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粒腫是眼瞼腺體的急性化膿性炎癥,大多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患處呈紅、腫、熱、痛等急性炎癥的典型表現,治療不及時使病情遷延不愈往往致眼瞼皮膚局限化膿形成硬結,需切開縫合手術治療[1]。嬰幼兒因年幼,無法配合,在按壓下短時間內完成手術的同時,需兼顧患兒的眼部美容,對手術醫(yī)師提出了較高的技術要求。本文通過對2009年2月~2010年1月在我院眼科門診手術室行眼瞼皮膚切開縫合手術治療的78例(87只眼)嬰幼兒(小于5歲)麥粒腫進行回顧性分析,探討其手術治療的時機、方法、注意事項,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收集2009年2月~2010年1月在我院門診局麻下行眼瞼皮膚切開縫合手術治療的嬰幼兒麥粒腫78例(87只眼),其中年齡最小的4個月,最大的5歲;男31例(35只眼),女47例(52只眼);左眼31例,右眼38例,雙眼9例;上瞼56例(63只眼),下瞼22例(24只眼);外眥23例(28只眼),內眥9例(9只眼),眼瞼正中46例(50只眼);瞼緣45例(49只眼),瞼緣外33例(38只眼);眼瞼皮膚侵及面積最小3mm×3mm,最大1.2mm×1.8mm;病程最短的10天,最長的1年;術后復發(fā)再次手術4例(4只眼)。
1.2 手術方法:患兒取仰臥位,以手術中單橫行包裹患兒手臂于兩肋,按壓雙膝,固定頭部,結膜囊點倍諾喜一滴后常規(guī)消毒鋪洞巾。提捻眼瞼皮膚,針頭斜坡面向皮膚注入皮下2%利多卡因0.5~2.0ml,按壓后水平切開皮膚、皮下組織,刮除膿腫,徹底清除周圍潰破的肉芽組織,修剪創(chuàng)面,根據創(chuàng)面大小縫合切口0~5針,注意消除“貓耳朵”現象。術后結膜囊涂布氧氟沙星眼膏(迪可羅),按壓10min后離院。術后第二日換藥,1周后拆線。
1.3 療效判斷標準:①治愈:局部紅腫、疼痛及硬結消失;②好轉:局部紅腫、疼痛減輕,再次發(fā)現小硬結,局部注射甲基強的松龍有效;③無效:局部紅腫、疼痛,發(fā)現硬結經保守治療無效,需再次手術治療。
1.4 愈合后外觀滿意程度:采用Quinn[2]的三級分級量表①優(yōu)良:愈后瘢痕模糊或不宜看出;②滿意:瘢痕模糊可見,但無過寬或無增生肥厚;③不滿意:瘢痕過寬難看或肥厚增生,需要整形或進一步觀察。
1.5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比較采用非參數比較的卡方檢驗, 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男性(31例)和女性(47例)的數量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3.28, P=0.07),左眼(40只眼)和右眼(47只眼)的數量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56, P=0.45),上瞼(63只眼)和下瞼(24只眼)的數量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7.48, P<0.01),眼瞼正中(50只眼)和外眥(28只眼)或內眥(9只眼)的數量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21, P<0.05;χ2=28.49, P<0.01),瞼緣(49只眼)和瞼緣外(38只眼)的數量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1.39, P=0.24)。由此可見,嬰幼兒需眼瞼皮膚切開縫合手術治療的麥粒腫多發(fā)生于上瞼及眼瞼正中。
術后第二天,患處輕度紅腫壓痛,術后1周,患處紅腫消退,不見瘢痕,隨訪2周~3月,愈合滿意。78例患兒,72例(81只眼)1次手術成功治愈,2例(2只眼)好轉經熱敷等綜合治療后治愈,4例(4只眼)無效經再次手術后治愈,治愈率100%。愈合后外觀滿意程度,愈合后優(yōu)良69例(78只眼),滿意9例(9只眼),無不滿意。
3討論
嬰幼兒麥粒腫屬于眼科急癥,處理不及時或不當可引起眶蜂窩織炎甚至敗血癥或海綿竇血栓進而危及患兒生命致死亡的嚴重并發(fā)癥[3-4]。因此,嬰幼兒發(fā)生麥粒腫后需按規(guī)定的程序積極進行治療,但部分患兒因感染發(fā)生在瞼緣形成眼瞼慢性肉芽腫或內麥粒腫破潰經皮膚面形成局限硬結,保守治療后仍需經眼瞼皮膚切開縫合手術治療。眼睛在人的相貌上占有重要位置,眼周皮膚手術如處理不當,形成較大瘢痕會嚴重影響外觀及面部美容,給患兒的身心發(fā)育造成傷害。嬰幼兒缺乏自制力,無法在局麻下自行配合完成手術,在按壓下較短的時間內完成手術的同時,要兼顧患兒的眼部美容,需要有經驗的眼科手術醫(yī)師來完成。
本文通過對近一年來我院門診經保守治療無效的需局麻下經眼瞼皮膚切開縫合手術治療的嬰幼兒麥粒腫進行回顧性分析,發(fā)現其多發(fā)生于上瞼及眼瞼正中,只要手術處理得當,就可以達到較好的臨床療效及較滿意的外觀,體會到術中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①術中注意適當按壓患兒膝部,固定頭部,適度包裹患兒手臂及胸部;②局麻下手術,因患兒頭部轉動,注射利多卡因需提捻眼瞼皮膚,同時注意注射針管要松弛有度,防止不慎刺破眼球[5]。③徹底搔刮皮膚破潰處,完整清理壞死肉芽組織;④修剪皮膚創(chuàng)面,清除炎癥明顯皮膚面,尤其水平切口兩側,不珍惜,不姑息;⑤根據創(chuàng)面的大小決定縫合長短,確定縫針數量,縫合時要防止“貓耳朵”的形成;⑥縫合時要松開霰粒腫夾,防止皮膚成角畸形及瞼緣外翻;⑦注意不要損壞毛囊。術后要注意:①藥物抗炎預防感染;②防止患兒撓抓;③防治術后瘢痕形成。
總之,在門診按壓下對嬰幼兒麥粒腫進行手術治療,可以節(jié)約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值得提倡。但要取得滿意的療效,需要術者具有高超的手術技巧,并注意對術中及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fā)癥的預防和處理。
[參考文獻]
[1]Hirunwiwatkul P,Wachirasereechai K. Effectiveness of combined antibiotic ophthalmic solu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hordeolum after incision and curettage:a randomized,placebo-controlled trial:a pilot study[J].J Med Assoc Thai, 2005,88(5):645-647.
[2]李嬌娥,關娟,趙娜,等. 清創(chuàng)粘合術在眼周皮膚裂傷患兒中的應用[J]. 中國斜視與小兒眼科雜志,2009,17(1):23-24.
[3]宋琛.瞼腺病.//李鳳鳴.眼科全書(上冊)[M].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 869-871.
[4]霍鳴,周云才,劉勇,等.麥粒腫致面頸部多間隙膿腫及膿氣胸一例[J].中華眼科雜志,1996,32(5):383.
[5]Kim JH,Yang SM,Kim HM,et al. Inadvertent ocular perforation during lid anesthesia for hordeolum removal[J]. Korean J Ophthalmol,2006,20(3):199-200.
[收稿日期]2010-05-29 [修回日期]2010-08-10
編輯/張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