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些大場合或大文章里,常聽到看到有人說“這是歷史的選擇”或“歷史地證明了”云云。每到此處,我輕者會犯困,重者則會惡心,有一種想吐的感覺。
歷史上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在存有話語霸權的社會中,還真的是件很難說清楚的事。成者為王,敗者為寇,幾千年來莫不如此。也許年代久遠了,話語者已脫離了利益干系,挖掘出來的真相反而才更接近于真實。而互相罵架的雙方,卻只會“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永遠都是些“屁股指揮腦袋”的主兒,誰也不見得比誰高明多少。所以,我最討厭聽雙方中某一方的一面之辭,如果我只有聽取一方言辭的權利,那么我寧愿放棄。隨它去吧,啥都不聽比“偏聽”清靜。
連中小學生都明白,要論證某個結論的正確,是需要一番演繹推理的,每一步都必須符合邏輯,否則老師會打叉叉的。倒是某些高高在上的成年人卻不顧這些了,連不合邏輯的推理步驟也不要了,動輒搬出“歷史”兩字取而代之,然后就直通通地喊結論了。好在這些人是既當學生也當老師,紅筆抓在自個兒手上,用不著擔心人們給叉叉的。
退一步講,假如言說者所說的選擇和證明,在歷史上果真是確實存在的,而且是英明正確的,也不等于現(xiàn)在依然是不用變更的。世界是變化發(fā)展的,一個人不能兩次踏進一條相同的河流。過去的正確,不等于永遠的正確,一次的選擇,不見得就是終身的選擇。重要的是還給人們選擇的權利,而不是一直嘮叨著從前是如何如何的正確。
掌控著話語霸權的人,當然不會輕易地撒手攫取著的既得利益。為了證明自己的正確性,就難免要講些連自己也不會相信的鬼話,欺人欺世。這固然可以暫時蒙蔽久在魚肆不聞其臭之治下民眾,但在信息暢通的民主社會聽來,卻只會被視作標準的欺世謊言。他們聽這些話語的感受,就和我們當下聽某鄰國高分貝聲音的感覺是一樣的。要改變我們的國際形象,請從不說少說有違常理的謊言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