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地
整地施肥直播稻對整地質量要求較高,要做到早翻耕,耕翻時每公頃施腐熟的有機肥11250kg、高效復合肥225kg、碳銨450kg作底肥。田面整平,高低落差不超過3cm,殘茬物少。一般每隔3m左右開1條畦溝,以便于施肥、打農(nóng)藥等田間管理。開好“三溝”,做到橫溝、豎溝、圍溝“三溝”相通,溝寬0.2m左右、深0.2-0.3m,使田中排水、流水暢通,田面不積水等泥漿沉實后,排干水,廂面晾曬1-2d后播種。
二、品種選擇
直播稻根系分布淺,群體大,易倒伏,應選擇苗期耐寒性好、前期早生快發(fā)、分蘗力適中、抗病力強、植株較矮、抗倒力強的早熟或中熟品種。
三、種子處理
1、曬種。選擇發(fā)芽率-95%以上的種子,薄薄地攤開在曬墊上,曬1-2d,做到勤翻,使種子干燥度一致。
2、選種。曬種后,剔除混在種子中的草籽、雜質、秕粒、病粒等,選出粒飽、粒重一致的種子。再用食鹽水選種,配制食鹽水的方法是10kg水加入2-2.1kg食鹽;將種子倒入配制成的液體之中進行漂洗,撈出上浮的秕粒、雜質等,然后用清水沖洗3遍。
3、浸種。浸種的作用在于使種子吸足水分,發(fā)芽整齊,出苗早。將選好的種子先用40%的溫清水浸種12tl,然后用300倍石灰水浸種消毒:12h,或者用0.3%硫酸銅液浸種48h;消毒后的種子用清水沖洗干凈,再用清水浸種2-3d,浸泡過程中注意換水透氣,等種子穎殼發(fā)白時將其撈出,瀝去多余的水分。
4、藥劑拌種。浸種后用種衣劑包種,用量為種子量的0.2%-0.3%,然后陰千備用。
四、播種
1、播種時間。適時播種是一播全苗的技術關鍵。一般直播水稻比移栽水稻遲播7-10d,早稻直播適宜播種期為日平均氣溫穩(wěn)定在12℃以為上直播期。
2、播種量與播種方法。小面積種植,采用人工直播的方法既簡單又方便。只要做到均勻播種就能獲得均衡出苗生長的效果。常規(guī)稻直播每公頃大田播種量為45-60kg,用手直播比較容易。但雜交水稻種子每公頃用種量一般為37.5-45kg,用手直播難以做到均勻播種。為了播種均勻,可以將常規(guī)稻的稻谷炒熟,使其不能再發(fā)芽,然后均勻拌入雜交稻的種子內(nèi)進行播種。有的地方還采用顆粒肥料代替炒熟的稻谷一起播種,效果也很好。如果種植面積較大,也可以采用水稻直播機械,調整好播種量后,直接進行播種。播種過程中要防止漏播和重復播種。
五、播后管理
1、苗期管理水稻播種后,經(jīng)過8-10d就可以出苗。從播種到水稻4葉前統(tǒng)稱為苗期。直播水稻在苗期管理上,應該做好以下工作:
2、查苗、補苗。水稻出苗后,要及時查苗、補苗。對于缺苗嚴重的地塊,要及時移密補稀,使稻株分布均勻,個體生長平衡。
3、水漿管理。直播水稻播種后的水漿管理要求做到稻田排盡水,田面不積水,保持濕潤。如遇干旱要勤灌“跑馬水”,下午15:00以后灌水,當晚排盡水,確保水稻扎根立苗。在稻苗2葉1心后淺水勤灌。
4、追肥。在稻茁2葉1心至3葉1心期,每公頃撒施尿素15kg、鉀肥75kg,促進早分蘗,以達到計劃苗數(shù)。
5、合理管水。在水稻出穗揚花期間,田間仍需保持一定水層,調節(jié)水溫,提高空氣濕度,以利開花授粉。到灌漿期,采取干干濕濕,以濕為主的灌水辦法,即灌1次水后,自然落干1-2d,再灌1 次水。這樣可以達到以氣養(yǎng)根、以水保葉的目的,有利于促進灌漿,防止早衰。進入蠟熟期,要采取千干濕濕,以干為主的灌水方法,灌1次水后自然落干3-4d,再進行灌水。收割前7-10d,把田中的水放干。
6、補施粒肥。水稻在灌漿期間,如果氮素不足,會造成葉片早衰,光合產(chǎn)物減少。因此,出穗后發(fā)現(xiàn)葉色過早落黃,應該酌情補施1次粒肥,肥料種類和用量為每公頃稻田施用7.5-15kg純氮。對于那些前期肥料施得多,生長正常的稻田可以不施粒肥,但為了粒飽、粒滿,瞇質優(yōu)良,也可以每公頃稻田葉面噴施2%-3%的過磷酸鈣溶液1500kg。
六、病蟲害防治。
分蘗期要注意防治白葉枯病、稻薊馬等病蟲害。白葉枯病的發(fā)病癥狀是:水稻受害后,先侵害葉尖或葉緣,形成黃色長條形病斑。后期在葉面上有小珠狀菌濃,葉片發(fā)黃發(fā)白,嚴重時植株枯死。防治方法是:用20%葉青雙可濕性粉劑1.5kg/hm2對水噴霧。
同時,穗期也是稻縱卷葉螟、二化螟和三化螟等稻田螟蟲發(fā)生和危害較重的時期,它們以幼蟲蛀入稻株莖稈中取食,使稻穗空癟率增加,造成嚴重減產(chǎn)。因此,應加強預測預報,盡早防治??刹捎?0%格殺乳油或20%高滲甲胺磷乳油按1500倍均勻噴霧防治,另外,這些藥劑也能同時防治葉蟬、稻飛虱等害蟲。
七、適時收獲
適時收獲也是水稻獲得優(yōu)質高產(chǎn)的關鍵技術環(huán)節(jié)。過早收獲青米多,谷粒輕,而且軋米時碎米增多,質量降低。收割過遲,造成穗上發(fā)芽和落粒,影響產(chǎn)量和質量,反而得不償失。適宜的收獲期,一般掌握在90%熟時,從外表上看,稻株的主穗已經(jīng)全部發(fā)黃,有70%梗已干枯,如果用手掐一下谷粒,已經(jīng)全部變硬時,應及時搶晴天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