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出生在“月季夫人”蔣恩鈿的家鄉(xiāng),卻對月季乃至所有的花卉都知之甚少,甚至沒有能力辨別月季、玫瑰、薔薇、十姐妹之間的差別,可以說在這方面幾乎就是一個門外漢。
但這并不代表我以無知為榮,也不意味著對斑斕多姿香氣四溢的錦簇花團(tuán)熟視無睹,縱然缺乏風(fēng)花雪月的閑情逸致,卻也會自然而然地感受著鳥語花香的愉悅。
寫到這里,我突然想起了一個似乎不成問題的問題——花是什么?
花就是花。即使是我這樣一個不懂花的人也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如果掉一下書袋,翻一翻百科全書,就會得到這樣的答案:“被子植物的繁殖器官”。
但稍微往深處想一想就會覺得這個答案絕對不能令人滿意。“花”只是人類給這一特定事物起的名字而已,是用來和其他事物區(qū)分的一個符號。如果發(fā)散性地?fù)Q一個角度來提問,花的存在意義是什么?相信答案必定林林總總,形形色色,見仁見智,洋洋大觀。
就以蔣恩鈿女士傾心培育的月季花為例吧。純粹從科學(xué)意義上說,月季花的顏色和香味無非是為了吸引昆蟲小鳥等生物為其傳播花粉而設(shè)下的誘餌。月季花其本身的存在目的,是為它所屬的這種有刺落葉灌木進(jìn)行后代的繁衍。
也就是說,它在人們眼前表現(xiàn)出的“美”,其實都是有其目的性的,它們的目的性已經(jīng)真實到了近乎殘酷的境地——不那么做,它們就沒有所謂的未來。
那么這種植物為什么要讓自己繁衍并存在下去?這個我也不知道,到底是自然界的選擇,還是物種自身的努力,抑或生物的進(jìn)化規(guī)律?人類數(shù)千年間從未停息過探討自己存在理由的過程,但直到今天都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所以對于其他的物種自然更無暇顧及了。
當(dāng)然,如此死板的記敘,可謂不解風(fēng)情之至。古往今來,全世界的人類,不分種族、膚色、性別、年齡、國度、貧富乃至信仰,寧肯相信所有的花兒都是為了讓他們感到愉悅和幸福而綻放的,人們按照各自的意愿,用約定俗成的方式,讓每一種不同品種、不同顏色的花兒承載起人們的愿望、祝福、思念、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