的身體似乎膨脹起來,我感到自己增添了無窮的力量。先前干枯的心田得到了萬千雨絲的滋潤和安撫,頓時純潔凈化,感到了無比的愜意。(情景交融,抒發(fā)了自己的一些感受,但不夠真實,有拼湊之嫌)
望著窗外迷蒙的一切,聽著那極有韻律的奏鳴,我沉浸在雨的世界中。
雨,仿佛是我的知己。那細膩的雨絲,使我的心也為之陶醉。
青春的雨啊,告訴我如何去面對。(議論抒情的成分顯得單薄)
(二)
抬頭看看陰沉的天,嘆了口氣。我沒想到雨會下這么大,“瀟灑走一回”嗎?雨似乎越下越大了,讓人望而卻步。
就在這時,一個打著傘的藍色身影映入我的眼簾——是她!姐姐的朋友。
她微笑著徑直朝我走來。
“是這樣,你姐姐讓我到你家去,順便來接你?!碧焖{色的傘罩在我的頭上,我不好意思地點點頭。(情節(jié)的設(shè)計比較平淡)
于是我們一起走進傘的庇護下。
在傘下的世界里,我聆聽著雨水落在傘上的聲音,“啪嗒”那么清脆。雨似乎變小了。無意中瞅了大姐姐一眼,她的左肩上盡是雨水的痕跡,發(fā)梢還不時滴下幾顆水珠。(“發(fā)梢滴水”描寫不夠真實)
我的眼睛濕潤了。
青春的雨啊,告訴了我如何去接納。(點題的話不夠恰當,需推敲)
青春的雨啊,你教會了我許多。(結(jié)尾過于簡單,沒有做到首尾呼應(yīng),對主題的挖掘缺乏深度)
升格建議
本文作者通過寫生活中的兩件小事來表現(xiàn)自己對雨的獨特體會和感悟,表達對雨的喜愛以及贊美之情。文章成功之處在于:借用小標題來構(gòu)建全文,巧妙地略去過渡銜接的話語,內(nèi)容豐富;描寫較細膩,能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寫出自己對雨的感受,主題較為明確。
文章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有的地方用詞不夠精練恰當,需要反復(fù)推敲,在行文中的前后呼應(yīng)上注意不夠;對雨的特征描寫不夠分明;議論抒情的語言顯得單薄,真情實感的流露有些生硬,顯得牽強;尤其是對于主題的挖掘缺乏深度,“雨”作為本文的一個主要的抒情意象,應(yīng)當將對雨的描寫和個人的情感抒發(fā)結(jié)合起來,在字里行間滲透情感,使每一處文字都打上情感的烙印,真正做到“有感而發(fā)”,才能使情感更真實,主題更深刻。
升格之后:
青春的雨一直下
青春的淚,是善感的淚;青春的心,是火熱的心;青春的血,是沸騰的血;青春的雨呢?這可說不準,它有時傾盆滂沱,恰似一曲奔放跌宕的交響樂;有時纏綿迷蒙,恰如一首如泣如訴的詩歌。青春的雨啊,它好像不知疲憊,一直下呀下……
(一)
是不是老天也知道我心傷悲呢?窗外,雨由絲變成滴,由滴變成串,敲擊著玻璃窗,雨聲生硬而刺耳。
面對滿是紅叉的試卷,我只能任淚水在臉頰肆意流淌。也不是沒有努力,也不是不夠用心,可是為什么就是學(xué)不好呢?一道道鮮紅的叉叉,在眼前變幻交織成一張網(wǎng),而我卻無法破網(wǎng)而出。
我多想沖出去,不打傘,任冰冷的雨浸濕衣衫敲擊額頭,也讓它滋潤一下我干涸的心田……種種念頭在心頭閃動,而我實在是一個羞澀的女孩,我只是靜靜地坐在窗前。
那雨點跳進池塘默然消逝,那被雨打得顫抖的樹葉越來越清亮了,那被風(fēng)吹倒的草尖又彈立起來……
觀雨,聽雨,悟雨,我內(nèi)心久久縈繞的悲傷隨著雨聲漸漸釋放。青春的天空不可能始終晴朗,但雨后即使沒有彩虹,心靈也會得到凈化滋養(yǎng),不是嗎?
(二)
抬頭看看迷蒙的天,還好,雨不算大,媽媽還在家等著我呢,那就“瀟灑走一回”吧。
轉(zhuǎn)過街角,迎面一個撐著藍傘的身影映入眼簾——是她!
想起昨天面紅耳赤的爭執(zhí),我低下頭,佯裝不見,一路疾走,正要擦肩而過時,一把傘罩在了我的頭上:“不怕感冒呀,你?”
我停住,抬頭,尷尬地擠出一個笑容:“是你啊!沒事,我身體好著呢。”
“我送你!”她不由分說就挽起我的胳膊。
我們一起走在傘的庇護下。
聆聽雨點滴落傘面發(fā)出“滴答——”的聲音,多清脆呀,無意一瞥,卻看見她的左肩上有濕漉漉的水痕,我的眼眶有些濕潤。
雨一直下,匯成溪流,在我的心底緩緩淌過。雨一直下,我們會風(fēng)雨同行。
有場雨,是失意,伴著振奮;有場雨,是邂逅,擁著溫馨。我知道青春的雨一直下,深深地吸口氣,我會奮力撥開荊棘、濃霧,我相信穿過雨季就有花香。
升格點評
修改稿與原文比較,有如下幾個亮點值得大家借鑒:首先是本文的寫景層次清晰,寫了兩個不同場景的雨,一是窗外的大雨,一是傘外的細雨,作者借景抒情,情感流露自然貼切,富有感染力。其次作者能巧妙地把對雨的感受與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及其真實的心境結(jié)合起來,將敘述、描寫、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有機結(jié)合,敘寫心中故事、描繪雨中景致、抒發(fā)內(nèi)心真情、闡述鮮明觀點,手法靈活自如。在情節(jié)的設(shè)計上作者也注意了跌宕起伏,內(nèi)容豐富,首尾扣題嚴密,感情充沛而真實,修改后的文章確是一篇佳作。
【素材積累】
古詩名句: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王維《山居秋暝》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杜甫《春夜喜雨》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fēng)細雨不須歸。
——張志和《漁歌子》
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陸游《十一月四日風(fēng)雨大作》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杜牧《清明》
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
——李璟《浣溪沙》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寫作片段:
1.你能想象,站在街口,望過去是蓊郁的、沒有邊際的梧桐樹,那是怎樣的景象!我喜歡摸它盤虬臥龍的樹干,聆聽著它沙沙的耳語,透過它的葉隙看那斑斑點點的陽光。就這樣無聲地、深沉地交往,每一棵樹都是最親密的朋友。春去冬來,我在它懷中或縱情大笑,或憂傷哭泣,無話不談,偶爾有小鳥在枝頭跳躍,樹、人、鳥也便融為一體了。
點評:文段充分調(diào)動了多種感官功能,由街而樹,由樹而鳥、而人、而情,層層深入,讓讀者宛如身臨其境,從而激起讀者的情感共鳴。
2.藍天下,溪水邊,荒草在盡情地瘋長著,生命的綠色在一寸一寸地延伸。它們肆無忌憚地在山野間抒寫著綠意,抒寫著生命的希望。
這是一片自由的荒草,在它們的綠意中,沒有一絲晦澀和沉重。草兒們凝神太陽的光芒,讓那金色照耀自己幼小的身軀。它們?yōu)榱嘶钪?,在風(fēng)中咆哮,抒發(fā)著陽光帶給它們的快意。它們不認為自己很卑賤,無時無刻不挺直身軀,以高傲的姿態(tài)觀望世界,藐視眾生。它們似乎知道:展示綠色,擁有陽光,活著,就是希望!
看著這一片生機盎然的綠色,你能不陶醉么?
點評:文段抓住了景物的特點來寫,描繪出了景物的特性,展現(xiàn)出了景物的風(fēng)采,賦予它們積極進取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