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電臺的經營工作,相比其他媒體而言,有著許多特殊性。但我們認為思路決定出路,許多問題如果能換個角度來考慮,結果總會在“危機”中出現(xiàn)“轉機”,使原本很難實現(xiàn)的得到順利實現(xiàn)!于是乎,就逐步形成了一些另類經營觀。這些經營觀,也有人把它們作為另類創(chuàng)新思維。下面就經營目標、經營人才、經營項目方面作一些探討。
另類經營目標觀之創(chuàng)新思維——目標倒推法
要經營好一個企業(yè),離不開經營目標的決策。每到年底,許多單位就會開會,分析今年完成多少目標任務,研究明年應該完成多少!這個研究分析的過程,就是決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思維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思維方式,將產生不同的決策結果。工作中,很多人都喜歡從實際出發(fā),根據今年的狀況進行家底清理:人手多少?資源條件怎樣?市場情況怎樣?然后根據實際能力,遞增一定的比例作為明年的目標任務下達。如,目標設定5000萬元,也許完成了5000萬元,大家歡歡喜喜,領導表揚,群眾得獎。這種目標工作對嗎?一點沒錯,但這種思維方法正好是我們企業(yè)發(fā)展不快的根本原因。要使企業(yè)做大或者迅速做大,就必須了解另類的創(chuàng)新思維。
什么叫目標任務推倒法呢?
從工作經驗上講,一般企業(yè)領導在下達目標任務時都從擁有的資源條件出發(fā),正面推進,然后去實踐目標,結果即使達到了目標卻沒有太大的突破,在充滿速度競爭的今天,這樣發(fā)展太慢。而目標任務推倒法是從自己設定的期望目標出發(fā),進行倒向推進,步步鏈接,按目標要求來倒推資源的配置、倒推人力的安置、倒推實踐的分配、倒推步驟的安排,然后再鏈接戰(zhàn)略戰(zhàn)術、鏈接方法手段,先樹旗幟后招人,沒有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沒到籃里也是菜,真正實現(xiàn)從無到有。正如一位成功的企業(yè)家說的:“不要問我一雙手能做多少事,要問我移動泰山需要多少雙手!不要問我一盞燈能照亮多少里路,要問照亮天下要多少燈!”
按照這種理論,要有驚人的發(fā)展速度,是否可以打破原來每年下達任務先排現(xiàn)有條件的做法。就電臺來講,一到年底,按原來的思維,即使今年完成5000萬元,明年增長10%,最多也只能設定5500萬元,各部門可能還要抬杠子,不肯接受。現(xiàn)在如果敢于打破常規(guī),按照電臺期望的心理數來設定目標:你想完成6000萬元,我想完成8000萬元。問題是要按6000萬元或8000萬元的目標來倒推各種條件,同時準備好上6000萬元或上8000萬元的條件。這時候就會想:領導能力夠不夠?如不夠6000萬元或8000萬元要求的,要換的就換,要調動的就調動;全部向6000萬元或8000萬元這個目標高地看齊靠攏。一年一年這樣做,過了三年五年,回頭一看:電臺在改變理念的同時,也真正改變了自己。從而快速改變了電臺的經營面貌。北京交通電臺十年發(fā)展,年經營創(chuàng)收從不足1000萬元達到了5億元,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當然,假設到這里,有人會問,設定這么高的目標,完不成怎么辦?回答是:目標有多高,境界往往就會有多遠。俗話說,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
一般的做法是:改動目標。因為改動目標容易,然而目標一動,整個系統(tǒng)就打亂了,相反會越改越復雜。特別是廣電行業(yè),牽一發(fā)而動全身,你動一個主持人,全部主持人要動,你動一個部門,整條線要動,動來動去,時間浪費是小事,實現(xiàn)不了目標是大事。
另類的創(chuàng)新思維的做法是不修改目標,只修改手段,因為目標越堅決,人的自動伺服意識就會越強烈,就會迫使你去考慮手段、方法、條件,包括人力、物力、財力以及員工的思維方式、運作方式等都會向目標自動聚焦……另外,在目標的設定上,哲人早有論述: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幾年來,我們對目標的實現(xiàn)也總結出了一個另類的二八定律。立志100、成功80,立志80、成功60。這就告訴我們,要想使工作迅速緊張,工作的目標設定就必定要高一些。只有這樣,工作計劃才會既腳踏實地,又留有余地;既有運作空間,又有發(fā)展空間。這些另類想法,也許是許多成功企業(yè)家的秘訣。當今社會,離不開發(fā)展速度,就像火箭升空一樣,要么沖出太空、要么中途墜落;敢于設定發(fā)展目標,意義也在于此。
另類經營人才觀之創(chuàng)新思維——破除瓶頸法
人才是企業(yè)成敗的決定因素,企業(yè)的遠大目標是要靠人才的努力來實現(xiàn)的,絕不會自動實現(xiàn)。俗話說:“要做非常之事,必靠非常之人,若得非常之人,必結非常之果?!钡?,現(xiàn)實中,在用人問題上還存在許多瓶頸,總體上看,我們必須破除用人上的瓶頸:
破除長期不敢大膽換人思想造成的工作定勢格局的瓶頸。在一些領導的思維模式中某些人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不忍心換他。久而久之,該單位的工作出現(xiàn)了一種定格,或者出現(xiàn)了倒退。
而另類思維認為:人要流動才會活起來。想贏!要搞好經營,要想使一個單位有更大的起色,換人通常是最管用的策略。一可以改變實力;二可以改變心態(tài);三可以改變格局,三者至少居其一。當然,用人要慎重,但不合適時,一定要敢換,換人不一定保證贏,但不換掉落后的人,一定會輸,這也是創(chuàng)新思維。
破除身份檔案化造成的不敢大膽起用人才的瓶頸。一般在起用干部時,往往是先要看其檔案、身份,然后決定該不該用。
而另類思維則認為:人才的起用,關鍵在于看其德和才。要敢于把在工作中冒出來的能人應用到適當的平臺崗位上。在我們的社會中,好人到處可見,能人難覓啊。
破除論資排輩論造成的不敢真正起用能人的瓶頸。用人唯資歷,明明知道他工作水平不行,思路不活,經營方法不前衛(wèi),卻偏偏因其資格老而用。而使有想法的、有見解的、有辦法的人才沒有說話權。結果,落后的思路占了統(tǒng)治地位,工作難以展開。
破除平均主義思想造成的無為瓶頸。有人認為,在一些單位,你搞平均主義,有辦法有能力的人才就會感到失望。時間一長,使有才能的人也變成了一般的人。正如一位企業(yè)家所說:“系統(tǒng)機制好,凡夫變天才;系統(tǒng)機制不好,天才變凡夫。”人的行為模式多半不是由人自身決定的,而是由所在的系統(tǒng)決定的,平均主義就是害人的機制、養(yǎng)懶的機制。
破除仕途階梯化造成的不能公平競爭的瓶頸。你沒有相應的下一級的做官經歷,就不能參加上一級的競選。這種做法,在許多地方存在,其結果使一些真正的有思想、有志向、有能力的人才不能盡快走上領導崗位,等到條件成熟,時機卻沒有了。
另類思維認為:一個好的團隊,必須有各種人才的最佳組合,團隊應該是凹凸的拼木圖,要形成各種交叉優(yōu)勢的互補?,F(xiàn)在有種說法叫雜交優(yōu)勢:生物雜交,產生優(yōu)良品種;觀念雜交,產生思想巨人;人才雜交,產生卓越團隊。這種優(yōu)勢告訴我們,只有不拘一格,才能起用好各種人才。
另類經濟項目觀之創(chuàng)新思維——延伸效應法
一個單位要發(fā)展,離不開一個又一個經營項目,這個項目從大處來說,可以是一個經營平臺,從小處來看,也可以是一個具體的產品項目。就媒體的特點而言,主產業(yè)當然是廣告,但近幾年來,廣告有了長足的發(fā)展和增長,但隨著醫(yī)療保健市場的變化,媒介廣告業(yè)也由高峰向低谷下滑,怎樣使廣電媒體繼續(xù)良好地發(fā)展,就有從大處經營平臺到小處經營項目的思考問題。
從經營平臺來看,要改變思路,大膽創(chuàng)建各種經營平臺,應該利用好媒介平臺來開發(fā)好與媒介相關的各個延伸領域項目。然而在現(xiàn)實體制中,要開發(fā)以媒介為中心的延伸領域項目,沒有新的經營平臺是不行的,沒有新的經營平臺就不能吸引社會的財力、人力和其他資本,就不能與其他體制企業(yè)實行強強聯(lián)合。為此,無論何種媒體多種體制交叉并存,必然產生巨大的邊緣經濟和延伸效益。
(一)向電視媒體延伸。例如,許多電臺開辦有“政風熱線”節(jié)目,并和電視媒體聯(lián)合,運用音頻和視頻技術的結合,把許多直播鏡頭通過視頻編輯,由電視臺配合播出,使廣播不僅能聽得到,還能看得見。
(二)向社區(qū)群體延伸。通過到各個社區(qū)和市民廣場進行各種主題的現(xiàn)場直播,讓電臺主持人直接與市民對話,拉近了電臺媒體與市民的距離,從而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三)向公交預警網絡延伸。通過和公安交警全市交通信息網絡的聯(lián)合,在交巡警信息指揮中心和預警應急指揮中心設立電臺直播室。既提高了電臺信息的快速反應能力,也提高了電臺信息的權威性和應用性。
(四)向電臺網站延伸。直接在網上開辦網絡廣播,使廣播節(jié)目通過文字、音頻和視頻傳遍千家萬戶。
(五)向移動電視延伸。電臺直接與移動電視聯(lián)合,使廣播節(jié)目與移動電視節(jié)目互動。讓每個出行人在出行途中聽到和看到廣播與電視聯(lián)動的節(jié)目。這些項目的延伸,可以使廣播注入無窮的生命力,從而使電臺立于不敗之地。
綜上所述,要經營好一個企業(yè),首先就要敢于為企業(yè)設定更高的發(fā)展目標;其次在遠大目標設定之后要能大膽地培養(yǎng)和起用各種人才,并通過發(fā)揮人才的作用來開拓經營平臺和經營項目,這樣才會有高速的發(fā)展。思想有多遠,就會走多遠。只要有市場經濟的頭腦和創(chuàng)新思維去運作,廣電經營的道路就會十分廣闊。
(作者單位:周國良,常州市廣播電臺;周璇,常州工學院人文社科學院)
編校:施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