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棚西葫蘆主要病害有西葫蘆白粉病、西葫蘆褐斑病、西葫蘆灰霉病、西葫蘆綿腐病、西葫蘆花葉病毒病等。
一、西葫蘆白粉病
1、癥狀。主要發(fā)生在葉片上,苗期和成株期均可發(fā)病,葉面上初現(xiàn)白色近圓形小白粉病斑,后連片整葉布滿白粉。
2、發(fā)病條件。病菌在病殘體上存活,靠氣流傳播。高溫、高濕發(fā)病嚴重。
3、防治方法:(1)注意通風散濕,防止結露;(2)藥劑防治,可用20%粉銹寧乳油2000倍液,50%多硫懸浮劑400倍液,50%硫磺懸浮劑200倍液,每5-7天噴1次,連噴2。3次。
二、西葫蘆灰霉病
1、癥狀。主要危害花和果實。花和幼果的蒂部初為水浸狀,軟腐,密生灰色霉狀物。
2、發(fā)病條件。病菌隨病殘體存活,也可以菌核體在土壤中越冬。低溫、高濕為發(fā)病條件。
3、防治方法:發(fā)病初期用50%速克靈1500倍液,50%
撲海因1000倍液,50%農(nóng)利靈500倍液,65%甲霜靈1000倍液,50%多霜靈1000倍液,40%特立克800倍液,每5-7天噴1次,連噴2-3次。陰雨天可用20%速克靈煙劑或10%速克靈粉塵劑。結合2,4-D蘸花加入0.40%用量的速克靈或多霉靈,既防落又防病。
三、西葫蘆綿腐病
1、癥狀。主要危害果實,在果實初為橢圓形水浸狀暗綠色病斑,稍凹陷,皮下果肉變褐腐爛,表面生白色霉層。有時也危害莖、葉,在葉柄及莖部初生水浸狀暗綠色病斑,潮濕時軟腐似開水燙過。
2、發(fā)病條件。病菌在土壤中越冬,隨流水傳播。土壤低溫、高濕有利發(fā)病。
3、防治方法:(1)土壤處理。用乙磷鋁錳鋅,按每m2用藥10克,加適量細土拌勻,撒于苗床或定植穴內(nèi);(2)藥劑防治。可用70%代森錳鋅500倍液,80%乙磷鋁500倍液,58%瑞毒錳鋅500倍液,50%瑞毒銅500倍液,50%DT500倍液,7-10天噴1次,連噴2-3次。
四、西葫蘆褐斑病
1、癥狀。主要發(fā)生在葉片上,自上而下發(fā)病,病斑圓形,中間黃白色,邊緣黃褐色。葉面病斑稍隆起,表面粗糙,葉背面水漬狀,有褪綠暈圈。
2、發(fā)病條件。病菌在種子上或病殘體上存活,隨氣流和澆水傳播。高溫、高濕造成病害流行。
3、防治方法:(1)種子消毒處理。用55℃溫水浸種15分鐘,加強通風散濕;(2)藥劑防治。75%百菌清600倍液,50%撲海因1000倍液,50%倍得利500倍液,每7天噴1次,連噴2-3次,陰雨天可用40%百菌清煙劑或5%百菌清粉塵劑。
五、西葫蘆花葉病毒病
1、癥狀。頂部葉片出現(xiàn)深綠色皰斑,有的葉片畸形呈雞爪狀,瓜的表面出現(xiàn)瘤狀物。
2、發(fā)病條件。此病病原為植物病毒,由蚜蟲傳播,種子和人工操作接觸傳播。高溫、干旱、日照強、缺肥發(fā)病重。
3、防治方法:(1)全棚消毒處理。前茬收后,播種以前,用5%菌毒清300倍液,再加磷酸三鈉500倍液,全棚噴灑;(2)及時防治蚜蟲,治蚜防?。?3)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用5%菌毒清300倍液,1.50%植病靈500倍液,綠氛威1號600倍液,每10天1次,連噴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