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以粘土、鉀長石、石英、硅灰石、氧化鋅、滑石、硼鈣石等為原料,形成K2O-CaO-MgO-ZnO-B2O3 -Al2O3-SiO2系統(tǒng)釉料,運用四角配料的方法進行配制,獲得釉面平整、白度和光澤度高的無鋯乳濁釉。采用XRD、SEM等測試手段,研究了該釉的微觀結(jié)構(gòu)和乳濁機理。
關(guān)鍵詞:乳濁釉;無鋯;四角配料
1 前言
目前陶瓷行業(yè)中,普遍使用鋯英石作為乳濁劑來獲得高白度、高光澤度的墻地磚釉面。但是我國鋯資源相對匱乏,目前大量依賴進口,價格不斷上漲,增加了企業(yè)的生產(chǎn)成本。而且一般鋯英石和一些放射性元素伴生,在后期加工中難以分離,長期在有放射性環(huán)境下生活,會對健康造成危害,因此研究成本低廉的無鋯乳濁釉有很大的意義[1-4]。本研究用傳統(tǒng)制釉原料長石、石英等作為原料,形成K2O-CaO-MgO-ZnO-B2O3-Al2O3-SiO2系統(tǒng)釉料,采用單因素法對生產(chǎn)工藝和體系配方進行探索性試驗,用四角配料法[5]優(yōu)化基礎(chǔ)釉配方,得到白度和光澤度較好的乳濁釉。
2 實驗
2.1實驗儀器及設(shè)備
SX2-4-10箱式節(jié)能電阻爐;JY3002型電子天平;壓片機;HYB-Ⅱ型快速球磨機;101-0干燥箱;KSW型溫度控制器;HY-BDY數(shù)顯白度儀。
2.2實驗原料及組成
實驗所用原料為鉀長石、氧化鋅、硅灰石、滑石、粘土、碳酸鋇等,其化學(xué)組成如表1所示。
2.3坯料
本實驗所采用的坯料為廣東某廠的坯料,采用壓制成形工藝。
2.4釉料配方組成
通過大量配方的實驗對比,在實驗配方中調(diào)節(jié)長石、硅灰石、氧化鋅、硼鈣石原料的用量(圖1)。采用四角配料法得到A、B、C、D四個頂點配方,四角配方以及其化學(xué)組成見表2和表3,然后再按照圖1中的比例依次配出其余38組釉料配方。
2.5釉料的制備流程及主要參數(shù)
(1) 料:球:水=1:2:0.7;
(2)球磨時間:用HYB-Ⅱ型快速球磨機球磨10~15min;
(3) 釉漿細(xì)度:250目篩余0.03%~0.06%;
(4)施釉方式:采用淋釉的方法,釉層厚度在0.3~0.5mm;
(5) 燒成溫度:1180~1220℃,保溫10~15min。 2.6釉面組成及性能表征
采用日本產(chǎn)D/max-ⅢA 型轉(zhuǎn)靶X 射線衍射儀對釉層物相進行分析;采用日本產(chǎn)JSM-5610LV型掃描電鏡觀察樣品的顯微結(jié)構(gòu),分析其中的物相成分;用HY-BDY型白度儀測試實驗制得的不同釉燒樣品的白度。
3 結(jié)果與討論
3.1配料實驗結(jié)果
通過觀察,A點釉面白度較好,但釉面質(zhì)量不佳;B點白度高,但光澤度較低;C點表面質(zhì)量好,有光澤度,但白度較低;D點釉面無光。觀察試驗所獲得的試樣,基本可以分成四種情況:無光釉、乳濁釉、半乳濁釉和透明釉。趨于圖中心的樣品,釉面白度和光澤度較好,表4列出了幾組有代表性的配方的釉面質(zhì)量情況。
3.2礦物組成與釉面質(zhì)量的關(guān)系
通過表4和其余樣品釉面的觀察,隨著鉀長石量的增加,釉面的表面平整度提高,白度先升高后下降,這是因為K2O對降低釉的表面張力和提高乳濁度有重要的影響,但K2O提高了釉在低溫下的熔融溫度,要限制其在一次燒成墻面磚中的過度使用。氧化鋅的加入能增加釉面的質(zhì)感,能提高釉的光澤度和白度,但氧化鋅過量則會造成光澤降低甚至無光。通過用硅灰石取代石灰石引入CaO,減少了石英用量,降低了燒成溫度,并且能提高釉面平整度、增加光澤度,但加入量過多會析出鈣長石,造成光澤度下降。通過加入硼鈣石在生料釉中引入B2O3,B2O3能降低釉熔體的表面能,減小釉面的表面張力,提高釉面的平整度,光澤度隨之增加,并且B2O3在釉中還有促進分相的作用,能夠增加乳濁度;但B2O3引入量過高,會使表面張力過小,使釉面氣泡破裂時所形成的針孔難以彌合。綜合上述分析,選釉面質(zhì)量好、白度最高的21#配方進行XRD、SEM分析。
3.3XRD相組成分析
從圖2可以看出,21#配方釉面的主晶相是透輝石,還有一定的非晶相存在,說明21#配方是分相和析晶共存的乳濁釉。
3.4釉面顯微結(jié)構(gòu)研究
圖3為21#配方釉的顯微結(jié)構(gòu)照片。從圖3中可以看出,釉中存在大量晶相,XRD分析可以得知,晶相主要是透輝石晶體;此外,在晶相周圍還有均勻分布的分相小液滴,液相的尺寸在0.2~0.6μm,與可見光波長相近。
3.5乳濁機理
當(dāng)入射光照射到含有懸浮粒子的非均質(zhì)釉層時,由于粒子與玻璃(釉)兩者折射率不同,入射光的反射減弱,光向四面散射,造成釉的乳濁。懸浮粒子的數(shù)量越多,它與玻璃相的折射率差值越大,乳濁度越高。乳濁性除取決于熔化相(玻璃釉)的折射率以外,還受分散相粒子的大小和形態(tài)的影響。
在析晶和分相共存的乳濁釉中, 釉中有晶相的小顆粒,還存在因分相形成的小液滴。雖然與玻璃相的折射率相差不大,但由于數(shù)量很多,均勻分布且尺寸(0.2~0.6μm)與可見光波長接近,對可見光有較好的散射作用,并且析出的透輝石進一步提高了光的散射,增加了乳濁效果。
4結(jié) 論
(1)利用四角配料法,制備了K2O-CaO-MgO-ZnO-B2O3 -Al2O3-SiO2系生料乳濁釉,采用適當(dāng)?shù)臒芍贫?,能夠獲得白度和光澤較高的無鋯乳濁釉。
(2)本實驗研制的無鋯乳濁釉,燒成溫度為1180~1220℃,釉面白度76°~80°,為分相和析晶共存的乳濁釉,析出的晶體以透輝石為主。
參考文獻
[1]K. Pekkan,B. Karasu. Zircon-free frits suitable for single fastfiringopaque wall tile glazes and their industrial productions[J]. Journalof the European Ceramic Society,2009,29:1571-1578.
[2]楊金萍,王靜. 新型無鋯乳濁劑的研制[J].中國陶瓷工業(yè).2007.14(4):1-3.
[3] 朱振峰,陳平,曹升福. 高溫乳濁白釉的研制[J].陶瓷,2002(2):33-36.
[4] 李易進.生料乳濁釉在日用陶瓷生產(chǎn)中的應(yīng)用[J].佛山陶瓷,2003(3):27-29.
[5] 聶曼云,劉桐榮,高力明.簡便高效的四角配料法[J].中國陶瓷,1994(3):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