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礎知識積累及運用(35分)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題。(6分)
情義猶如一位美麗的仙女,把真情(sǎ)向大地,讓人間漂蕩著幸福和甜蜜;情義好像初晨的第一縷陽光,(qū)散了人們心中的陰霾,給我們帶來溫暖和愜意;情義仿佛一陣和(xù)的春風,給大地帶來春的氣息,讓世界充滿生機和活力;情義婉如一場纖纖的細雨,滋潤了你我干(hé)的心田,讓人們經受沐浴和洗禮。
(1)根據文中的拼音在橫線處寫出漢字。(4分)
(sǎ)___向(qū)___散和(xù)___干(hé)___
(2)文段中有兩個錯別字,請找出并改正。(2分)
_____改為_____;_____改為_____
2.根據課文默寫。(任選5題作答)(5分)
(1)學而不思則罔, 。
(《〈論語〉十則》)
(2)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陸游《游山西村》)
(3)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李煜《相見歡》)
(4)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飛來峰》)
(5)杜甫在《登樓》中“錦江春色來天地,______
_________”兩句以浩大的氣勢描繪祖國山河的壯美,表達對民族歷史的追懷。
(6)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_
_____________,病樹前頭萬木春”一聯(lián),以生動的藝術形象,表現出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揭示了新陳代謝的自然規(guī)律。
3.下面語段中有個病句,將它找出來并將正確的句子寫在橫線上。(3分)
①用有限的時間,干出無限的事業(yè),這是我們應該追求的目標。②珍愛生命的人永遠以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tài)面對生活。③被稱為“美國張海迪”的殘疾女作家金·史密斯·凱文雖然雙目失明,④但她無時無刻都在用自己灼灼燃燒的生命之火溫暖他人。這樣的生命是多么生動完美啊!
第__句,修改為:
。
4.“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于我們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yè)——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7分)
(1)上面這段文字出自,作品的主人公是 。(2分)
(2)試述主人公的人物形象。(2分)
(3)生活在這個年代的我們,可以從主人公身上學習到什么精神?(3分)
5.為營造保護文化遺產的良好氛圍,提高公眾對文化遺產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關注和保護文化遺產,我國設立了“中國文化遺產日”。2010年6月12日我國將迎來第五個“中國文化遺產日”。某地開展征集2010年“文化遺產日”宣傳標語活動,請你為這一活動撰寫兩條宣傳標語,要求語言簡明、得體,每條標語字數不超過20字。(4分)
(1)
(2)
6.將下面這首詩續(xù)寫完整,要求句式相近、想象合理、銜接自然。(2分)
我贊美每一株挺拔的樹木,你們是大地上的愛、奮斗和成功。
我是一條蚯蚓,在泥土里一次次接近你們的根須,接近你們愛的深度。
我是,
。
我是一只螞蟻,在陽光中一次次靠近你們的果實,體驗你們成功的分量。
7.2009年9月底,為了慶祝建國60周年,一位老紅軍揮毫寫下了一句上聯(lián):殫精竭慮,出生入死,鐵骨志士推翻舊社會。如果你以當代社會一名有志青年的身份,來表達對國家建設的志向,你會怎樣對下聯(lián)?請寫出下聯(lián)。(3分)
上聯(lián):殫精竭慮,出生入死,鐵骨志士推翻舊社會
下聯(lián):
8.閱讀下列材料,篩選重要信息,給“短信文學”下定義,要求語言簡潔,內容豐富。(2分)
①短信文學是一種文學新門類。
②短信文學的特點是以短信為存在方式。
③短信文學具有文學性、娛樂性、互動性、時效性等特點。
④短信文學還具有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的特性。
⑤物質的極大豐富為短信文學的出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⑥商家的炒作和媒體的宣傳也對短信文學的發(fā)展起到了關鍵作用。
⑦短信文學是大眾化催生的寵兒。
9.臺客隆超市新近安裝了監(jiān)控攝像頭,并且在入口處張貼了醒目的標語“每一個攝像頭都是一雙監(jiān)視你的眼睛”“莫伸手,伸手必被捉!”這些標語,讓人心里很不舒服。請你另擬一條提示語,既能表達同樣的意思,又能體現語言的得體。(3分)
二、閱讀理解(55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0-14題。(13分)
絕 唱
□嚴 陣
我總愿在每年的初冬季節(jié)到圓明園去,不是為別的去,就是為了在這個時候,到那里的荷花池去看荷花。不知為什么,我總覺得圓明園的荷花和別處的荷花不一樣,它說的話不一樣,它做的夢也不一樣。
誠然,荷花的綠葉之美是無可比擬的。三四月間,荷花出水,一片淺綠。它淺淺深深的綠葉上凝聚著汪汪點點的水露,在陽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滾動的幾顆珍珠。
這是這一塘荷花最美的時候嗎?“接天蓮葉無窮碧”的名句曾被人無數次地吟詠過,的確,我起初曾經以為,這是荷花最美的時候,可是我現在卻覺得,也許一切并非如此。
誠然,荷花的紅花之美是有口皆碑的。五六月間,花瓣初展,點點新紅。它粉粉的,淡淡的,文文的,雅雅的,仿佛永遠是十五六歲的年紀,不管在明亮的陽光下或是在輕風細雨中,它婷婷于岸畔又隱隱于水底的那些神秘莫測的艷影,都會使人心醉神迷。
這是一塘荷花最美的時候嗎?“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詩句,人們總是不絕于口。當然,我也曾經認為,滿塘紅艷是荷花最美的時候,可是,我現在越來越不這么以為了。
既然綠葉不是最美,紅花也不是最美,那么荷花到底在什么時候才是最美的呢?那是一個十多年前的十月,我孤身一人到圓明園,想去尋找那里的殘秋,可是當我徜徉于既找不到一片綠葉也找不到一朵紅花的荷花池的石岸上,無意之間,我卻被驀然呈現在我面前的另一種景色震撼了,在映滿圓明園斷石殘柱所組成的黑白相間的奇妙圖案的水影中間,交織其上的是一池殘荷:它有的枯梗還高高地聳立著,有的則已折斷在水中;它有的葉子早被秋風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團,卻依然在空中高懸;那些它結下的果實,那些曾是翠綠色或者金黃色的蓮蓬,有的雖然已變成黑色,卻依然在空中高舉,有的被風雨摧折,成堆地倒伏在水中,卻依然守著它自己的根??吹竭@種景象,看到在圓明園斷墻殘柱的倒影上,那些由殘荷組成的神奇幽秘的大大小小的正方形,三角形,圓圈形,菱形的交相印疊的美麗圖案,我頓時感到我走進了一個荷花的神奇世界。
留得殘荷聽雨聲嗎?不,我當時的感覺完全不是這樣。我感到這滿池的荷花沒有枯,沒有死,那布滿池水的斷梗殘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綠一池艷紅的最高的升華。從它們以殘枝斷梗和倒在池水中的蓮蓬所組成的各種神秘的圖案中間,你可以發(fā)現,它不是紅紅綠綠的俗美,而一種蘊藏于殘破枯敗之中的自信和孤高,那是一種一直展現到生命最后的凄美。它表達著一種力量,一種精神,它不再以綠葉去使人清心,它也不再以紅花去使人陶醉,它現在給人們的,是一種不屈的沉默,和圓明園留下的斷墻一樣,是一種似乎已被摧毀但卻永遠無法摧毀的象征。因此,我想,這滿塘殘荷才是圓明園荷池的絕美之處,它是遠勝于色遠勝于香的一池歷盡凄風苦雨的絕唱。
何況,它還有散落滿池的蓮子呢!隆冬過后,新芽又將破水而出,青青的綠意又將覆蓋這片古老的荷池。
不要留得殘荷聽雨聲,還是在風雨聲中去聽殘荷吧!它用生命宣告:只要精神不屈,便誰也摧毀不了你!有些時候,越是摧毀,便越是美麗!
(選自《青年文摘》)
10.通讀全文,說說題目“絕唱”的含義。(2分)
11.作者寫荷葉之美、紅花之美有什么作用?(2分)
12.文中第二自然段畫線句寫得很好,試評析其精妙之處。(3分)
13.文中第六自然段畫線句“我卻被驀然呈現在我面前的另一種景色震撼了”,圓明園殘荷為什么會給作者強烈的“震撼”?請結合本段內容,概括回答。(3分)
14.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談你對“只要精神不屈,便誰也摧毀不了你!有些時候,越是摧毀,便越是美麗!”這一哲理性文字的理解。(3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5-19題。(16分)
傳統(tǒng)文化須敬畏
□張文珍
前不久,有兩件事情引起格外關注。先是孔子、老子兩位古人畫像被穿上西裝、打起領帶,成為商家推出的衣服品牌的“代言人”;再是韓國有人宣稱孔子、西施、李時珍是韓國人。這兩件事雖都有些可笑,卻也促使我們反思自己對待傳統(tǒng)文化的態(tài)度。
傳統(tǒng)文化是民族內在的靈魂和血脈,是民族的身份證明,是維系國家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的精神紐帶,
____________________,是民族凝聚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源泉,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動力。中國之所以成為世界上最早的幾大文明古國之中絕無僅有的延續(xù)至今的國家,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華文化具有頑強的生命與內在的活力。1817年,那個曾野心勃勃欲征服整個世界的拿破侖曾說過:“中國并不軟弱,它只不過是一只睡眠中的獅子。中國一旦被驚醒,世界會為之震動?!贝嗽捯唤浾f出,便產生了極強的轟動效應。拿破侖基于什么做此斷語無從得知,或許是因為中國的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擁有的悠久的歷史與深厚的文化底蘊。只有這樣的國家才具有不怒而威的力量。
可是,長期以來我們對傳統(tǒng)文化確乎不怎么客氣。發(fā)生于上個世紀的“文化大革命”,曾使得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元氣大傷。固然,傳統(tǒng)文化有不容回避的缺陷,有讓人詬病的糟粕,它的封建專制思想、綱常名教和等級尊卑觀念,它的保守拘泥、僵化固執(zhí)、不善開拓,應對中國近代以來的落后承擔責任。但話說回來,世界上有哪個民族的文化是完美無缺、無懈可擊的?又有哪個民族對自己的文化鞭撻、摧殘得如此絕情?相反,我們恰恰到處可見人家對傳統(tǒng)的愛惜與保護,包括一片街區(qū)、一棟樓宇、一所殿堂、一座故居,都盡可能保存其原有的風貌,盡可能給后人留下曾經的情感記憶。
有缺點不是不可以批評,我們一貫的主張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傳統(tǒng)也不是不能變,我們一直強調立足時代,推陳出新。只是我們這樣做的時候,應當非常慎重,應秉持一種莊嚴與神圣的感覺,致力于挖掘其永不磨滅的精神力量,弘揚其高貴的精神品格,以此豐富我們的時代精神,突顯民族個性。開頭所講的兩件事情從另一個側面表明那些打著“創(chuàng)意”“文化”的旗號對古人的所謂“開發(fā)”,除了急功近利的、赤裸裸的商業(yè)活動利用之外,還能給人什么樣的啟示與教益呢?一個不尊古人和傳統(tǒng)的民族,不可能是健康的民族,也不可能贏得尊重。在全球化背景下,不著力愛護、保護自己的文化遺產,也有被他國“搶走”的可能。
實際上,徹底否定傳統(tǒng)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龐樸認為:“傳統(tǒng)不是可以逐氣溫而穿脫的外衣,甚至都不是可以因發(fā)育而定期蛻除的角質表皮?!鼰o法隨手扔掉,難以徹底決裂,除非誰打算自戕或自焚?!奔热徊荒芟癜ひ粯右粊G了之,就不如好好地對待它,改造它,變化它,更新它,注入新的精神與血液,讓它煥發(fā)神采,激發(fā)它的活力,清理、挖掘、弘揚其中有價值的因素為現代化服務。當年梁啟超曾說:“我希望我們可愛的青年,第一步,要人人存一個尊重愛護本國文化的誠意。第二步,要用那西洋人研究學問的方法去研究他,得他的真相。第三步,把自己的文化綜合起來,還拿別人的補助他,叫他起一種化合作用,成了一個新文化系統(tǒng)。第四步,把這新系統(tǒng)往外擴充,叫人類全體都得著他好處。”文化是燦爛的,也是脆弱的,它需要精心的照料和培育。全球化時代,民族文化已經和正在遭受嚴峻挑戰(zhàn),但致命的傷害往往不是來自于外部,而是文明傳承者的隨意褻瀆與踐踏。
(選自《人民日報》)
15.文章開頭說“前不久,有兩件事情引起格外關注。”是哪“兩件事情引起格外關注”?(2分)
16.“世界上有哪個民族的文化是完美無缺、無懈可擊的?又有哪個民族對自己的文化鞭撻、摧殘得如此絕情?”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17.閱讀第二自然段,聯(lián)系上下文語句的意思,并仿照句式,在橫線上補寫一句內容適當的句子。
(2分)
18.聯(lián)系文章內容,簡要分析第一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19.本文論述的中心論點是
;第二到第五自然段圍繞中心論點分別展開論述:第二自然段講了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地位以及中華文化頑強的生命與內在的活力,第三自然段講述了,第四自然段闡述了,第五自然段議論的是傳統(tǒng)是不可能被徹底否定和拋棄的,它需要我們的善待、更新和培育。(6分)
(三)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20-23題。(11分)
南京云錦
南京云錦,是以彩絲織成的色彩絢麗、花紋繁盛和技藝精湛的高級絲織品。它在絲綢多姿多彩的品類里獨放奇彩,是至善至美的民族傳統(tǒng)工藝美術珍品之一。
云錦的產生和發(fā)展與南京這城市的發(fā)展密切相關。南京絲織業(yè)發(fā)端于三國時期,因為建業(yè)(今南京)當時是吳國的都城。東晉末,劉裕北伐大獲全勝,將長安的織錦工匠帶到了當時的手工業(yè)發(fā)展中心建康(今南京),并且設立了專門管理機構“錦署”來組織生產,這是云錦品種產生的標志。清代在商業(yè)經濟空前繁榮的南京設“江寧織造署”,直接由朝廷管理絲綢生產,滿足御用和官用綢緞的需求,所以云錦生產極具規(guī)模。
云錦工藝獨特,只能用老式的提花木機織造,必須由提花工和織造工兩人配合完成。兩個人一天只能生產幾厘米,而且這種工藝至今仍無法用機器替代。如果要織一幅78厘米寬的錦緞,在它的織面上就有14000根絲線,所有花朵圖案的組成就要在這14000根線上穿梭,從確立絲線的經緯線到最后織造,整個過程如同電腦編程一樣復雜而艱難。
云錦主要特點是繡品逐花異色,即花卉的色彩會隨著觀察角度而變化。其次,由于大量是宮廷用品,所以云錦的織造往往用料嚴格考究,以至不惜制造工本;織造工藝則精益求精到絕對一絲不茍,力求十全十美的地步。云錦喜用金絲、銀線直至各種鳥獸羽毛絨毛用來織造,如在皇家繡品上的綠色是織入孔雀羽毛的。
南京云錦具有中國傳統(tǒng)的吉祥文化的深厚底蘊。無論是皇袍上的正座團龍、祥禽瑞獸、如意云霞,還是普通衣料上的飛禽走獸、花卉樹木,無一例外。它們或“象形”,或“諧音”,或“寓意”,或“比況”,都寄托了深刻的含意。如“一品(鷺鷥)當朝”“雙喜(喜鵲)臨門”“歲寒三友”“四君子”“五?!薄叭歉哒铡?由壽星老人、鹿、蝙蝠、蟠桃圖案組成)“富貴平安”(由花瓶、牡丹花、蘋果組合圖案),都表達了中國吉祥文化的核心主題,表達了人們的幸福祈求與熱情向往。
(依據王寶林《云錦的文化表現形式及其功能》一文改編)
20.對第三自然段畫線句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2分)
A.本句表明本文所用的說明方法有列數字。
B.兩個人一天只能生產幾厘米,與這句話表述的內容也有關系。
C.由此可以理解云錦的織造復雜而艱難。
D.這是云錦永遠不能用電腦控制機器來織造的原因。
21.下列對本文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文章的結構方式是“總—分—總”。
B.第三、四自然段畫線句表明這兩段都運用了列數字的說明方法。
C.文章的說明對象是南京云錦。
D.文章的說明順序是空間順序。
22.云錦的命運與南京的發(fā)展相關,表現在:(1)三國時,_________,所以南京絲織業(yè)開始產生;(2)東晉末年,南京是手工業(yè)發(fā)展的中心,所以______
______________;(3)清代南京商業(yè)經濟空前繁榮,所以_________________。
(4分)
23.依據文章內容,逐條概括云錦的特點。(3分)
(四)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27題。(15分)
諸葛亮受遺詔
章武①三年春,先主于永安②病篤③,召亮于成都,屬以后事,謂亮曰:“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④。若嗣子⑤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⑥。”亮涕泣曰:“臣敢竭⑦股肱⑧之力,效⑨忠貞之節(jié),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⑩后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選自《三國志·諸葛亮傳》)
【注】①章武:劉備的年號。②永安:地名,即白帝城,在今四川奉節(jié)縣東北。③病篤:病重。④大事:此指滅魏滅吳,統(tǒng)一中國。⑤嗣子:此指劉禪。嗣,繼承。⑥君可自取:你可以取而代之,指自己做皇帝。⑦竭:用盡。⑧股肱:股,大腿。肱,自肩至肘的部分。用以比喻輔佐之臣。⑨效:獻出。⑩詔敕:帝王的命令。敕,告誡,囑咐。
24.解釋下列黑體字的意思。(4分)
(1)召亮于成都()
(2)屬以后事()
(3)必能安國()
(4)事之如父()
25.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1)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
(2)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jié),繼之以死!
26.文中哪句話可以看出諸葛亮對先主的忠誠?
(2分)
27.閱讀上文,你覺得可以用什么成語來概括諸葛亮的高尚品質?(3分)
28.劉備給后主劉禪的遺詔中有一句名言,你知道是哪句嗎?(2分)
三、作文(60分)
29.閱讀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們每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也許在學校,也許在家庭,也許在社會,一定碰到過困難、挫折……
請以“用微笑面對生活”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