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架子牛育肥絕大多數(shù)為閹牛、公牛育肥。了解閹牛、公牛育肥的優(yōu)缺點,對提高肉牛育肥成效會有較大的幫助。
一、閹牛育肥的優(yōu)缺點
1. 閹牛育肥的優(yōu)點。①閹牛性情溫馴,在育肥過程中易管理;②閹牛育肥后屠宰成績好:選用年齡、體重相近的閹牛(8~10月齡去勢)和公牛在相似的飼養(yǎng)管理條件下育肥飼養(yǎng),閹牛(158頭)和公牛(52頭)屠宰率分別為63.48%、62.46%,凈肉率分別為53.92%、52.31%、胴體體表脂肪覆蓋率分別為85.06%、83.80%;③閹牛育肥后牛肉的品質(zhì)好:牛肉大理石花紋等級1級占44%~64%、2級占33%~44%,無5、6級;肉間脂肪量(32~46千克)、腎脂肪量(17~18千克)及心包脂肪量(2~3千克)都遠遠多于公牛;牛肉嫩度(剪切值千克)閹牛為3.001~3.098,而公牛為4.004~4.458;④閹牛肉售價高。閹牛育肥后生產(chǎn)的牛肉等級高,牛肉售價遠遠高于公牛,差別達幾倍至幾十倍。因此,在生產(chǎn)高品質(zhì)(適合日韓燒烤、美國牛扒)牛肉時,應(yīng)選用閹牛育肥。
2. 閹牛育肥的缺點。①育肥期閹牛的增重速度較公牛慢。去勢對閹牛增重的影響是肯定的,影響程度的深淺在于去勢月齡的早晚和操作人員水平的高低。作者觀察年齡相似的西門塔爾雜交公牛和閹牛在幾乎一致的飼養(yǎng)條件下育肥12個月,公牛的日增重較閹牛高12.4%。②育肥期閹牛的飼料報酬較公牛低。在360天的育肥期內(nèi),閹牛每增重1千克需消耗精料6.44千克,公牛為6.01千克。按每千克精料售價1.5元計,公牛較閹牛少消耗精料135.7千克,節(jié)約成本203.55元。因此從育肥期增重、精飼料消耗量分析,公牛育肥期飼養(yǎng)效益高于閹牛。
3. 公牛早去勢(閹割)比晚去勢好。①早去勢(閹割)比晚去勢的增重好。據(jù)作者對8~10月齡(體重180~200千克)犢牛去勢后增重變化的觀察,去勢前平均日增重900克,去勢后第一個10天平均日增重400多克;去勢后第二個10天平均日增重700多克;去勢后第二十八天平均日增重才恢復(fù)到900克。去勢后28天架子牛增重18.2千克,比去勢前少增重7千克,影響程度為27.8%;對16~18月齡(體重350~380千克)架子牛去勢后增重變化的觀察,去勢前平均日增重1000克;去勢后第一個10天平均日增重400多克;去勢后第二個10天平均日增重500多克;去勢后第三個10天平均日增重800克;去勢后第三十九天平均日增重才恢復(fù)到1000克。去勢后39天架子牛增重28千克,比去勢前少增重11千克,影響程度為28.2%。犢牛去勢后恢復(fù)正常增重的時間比16~18月齡架子牛短11天,犢牛去勢后增重的影響程度較16~18月齡架子牛小0.4個百分點,因此育肥牛的去勢時間應(yīng)在8~10月齡。②公牛早去勢(閹割)比晚去勢的飼養(yǎng)效益好。公牛的去勢時間也影響飼養(yǎng)效益,據(jù)測定,公牛早去勢(閹割)比晚去勢牛每增重1千克活重需要的精飼料量少0.59千克。③公牛早去勢(閹割)比晚去勢的牛肉品質(zhì)好。公牛早去勢(閹割)時牛肉嫩度好,作者曾對8~10月齡去勢(閹割)牛和16~18月齡去勢(閹割)牛的牛肉嫩度進行測定比較,8~10月齡去勢(閹割)牛的牛肉剪切值小于3.62的出現(xiàn)率為74.13%,16~18月齡去勢(閹割)牛的牛肉剪切值小于3.62的出現(xiàn)率為27.52%;剪切值大于4.79的出現(xiàn)率,前者為7.02%,后者為38.42%。公牛早去勢(閹割)時牛肉大理石花紋等級高,8~10月齡去勢(閹割)和16~18月齡去勢(閹割)牛的大理石花紋等級存在較大的差異,8~10月齡去勢(閹割)牛1級和2級大理石花紋等級占80%以上;而16~18月齡去勢(閹割)牛4級和5級大理石花紋等級占60%以上。
二、公牛育肥優(yōu)缺點
1. 公牛育肥的優(yōu)點。公牛育肥的優(yōu)點除了增重快、飼料報酬高外,還有生產(chǎn)的瘦肉多、脂肪少、肉塊重量大(如牛柳)、眼肌面積大等。
2. 公牛育肥的缺點。公牛在育肥過程中較難管理,易格斗。
(作者聯(lián)系地址:北京農(nóng)林科學院 郵編:10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