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是極喜愛踢毽子的。那時候,鄉(xiāng)下的孩子沒有什么值錢的玩具,一些隨手拈來的“玩具”,就可以玩出很多花樣來。比方說一把石子兒,可以玩“抓五子”;一塊瓦片,或者一個破碗的底,可以玩出“跳房子”的游戲;還有跳繩、丟手絹、摔泥巴等,房前屋后,課余時間,玩得不亦樂乎。在這當中,我的最愛還是那上下翻飛的小小的毽子,它不需要專門的場地,每天上學、放學的路上,它總是占據(jù)我書包的一角。
踢毽子,主要是腳上功夫,可以協(xié)調(diào)運動下肢肌肉,而且踢起來張弛有度,不至于疲憊。毽子的制作很簡單,兩個方孔的銅錢,或者兩個圓孔的墊圈,用布條穿過,扯上幾根公雞尾巴上的羽毛,用細線扎成束,穿在布條里,再用紅絨繩扎緊,一只漂亮的毽子就做好了。
踢毽子花樣很多,簡單點的,就是使用腳背、膝蓋、腳內(nèi)側(cè)和腳板,也就是腳背吊、腳內(nèi)側(cè)盤帶、膝蓋磕起、腳外側(cè)反拐、腳尖上蹦。復雜些的花樣更多,旋轉(zhuǎn)踢、交替踢、多人踢等,甚至肩頭、胸腹和后背都用上,讓毽子盡量長時間不落地,可謂“全身總動員”了。
這一兒時的愛好,一直到了上高中,才因為緊張的學習而中斷。大學畢業(yè)后,參加工作,結(jié)婚生子,油鹽醬醋,忙忙碌碌,昔日窈窕的身材不再。一天參加大學同學聚會,當年的室友見了我,紛紛驚嘆于校花的“凋謝”,讓我深感慚愧?;氐叫^(qū),看到幾個天真爛漫的小孩正在玩踢毽子的游戲,不禁童心頓生,也加入了進去。
由于工作繁忙,家庭生活瑣事纏身,我沒有太多的時間參加跳舞、打球等一些體育鍛煉,但從小小的毽子上,我重新找回了運動的樂趣。見我像燕子一樣在風中舒展四肢,讓小小的毽子在周身上下環(huán)繞翻飛,那樣快樂,老公和女兒也從欣賞到參與,喜愛上了這項簡單的運動,常常一家人上公園進行“家庭比賽”。
踢毽子,真是一項健身運動,時間一長,一度折磨我的失眠癥竟不治而愈,冷天經(jīng)常酸疼的關(guān)節(jié)變得柔韌有力,走路也有了勁兒。老公也嘗到了其中的甘甜,長期的伏案工作,頸椎痛一直陪伴著他,自從戀上踢毽子,老公的頸椎病減輕了許多。
轉(zhuǎn)眼間人到中年,由于堅持踢毽子,我臃腫的肚腩不見了,重新苗條的身材讓我仿佛又回到了年輕的少女時代。
相關(guān)鏈接
踢毽子有助健身
踢鍵子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的體育健身活動,歷史悠久,宋代集市上就有專賣毽子的店鋪,明清時開始有正式的踢毽子比賽,如今男女老少都能踢上幾腳。
踢毽子時通過抬腿、跳躍、屈體、轉(zhuǎn)身等運動,身體各部分都能得到很好的鍛煉,有效地提高關(guān)節(jié)的柔韌性和身體靈活性,增強血液循環(huán)和新陳代謝。踢毽子還可健腦,增強反應(yīng)能力。
踢毽子具有較強的健身功能和很大的娛樂性,不必與人爭搶沖撞,運動量可隨意控制,男女老少都可參加,其優(yōu)越性是其他體育活動無法比擬的,因而是人們休閑健身的理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