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個籃球迷,你一定會對他感興趣,因為他是NBA的一員;如果你對籃球一無所知,你也一定會對他感興趣,因為他身上有著太多的與眾不同。
他就是21歲美籍華裔男孩林書豪,畢業(yè)于哈佛大學經濟系,他沒有去攻讀MBA,卻一頭闖進了NBA。他是華裔,卻在黑人球員占主流的職業(yè)籃壇脫穎而出,成為目前人氣最高的美國籃球新星。
2010年7月22日,他與美國職業(yè)籃球金州勇士隊簽約,成為第一位進軍NBA的美籍華裔,翻開了華人運動員在美國體育界的全新篇章。
“球癡”父親訓練肌肉記憶
林書豪今天的成功,得益于他有一個酷愛籃球的父親——林杰明。
林杰明出生于臺灣,眾所周知,臺灣的學校更重視的是學業(yè)成績而對體育運動不聞不問。一次偶然的機會,林杰明接觸到了籃球,隨后,他就不可自拔地愛上了這項運動,并且夢想著有朝一日能夠赴美求學,理由很簡單:攻讀博士學位,看NBA。
1977年,刻苦攻讀的林杰明獲得了到普度大學攻讀計算機工程學博士學位的機會。到了美國,他迫不及待地打開了電視,巨大的幸福感讓他眩暈,他看到了NBA自70年代末之后最輝煌的時代,賈巴爾、摩西·馬龍、J博士、喬丹、大鳥,還有魔術師。
林杰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洛杉磯,巨大的工作壓力讓他筋疲力竭,他開始尋找一些放松身心的方式。他的興趣由看球轉移到了打球,但問題是,他完全不會打球,因為之前他從未碰過真正的籃球。再加上他1.67米的身高,也讓他感覺從事這項運動確實不簡單。
于是,他開始將注意力投回到激烈的比賽本身。在電視前,他一遍又一遍地模仿著那些球星們的動作。這時,他暗自做了一個決定——要讓自己的孩子從童年時代就開始打籃球!
幾年后,他的第一個孩子約書亞(Joshua)已經5歲了,林杰明開始向他傳授從那些錄像中學來的技巧。隨后就是林書豪(Jeremy),最后是小兒子約瑟夫(Joseph)。
林杰明制定了嚴格的家庭訓練制度:每周訓練三次,每次90分鐘,風雨無阻。一家人因為這個制度而過上了不一樣的生活。每天一放學,孩子們會迅速完成家庭作業(yè),然后從晚上8:30開始與父親一起訓練90分鐘,項目包括基礎技術訓練以及2對2的對抗賽。林杰明確信:成功來自于扎實的基礎,從這個年紀開始苦練,這些技術將在他們的肌肉之中根深蒂固。
孩子們很快被父親的激情點燃,隨著稚嫩的臉龐逐漸成熟,90分鐘的訓練課程已經無法滿足這些奔放的靈魂,他們瘋狂地在一切能打球的場地鏖戰(zhàn)數(shù)小時直到筋疲力盡。除了球技上的進步,還有體質上的改變。三個孩子中,林書豪的球技最好。
高一時林書豪就入選了校隊,一年后他入選了分區(qū)年度最佳二年級生陣容,隨即又兩度榮膺分區(qū)最有價值球員。然而,在學校里,因為亞裔的身份,歧視和嘲諷一直伴隨著他。每當他走進籃球場的時候,就會有人不屑地說:“快回去吧,中國人,這里是籃球場,沒你的事!”還有人說:“看他那細長的亞洲人眼睛,能看得見籃板嗎?”高一時,林書豪的身高只有1.60米,在一群發(fā)育早、身材高大的美國學生中,林書豪就是個“小不點”,這更加重了他的自卑。
面對受委屈的兒子,父親林志明告訴他:“即便有些人對你品頭論足,你也必須保持冷靜,絕對不能因此動怒。只要你贏下比賽,人們自然會尊重你?!?/p>
林書豪果然做到了。高中最后一個賽季,他交出了場均15分7助攻6籃板5搶斷的華麗數(shù)據,率隊取得32勝1負的驚人戰(zhàn)績,并最終在加州二級聯(lián)賽成功奪冠??倹Q賽他獨得17分,而更大的成功是:他贏得了母校和死敵亨利·M·岡恩高中全體球迷的助威喝彩。這時候,林書豪的身高也躥到了1.88米,甚至超過了那些曾經取笑他的學生。
哈佛,我來了!
除了在籃球場上取得傲人戰(zhàn)績,在學業(yè)上,林書豪更是一點也不馬虎,門門功課全優(yōu)。全家人都以為林書豪一定能夠進入名校并獲得籃球獎學金。
他將自己的成績和一張刻有自己打球視頻集錦的DVD送往了常青藤聯(lián)盟的全部8所大學,還有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以及他夢想中的學府——UCLA(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然而,只有少數(shù)的學校給予了回復?!皩嶋H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對我不感興趣,斯坦福則是在假裝感興趣,而加州大學的回應是再聯(lián)系吧?!绷謺勒f。
對于這其中的確切原因,林書豪無從得知,但他確信肯定跟自己的血統(tǒng)有關。根據NCAA(美國大學體育總會,它是由全美國千百所大專院校所參與結盟的一個協(xié)會)最新一份數(shù)據統(tǒng)計顯示,在NCAA一級聯(lián)賽的所有大學中,美籍華裔球員總共占所有球員數(shù)的0.4%。正如《舊金山編年報》上說“在美國籃球界,身為亞裔球員,你的頭頂上總有一個難以穿越的玻璃天花板,透明卻堅硬?!奔冋膩喼扪y(tǒng),是林書豪籃球道路上的無形障礙。
最終,哈佛給他提供了一個機會。因為哈佛是常青藤盟校,而常青藤聯(lián)盟的所有學校都不提供運動員獎學金,所以林書豪必須要承擔高昂的學費。父親林杰明全力支持兒子讀哈佛,因為讀了哈佛就意味著兒子能夠登上NCAA一級聯(lián)賽的舞臺,這意味著父親的夢想就要在兒子的身上得以實現(xiàn)。
林書豪終于進入哈佛大學攻讀經濟學。哈佛,這個世人眼中的一流名校,并不適合林書豪的籃球夢,它不會因為你在籃球方面的天賦,而在學業(yè)上給你任何特殊。就像《洛杉磯時報》說的,從哈佛這樣的常春藤名校走出來的美國總統(tǒng),都比進入NBA的球員多多了。但林書豪似乎注定要以這樣的方式成長。
2006年,林書豪剛進哈佛時,哈佛大學的籃球隊還從未在8所學校組成的常青藤聯(lián)盟里拿過第一名。這所美國最權威的大學在籃球方面一無所獲。
出乎林書豪意料的是,哈佛,這個美國一流學府迎接他的依然是冷嘲熱諷。在2007年夏天參加舊金山的Pro-Am夏季聯(lián)賽,當他走進球館開始熱身時,有工作人員跑過來提醒他說:“這里舉行的是籃球比賽不是排球!”當他在客場打比賽時有人在看臺上大聲對他說:“滾回中國去吧!”剎那間,林書豪真想大喊:“我受夠了!我只是熱愛籃球,這有錯嗎?”可是,他還是選擇了沉默,因為能證明自己的只有成績,只有成績才是最有力的回擊!
他的教練也告訴他:“即使你比別人都出色,也不一定有人看好你。身為亞裔,你不僅要格外努力,還要有足夠的耐心,怨天尤人是沒有用的?!?/p>
是的,身為亞裔又熱愛籃球的林書豪注定要承受歧視,注定要等待成功。
在美國體育界,種族一直是個敏感的話題,而籃球更是一項屬于黑人的運動。盡管隨著姚明、易建聯(lián)這樣的中國NBA球員的出現(xiàn),讓美國人開始了解亞洲籃球,了解中國籃球,但在多數(shù)美國人眼里他們只是亞洲人中的異類,全靠巨大的身體本錢,這絲毫不能夠改變美國人認為的“亞洲人不會打籃球”的印象。雖然在此之前在NCAA一級聯(lián)盟中也有過一些亞裔球員,但又有多少能夠讓美國人提及或者記住的明星球員呢?亞裔球員能夠在NCAA一級的學校打球已經是一種榮耀,如若是能打上先發(fā)那更是鳳毛麟角,連亞洲人自己都不敢奢望哪一天亞裔球員能夠成為NCAA一級聯(lián)盟中的明星球員。
而林書豪想成為這樣的明星球員,不僅如此,他還有更大的夢想——進入NBA。在哈佛,林書豪急切地想證明自己,他幾乎把所有的課余時間都花在了籃球上。
夢想終實現(xiàn)
在哈佛的第一個賽季,林書豪場均只有18.1分鐘出場時間,平均4.8分1.8助攻1搶斷,表現(xiàn)一般。急切的心情并沒有給林書豪帶來好的成績,“欲速則不達”,此時,他才體會到這句中國成語的深刻意義。父親也說:“你首先是一個哈佛大學的學生,完成學業(yè)是你首要的職責?!绷謺篱_始合理分配學習與訓練時間,該學習時,一定全身心地撲在學習上,學習累了再到籃球場上揮汗如雨,這樣學習與打球二者相得益彰。但既然選擇了打籃球,就意味著比別的學生少一些參加PARTY、玩樂的時間,但為了實現(xiàn)夢想,這又有什么不值得呢?不僅如此,他還當上了哈佛大學校報的編輯。
進入第二個賽季后他的場均出場時間上升到31.3分鐘,場均得分也飆升到12.6分,助攻3.6次,搶斷1.9個。林書豪開始嶄露頭角,但是要進入NBA還有很長的一段路,因為一名在常青藤聯(lián)盟打球的球員引起NBA球探的關注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一位NBA球探曾經表示常青藤的球員根本不會在他們的考慮范圍內。
第四個賽季,場均可以砍下16.8分4.5助攻4.3籃板2.6搶斷1.2蓋帽,投籃命中率達到了52.5%,三分球命中率也有32.1%。林書豪得分、助攻和搶斷都排球隊第一,籃板排球隊第二,哈佛大學教練托尼·埃梅克給予林書豪的評價是:“我一生見過許多好球員,但是林書豪太出色了。”
2009年12月6日,他在對康涅狄格大學的比賽中獨得30分,幾乎將這支NCAA64強戰(zhàn)??屠埋R;三天后,他又拿下了25分,連續(xù)第二年擊敗波士頓學院。7勝2負的開局創(chuàng)下了哈佛大學男籃25年的最佳戰(zhàn)績。一個身高僅有1.91米的華裔后衛(wèi)成為比賽的主宰,NCAA賽場上似乎還從來沒有發(fā)生過這樣的事。
林書豪震驚了整個美國籃壇。那些曾經對他冷嘲熱諷的人也成了他的擁躉者,他終于用成績贏回尊嚴!就連哈佛校友、微軟CEO史蒂夫·鮑爾默都稱贊林書豪的表現(xiàn):“我一直不明白我們的籃球隊為什么沒有好成績,現(xiàn)在他們終于有起色了?!?/p>
評論說:“林書豪擁有正統(tǒng)的控衛(wèi)身高(1.91米),聰明的頭腦(哈佛的高材生),以及不錯的身體條件,在進攻端他可以輕松突破對手后暴扣,可以在籃下激烈的身體對抗中將球投中,作為控衛(wèi)他也能很好地完成球分配的任務?!本驮诤芏嗳硕颊J為林書豪進入NBA只是一個程序問題時,在美國職業(yè)籃球NBA2010年度選秀時,他屈居第二,冠軍被約翰·沃爾拿下。又一次,他的才華遭到了漠視。
但,這僅僅是上天給林書豪的一次考驗。
2010年7月17日,在小牛對陣奇才的夏季聯(lián)賽比賽中,新科狀元郎約翰·沃爾和林書豪展開了面對面的較量。沃爾在開場前雙方球員介紹時得到了現(xiàn)場球迷的熱烈歡迎,很顯然,很多人是沖著約翰·沃爾來的,這一點林書豪也非常清楚,自己只是防守沃爾的人。
在小牛落后的情況下,沃爾和麥卡格爾在高位相互掩護試圖阻止林書豪,但林書豪繞過防守者轉移到空位地帶。面對已經崩潰的奇才防線,林書豪隨即一個空中270度大轉身,在和對手有身體接觸的情況下右手跳投命中!
林書豪的這次如雜耍般的進攻讓全場球迷沸騰,以至于當林書豪被吹犯規(guī)時現(xiàn)場球迷幾乎發(fā)生騷亂。林書豪有些糊涂了,自己犯規(guī)觀眾怎么會噓聲一片呢?他們支持的是約翰·沃爾啊!而隨后,他一下子明白了,原來觀眾冷落了沃爾轉而為他加油啊!林書豪一下子感到了一種幸福的眩暈!
那場比賽約翰·沃爾得了21分,而林書豪卻拿下了關鍵的11。林書豪和沃爾的表現(xiàn)同樣出色,當沃爾帶著精彩時刻走下場時,林書豪則作為球迷的最愛結束了比賽。
林書豪在這場比賽中的精彩表現(xiàn)引起了NBA各大專家的關注,有專家說:“他速度非常快,投籃準確,重要的是在哈佛的讀書經歷讓林書豪擁有超高籃球智商,他可以在NBA掀起一股新的東方風潮?!倍藭r,林書豪也以優(yōu)異成績從哈佛順利畢業(yè),拿到了經濟學學士學位。
終于,林書豪等到了屬于自己的成功!很快,小牛、湖人和金州勇士三支NBA球隊都向林書豪拋來了橄欖枝,深思熟慮之后,林書豪選擇了金州勇士隊。他認為,自己無法在小牛和湖人出人頭地,因為這兩支NBA球隊后場囤積了多名經驗豐富的后衛(wèi);勇士則不同,這支年輕的球隊攻強守弱,非常適合自己的風格。
2010年7月22日,林書豪正式與金州勇士簽約。他創(chuàng)造了新的歷史,成為第一位進軍NBA的美籍華裔球員。而現(xiàn)在,一股林書豪熱正席卷加州,熱潮的背后,是巨大的商機。金州勇士隊表示,將在下一賽季開始前,推出一整套以林書豪為品牌的球市商品。
2天之后,林書豪的電話響起:“我是姚明?!薄笆裁?”林書豪不相信地問。這的確是姚明打來的電話,他邀請林書豪參加臺北慈善賽?!昂煤煤?”林書豪忙不迭地答應道。掛了電話,林書豪興奮的心情久久沒有平復,這么快就能夠跟NBA明星姚明一起打球,這太出乎他的意料了。
對于21歲的林書豪來說,夢想終于成真,但是,也正是從這一刻起,他又有了更大的夢想——成為真正優(yōu)秀的職業(yè)運動員,獲得賽場上的最高榮譽!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