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遠程教育中在線學習障礙成為人們新的關注點,文章在文獻調(diào)研的基礎上,整理和討論了國外遠程學習者在線學習障礙的分類、影響因素和原因以及解決對策和建議,并與國內(nèi)的研究情況做了分析和比較。
【關鍵詞】遠程教育;在線學習;學習障礙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009—8097(2010)07—0114—04
一 研究背景
隨著信息技術尤其是計算機技術和網(wǎng)絡技術的發(fā)展與普及,利用網(wǎng)絡進行遠程教育極大擴展了學習對象和學習范圍,人們對遠程在線學習也越來越關注。遠程教育、網(wǎng)絡學習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但是遠程學習的效果并不像人們預期的那樣滿意。目前,遠程在線學習出現(xiàn)的問題有:學員訪問學習平臺的人數(shù)、次數(shù)和時間都比較少、學員不熟悉網(wǎng)上教學平臺、自主學習能力不足、對學習方式不適應、時間管理困難、網(wǎng)上教學資源的利用率非常低、網(wǎng)絡的教學效果不顯著、而且輟學率較高等等。國外有學者(Lauris J Grace; Peter J Smith, 2001)曾對網(wǎng)絡學習輟學情況進行過跟蹤研究,發(fā)現(xiàn)有相當一部分學習者是因為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了很多障礙而導致輟學。[1]
但是,在中國學術期刊網(wǎng)上檢索到的國內(nèi)對遠程學習者在線學習障礙的文獻數(shù)量非常少,時間較晚,始于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研究范圍涉及網(wǎng)絡學習障礙本身的分類、網(wǎng)絡學習者的心理障礙、遠程網(wǎng)絡學習的情感交流或情感缺失、對學習者培訓、學習者與界面交互、信息獲取方面的障礙等,研究內(nèi)容大都從宏觀上構建理論框架或提出一些指導性原則,實證調(diào)查方面的研究比較欠缺。而在Elsevier Science和Proquest期刊網(wǎng)中以barriers、obstacles等關鍵詞檢索到上幾百篇來自各個國家的相關英文文獻,20世紀六七十年代就有涉及,研究內(nèi)容大都選擇一個小的切入點展開問卷調(diào)查,實證居多,研究更加深入、細致。基于此,筆者認為非常有必要對國外遠程學習者在線學習中存在的主要學習障礙、原因和影響因素以及解決對策等進行深入研究,為我國遠程在線學習提供借鑒和參考。
二 學習障礙的界定
教育學家、心理學家、生理學家等專業(yè)人員對學習障礙都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釋。美國“全國學習障礙聯(lián)合會”(NJCLD)于1981年的定義是:學習障礙是一個綜合性(generic)的概念,指在獲得和運用聽、說、讀、寫、推理、數(shù)學運算能力方面表現(xiàn)出重大困難的一組異質(zhì)障礙。上面提到的學習障礙主要指身體方面的殘障或其導致的結果。
但是,遠程教育中的成人學習者處于一個更加復雜、開放的環(huán)境,受到更多社會和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故本文討論的學習障礙是指學習者(尤其是遠程學習者)所面臨的對其參與學習活動或有效學習起到阻礙作用的問題和困難等一系列因素。這里它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從學習者自身和學習環(huán)境等方面來講,包括認知、情感、方法、信息、環(huán)境等多方面的問題。
三 在線學習障礙的分類
遠程學習者在線學習障礙包括很多方面,不同的研究者根據(jù)不同的視角有不同的分類,下面主要介紹國外研究中幾種有代表性的分類。
(1)Merrill等人(1992)使用了基本的分類:倫理道德問題、法律問題、文化問題。
(2)Garland(1993)將對影響學習堅持的障礙分為四類:情景的(situational)、機構的(institutional)、性情的(dispositional)和認識論的(epistemological)。其中認識論方面的障礙有較難的課程、課程技術性太強太抽象、學生缺少先前的必備的知識、內(nèi)容缺少個人興趣或相關性。
(3)Rezabek(1999)將遠程教育的障礙分為三類:
#61550;情景的障礙:來自個人的一般情景或環(huán)境方面的障礙,包括交通、年齡、時間限制、家庭責任;
#61550;機構的障礙:來自機構的課程、政策、程序方面的障礙,包括允許進入、注冊、課程的時間安排、經(jīng)濟和支持服務;
#61550;性情的障礙:來自個人背景、態(tài)度、動機、學習風格、自信方面的障礙。
(4)Schilke, Richard Allan(2001)對分類做了改進,將遠程教育中阻礙網(wǎng)絡教學的因素分為五組:情景的、性情的、認識論的、機構的、技術的障礙。
(5)Mungania, Penina(2004)將障礙分為七類:a性情的,b.學習風格,c.教學的,d.組織的,e.情境的,f.內(nèi)容適合性,g.技術障礙。其中,個人的障礙是最不常見的,而情境的障礙是最普遍的。[2]
(6)Zane L. Berge, Lin Y. Muilenburg, James Van Hanegha在1999年和2002年發(fā)表的文章中闡述學習障礙因素和框架,首先將障礙因素分為十個方面,[3]然后從遠程教育的64個障礙中選出了占總變量52%的十個因素:管理結構、組織變革、技術水平、社會交互和質(zhì)量、教員薪水和時間、受技術的恐嚇、法律問題、評價/有效性、可獲取性、學生支持服務。將在線學習障礙因素按照嚴重性程度依次列為如下八個:a.管理問題,b.社會交互,c.學習技巧,d.技術技巧,e.學習者動機,f.學習的時間和支持,g.因特網(wǎng)的花費和進入,h.技術問題。其中最重要的障礙是社會交互、管理/教學問題、學習者動機和時間/學習支持。[4]
綜上所述,主要的學習障礙集中在經(jīng)濟壓力和時間壓力、計算機操作水平、性情方面和機構方面等。
從研究內(nèi)容上看,隨著時間的推移,對學習障礙的分類研究越來越深入。從初期對外在的可看得見的障礙如法律、機構、情景等方面逐步深入到學習者個人的問題,如性情的、學習風格、內(nèi)容適合性等等,越來越關注學習者自身;分類也越來越細,將原來包含在某個大分類中的一些因素獨立出來,更加細致地研究;研究的視角也不僅局限在學習障礙本身,從它的另一個端點如堅持學習方面來研究,充實了研究成果。
從研究方法上看,初期的研究大都是理論探討,建構學習障礙本身的理論框架;后來基于調(diào)查問卷、個案的實證研究逐漸成為主流,一些研究結論也從調(diào)查結果得出,并加入量化數(shù)據(jù)作為支持。
但以上的分類中作者沒有明確指出分類標準或從哪方面進行分類,導致了各種分類不夠全面,分類間有交叉或重復。為了更全面、更透徹地研究遠程學習障礙,我們還需要對遠程在線學習障礙的因素及其分類做更深入的研究,建構出一種更清晰、合理的框架。
四 在線學習障礙的影響因素和原因分析
很多研究者都對在線學習障礙的影響因素和原因做了分析,如Mungania Penina(2004),Elizabeth A. Walker(2004)等,詳見參考文獻[2][5][5][7][8]。遠程學習者失敗或輟學往往不是一個因素造成的,而是多種因素相互影響的結果,這些因素包括學習者的人口學變量、心理學特征、具備的技能技巧、其他外部影響等方面。
1 人口學變量
有性別、年齡、種族劃分、婚否、有無孩子、入學時的教育水平、工作壓力、經(jīng)濟壓力、家庭的支持、在傳統(tǒng)教室中受到有偏見的待遇、已完成的在線課程的數(shù)量、放棄的在線課程數(shù)量、將來參加在線課程的可能性等等。
2 心理學特征
有學習動機水平、學習風格、先前教育經(jīng)驗的影響、自我控制和調(diào)節(jié)能力、對成功的預期、在線學習的有效性、在,線學習的娛樂感等等。
3 具備的技能技巧
有利用計算機所需的技術和使用技術進行學習的能力、平衡學習要求和家庭工作等義務的能力、成功進行基于資源學習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學生理解和處理評價需求的能力等等。
4 外部因素及其他
有學習機構的類型、老師的指導和支持、學習支持系統(tǒng)的可利用性、課程本身是否設計良好、呈現(xiàn)良好、適合學生的水平等等。
學生不能完成遠程學習或在線學習中遇到障礙的最重要原因是“更喜歡和大學全體人員的面對面的交流”,學生害怕失去與大學全體人員的面對面交互。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不確定在這種模式中能成功學習的能力”。學生對新的學習技術的巨大畏懼、缺少計算機素養(yǎng)和技術技巧、遇到問題不愿意和機構聯(lián)系、遠程教育機構沒有提供學習策略指導或反饋延遲、課程內(nèi)容不夠有趣或者低于學習者已有的水平和經(jīng)驗、網(wǎng)絡上糟糕的服務和阻塞、技術的不可靠性等等,這些都會導致學習障礙或者限制了學生利用高技術設備或網(wǎng)絡。另外,成人學習者也有自身獨特的問題,如沒有足夠的時間、將學習材料和實踐聯(lián)系起來的挫敗感、已找到工作沒有必要繼續(xù)學習或沒必要將課程作為后援提高就業(yè)機會等等。
五 解決在線學習障礙的建議
不同的研究會從不同的方面對遠程網(wǎng)絡學習障礙提出了相應的策略或建議,有的是針對研究中的某幾點提出建議,有的則涉及到很多方面。其中,Penina Mungania(2003)[9]的一項研究解決學習障礙問題的策略比較全面且具體。為方便查看,這里將其分為學習者、課程、教學、教育機構等幾個方面。
1 學習者方面
對學習者方面的建議主要有:了解他們的期望以提供適合的內(nèi)容,提供技能培訓,提供激勵機制激發(fā)學習者的動機,教學傳遞方式適合多種學習風格,在學習中和學習后追蹤學習者的狀態(tài),及時對學習者進行測試和評價等。
2 課程方面
對課程方面的建議主要有:使課程設計連貫、邏輯清晰,課程導航明確,保證課程質(zhì)量,提供課程和注冊問題的交流,方便獲取課程內(nèi)容等。
3 教學方面
對教學方面的建議主要有:教師必須勝任在線課程,具備E-learning的知識、技能和積極的態(tài)度,教學清晰、有邏輯性,提供充足的E-learning資源等。
4 教育機構方面
對教育機構自身的改進措施的建議主要有:對E-learning有良好的計劃和政策,提高員工的自我效能感和責任感,機構提供必需的文化和網(wǎng)絡支持,減少技術限制,提高設備的性能和提供更多的支持服務。
通過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給出的對策或建議大多是遠程教育者或?qū)W習者能夠干預或改進的,如針對如何幫助學習者自身掌握學習策略和方法,加強課程的設計、實施和教學設計,提供更好的支持服務等;而對研究者和遠程教育機構較難解決的障礙,如硬件、設施方面,提出建議的較少。
六 與我國遠程學習者在線學習障礙研究的分析與比較
國內(nèi)對遠程學習障礙研究有突出影響的有蔣成鳳(2003),張偉遠(2003)[10],程少寒(2007)[11],于霄立(2004)[12],王坤(2007)[13]等等。國內(nèi)外的共同研究有分析遠程學習者在線學習障礙的因素,建構其分類框架。不同之處在于,國外研究中提到的一些因素在國內(nèi)研究中沒有涉及到或很少涉及到;一些因素國內(nèi)外都有研究,但研究的深度不同;另外國內(nèi)外研究具有差異性,國外一些研究不太適合我國的國情和特點。
1 國內(nèi)沒有涉及到的因素
從在線學習障礙因素和影響因素可以發(fā)現(xiàn),一些因素在國內(nèi)研究中沒有涉及到:如教育機構中對員工報酬和時間對學習障礙的影響,家庭和領導對學生學習的支持,評價,有效性,倫理道德、法律、文化等因素的影響,課程對學生的適合度,學生認識論方面等等,這些研究擴大了我們的視野。
2 國內(nèi)外研究深度不同的因素
一些因素國內(nèi)外都進行了研究,但研究的特點卻不同。國內(nèi)外都對學習者自身因素、網(wǎng)絡課程、網(wǎng)絡教學、遠程教育機構方面進行了探討,但國內(nèi)研究主要做宏觀分類和原因分析,國外有的研究中除此之外還詳細闡述了每一方面所包含的具體因素或變量,如機構方面的障礙列出了機構的課程、政策、程序,包括允許進入、注冊、課程的時間安排、財政的、支持服務等,在交互或交流方面研究了使用網(wǎng)絡課件、電子郵件的舒服程度,學習時的娛樂感,在線學習的有效性,完成的在線課程數(shù)量和將來參加在線課程的可能性等等。這些因素激發(fā)我們進一步研究,深入挖掘信息。
3 國內(nèi)外研究的差異性
國內(nèi)的研究更符合中國學生的特點,提出的建議或?qū)Σ邔χ袊鴮W生改進學習更有針對性。國外對網(wǎng)絡教育和在線學習的認識、看法與國內(nèi)的觀念有不同,如種族劃分在中國的影響不夠明顯(具有民族特點的課程除外)。
國內(nèi)參加遠程學習的學生一般是高考落榜生或在職成人,學習基礎較差,學習的信心不足,這也是國內(nèi)外的差別之一。
但國內(nèi)的對策和建議比較宏觀,如“優(yōu)化課程設計隊伍,提高課件開發(fā)質(zhì)量”,對于具體怎么實施卻沒有解釋和說明,相對而言,國外文獻中提到的一些對策比較細致,可操作性更強,我們還需要借鑒國外研究中的一些成果。
總之,我們要結合我國當前的現(xiàn)實狀況、特定的文化氛圍和遠程網(wǎng)絡教育的發(fā)展階段,實事求是地調(diào)查目前中國遠程網(wǎng)絡學習障礙的具體情況,對國內(nèi)已有研究方面更加深入研究,對至今還未涉及到的方面要擴充研究范圍;同時借鑒學習障礙分類框架,為我們構建更全面的框架提供依據(jù);對策和建議方面應更具體、更具針對性、可實施性。
參考文獻
[1] 蔣成鳳,魏志慧,師書恩.網(wǎng)絡學習障礙分析與研究綜述[J].中國遠程教育,2003,(11):32-35,79-80
[2] Mungania, Penina. Employees' perceptions of barriers in
E-learning: The relationship among barriers, demographics and
E-learning self-efficacy[D], University of Louisville, 2004.
[3] Lin Muilenburg,Zane L.Berge. Barriers to Distance Education:A Factor Analytic Study [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2001, 15(2): 7-22.
[4] Lin Y. Muilenburg, Zane L. Berge. Student Barriers to OnlineLearning: A factor analytic study [J]. Distance Education, 2005, 26(1): 29-48.
[5] Peggy Dettmer. Characteristics and Needs of Adult Learners in Gifted Program Inservice and Staff Development [J]. Gifted Child Quarterly, 1986, 30: 131.
[6] Jannette Collins, MD, MEd. Educational techniques for lifelong learning, principles of adult learning [J], RadioGraphics, 2004, 24: 1483-1489
[7] Elizabeth A. Walke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dult Learner [J], The Diabetes Educator, 1999, 25(6): 16
[8] Pimplapure, Ashish. Virtual groups: A Web-based electronic conferencing system for online education [D], Simon Fraser University (Canada), 1996.
[9] Penina Mungania. The seven E-learning barriers facing the employees [DB/OL].
[10] 張偉遠,黃河笑.網(wǎng)上學習的障礙與期望:學習者體驗之調(diào)查[J].開放教育研究,2003,(2):30-33.
[11] 程少寒.現(xiàn)代遠程開放教育學習者學習障礙分析與研究[J].現(xiàn)代遠程教育研究,2007,(9):15-18,70.
[12] 于霄立.電大遠程開放教育學生輟學的原因及對策[J].南寧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3):49-52.
[13] 王坤.網(wǎng)絡遠程學習中信息獲得障礙的分析與研究[J].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1):19-21.
[14] Jane Castles. Persistence and the Adult Learner: Factors Affecting Persistence in Open University Students [J]. Active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2004, 5: 166.
[15] Aytekin ISMAN. Communication Barriers: A Study of Eastern Mediterranean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Teachers’ of Online Program and Courses[J]. Turkish Online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2005, (6)4, Article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