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了真理,乃能誓舍身命,救護國家
弘一法師無疑是20世紀一位卓越的傳奇人物。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最近推出的《曠世凡夫——弘一大傳》,可以說是作者對這位佛學(xué)大師的一次深入的細讀。作者重視史料的收集與考訂,走訪了弘一的諸多弟子以及得意門生的子女,獲得不少一手材料。比照從前一些演義性質(zhì)的弘一傳記,本書有著更多的真實性和歷史感。
在他還叫李叔同的時候,他有著迥異于常人的斑斕多姿的人生。
19歲應(yīng)天津縣學(xué)考試時,他針砭時弊,鋒芒外露,“我國之大臣,其少也不讀一書,不知一物,以受搜檢。抱八股八韻,謂極宇宙之文;誦高頭講章,謂窮天人之奧,是其在家時已忝然無恥也。即其仕也,不學(xué)軍旅而敢于掌兵;不請會計而敢于理財;不習(xí)法律而敢于司李……”
38歲出家前,李叔同在繪畫、戲劇、音樂諸領(lǐng)域縱橫馳騁,這一時期的李叔同的故事,因其才子氣、胭脂氣和愛國心,適合演繹為小說,也適合搬上銀幕。
出家后,他對于紅塵的徹底斬斷,令人吃驚。
精研律宗的弘一是學(xué)行合一的苦行僧,“一件衲衣,計有224個補丁,皆親手自補”,永遠粗茶淡飯,在掛單的各個寺廟從來不搞特殊。1931年,倓虛大師邀請弘一到青島弘法。倓虛關(guān)照送4個菜到弘一寮房,弘一不吃;第二次弄了次一點的送來,也不吃;第三天預(yù)備了兩個菜,還是不吃。只好換成一碗大眾菜。弘一問端飯的沙彌:“是不是大眾也吃這種菜?如果跟大家一樣就吃,不是,還是不吃。”
身教的力量是無窮的。由于弘一的身體力行,和倓虛的督促,青島湛山寺、哈爾濱極樂寺、長春般若寺、天津大悲院等,都接受了弘一提出的律儀。
在青島弘法時,有山東大學(xué)學(xué)生來湛山拜見,弘一對他們說:“佛門忌殺生,但為抗日救國,應(yīng)當不惜死。抵抗日寇為救同胞,是大仁大勇行為,殺日寇是滅魔,與佛法不違背?!?/p>
回廈門后,他將居室命名為“殉教堂”,反復(fù)書寫“念佛不忘救國,救國不忘念佛”,他對這10個字的解說是,“佛者,覺也。覺了真理,乃能誓舍身命,犧牲一切,勇猛精進,救護國家。是故救國必須念佛?!?/p>
弘一法師與豐子愷的《護生畫集》,是這對師徒合力完成的一項了不起的藝術(shù)與宗教工程。對畫集的種種細節(jié),從紙張、排版到印刷,以及文字和繪畫中對于殺氣的回避,弘一法師都很關(guān)心。這種對于品質(zhì)的追求,埋伏著大師的深意,是要讓那些“不信佛法,不喜閱佛書之人”“愛慕其書法嶄新,研玩不釋手”,“自然能于戒殺放生之事,種植善根也”。
《護生畫集》第一集于1929年出版,共50幅,因為這一年恰逢弘一50壽辰。第二集60幅于1940年出版,賀弘一60大壽。弘一對豐子愷說,“朽人七十歲時,請仁者作護生畫集第三集,共七十幅;八十歲時作第四集共八十幅;九十歲時作第五集,共九十幅;百歲時作第六集,共百幅?!蹲o生畫集》于此功德圓滿?!必S子愷回復(fù):“世壽所許,定當遵囑。”弘一法師于1942年10月13日在泉州圓寂。1949年1月,豐子愷在閉門三個月后,完成第三集70幅,1961年春完成第四集80幅,1965年完成第五集90幅。1973年豐子愷受到批斗,仍向一位居士借了《動物鑒》一書,作為參考,冒著極大政治風(fēng)險,完成百幅護生畫。1975年,豐子愷辭世。1979年,第六集出版。
用弘一法師的臨終遺言“悲欣交集”,來形容他和豐子愷的這一次跨越半個世紀的合作,也是貼切的。
柯文輝著
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 2010.4
《大國思維》
2008年春,俄羅斯國家電視廣播集團總裁尼古拉#8226;斯瓦尼熱在梅德韋杰夫當選俄國總統(tǒng)前開始了對他的訪談。在回答有關(guān)“民族精神”的問題時,梅德韋杰夫說:“一些非常重要的東西,我們一直沒有學(xué)會去珍惜,比如權(quán)利和自由。很明顯,在我們國家,它們來得晚了一些。通常,這些原則在憲法中先得以確立,但我們還不會直接運用。相反,我們帶著曲解的譏笑被動地接受。”
〔俄〕尼古拉#8226;斯瓦尼熱著
法律出版社 2010.2
《生活十講》
本書是藝術(shù)家蔣勛對這個時代、對生活中的新問題的反思。“一味地跟別人比,遲早都會走向物化”,“今天在臺灣,我會佩服一些宗教界的人、哲學(xué)界的人、環(huán)保與從事社會運動的人,他們很努力想讓這部機器停下來,或至少不要轉(zhuǎn)得那么快,把無辜的人都絞進去。因為這部機器非常厲害……商業(yè)買通政治、買通學(xué)術(shù)都已經(jīng)不是新聞了”。
蔣勛著
廣西師大出版社 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