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來無事跑去期刊閱覽室看雜志,沿著一排排的雜志架掃描過去,忽然看到一本雜志,標題大大的寫著《80后》,我一陣激動,居然有如此貼近我們的雜志,趕緊拿起一本看了起來。可惜沒看幾眼便大失所望,原來打著“80后”大旗的《80后》只不過是一本適合中學生閱讀的淺顯雜志。雜志中大部分文章的主人公都是16、17歲的學生,那些熟悉的初中高中的學習背景,那些有代表性的語氣動作,那些稚氣未脫的青澀愛情感覺喚起了我初中時期一度對于《夢幻水晶》和《女生日記》迷戀的記憶,類似的甜蜜夢幻的單純的愛情故事,那些只存在于“花季雨季”才有的愛情感覺。
《80后》標榜的是青春文學的風向標,可是內容幾乎局限于中學生的愛情故事。但我以為,所謂的青春文學應該不僅僅只是屬于中學的那幾年,難道已經(jīng)成年的我們就不青春了?這對于青春的定義是否太過狹窄了?
網(wǎng)絡中有那么一類人被稱為“標題黨”,喜歡用有噱頭的標題吸引網(wǎng)友點擊進入帖子,而內容全然不是標題顯示的那么回事。甚至一些標題夸張到帖子內容通常與標題完全無關或聯(lián)系不大。誠然,好的雜志名稱是吸引讀者購買閱讀的前提。貼切的雜志名稱,比如《尋根》(弘揚民族優(yōu)秀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多視角探尋中華文明之源),不僅讓我對雜志的主旨心領神會,也令我對該雜志印象深刻。又或者一些循規(guī)蹈矩的名稱(大部分雜志都是采取這樣的雜志名),《中國書畫》《中國攝影》《中國數(shù)字電視》等等都能令讀者一目了然,大致知道內容是關于什么的。
記得有那么一句:每個少年都會長大。是的,隨著2010年的到來,我們這些80后的一代人已經(jīng)全部登上2字開頭的年齡船只,甚至已經(jīng)跨入30的界限之內,如此,《80后》是不是可以考慮改名為《90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