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石鍋拌飯,便有種淡淡的詩情畫意浮在眼前,就像那些簡單瑣碎的韓劇一樣,誘惑的不止是胃口,還有一種徐徐而來的溫情和踏實。據(jù)說這韓國代表性的食物是愛情的象征。情人一起上餐館點石鍋拌飯,男士得先替女友攪好拌飯;若女友無法將飯菜吃個精光,男士就得將剩下的飯完全吃干凈,以代表對女友的愛情。似乎,這種場景小時候就熟悉,那是爸媽之間互相謙讓,把好吃的東西推給對方,抑或是為了不浪費飯菜,也經(jīng)常會把對方剩下的飯菜吃完。似乎,自己被愛情籠罩的時候也經(jīng)常有這樣的場景出現(xiàn)。
石鍋拌飯流傳至中國,據(jù)說是因為當(dāng)時的朝鮮國王曾向中國皇帝進貢這一食物,中國皇帝食用后贊不絕口,就這樣石鍋拌飯在東北一帶流傳開來,逐漸成為東北特色的食物,不過如今大江南北已流傳甚廣了。
說起石鍋拌飯,首先得研究它的特色器皿——石鍋,雖然名為石鍋,卻是陶做的,大多是黑顏色的,拿在手里感覺很厚很重。用這種器皿加熱食物,絕對保溫,效果驚人,在寒冷的冬天吃石鍋拌飯,你不必?fù)?dān)心因為細(xì)嚼慢咽而導(dǎo)致食物冷卻,它的暖心暖胃也會讓你特別滿足,特別心安理得。曾聽一位喜歡東坡肘子的朋友感慨:和燉了三天時間才熬制出的東坡肘子相比,石鍋拌飯實在是太樸素了,不過正是因為這份素淡,就仿若一個青山綠水中的村姑,清新自然,又親切可愛。
聞名遐邇的石鍋拌飯,主要就是米飯、肉類、雞蛋,以及黃豆芽、蕈菇類和各式野菜。菜的種類并無一定,采用最對味的季節(jié)蔬菜去調(diào)配即可。說是簡單,但其中蘊含著“五行五臟五色”的道理,菠菜、芹菜、黃瓜等綠色食物五行屬木,利于肝臟;生牛肉、辣椒醬、胡蘿卜等紅色食物五行屬火,利于心臟;蛋黃、核桃、松子等黃色食品五行屬土,利于脾臟;蘿卜、黃豆菜、蛋白是白色食品,五行屬金,利于肺臟;最后,海帶、香菇等黑色食品五行屬水,利于腎臟。果然,小小的石鍋拌飯里還藏著養(yǎng)生的大學(xué)問呢。
食用前,則要用那種長柄匙就著高溫,將飯、菜、醬料全部攪拌均勻,攪拌的時候,石鍋會發(fā)出吱吱的聲響,飯、菜、醬料的味道也會隨著熱騰騰的蒸氣飄散開來。上桌后,可依個人的口味酌量添加辣椒醬,添加了辣椒醬之后,原本清淡的石鍋拌飯,口味變得濃郁芳香,口感則變得豐富多元。這些芬芳濃郁的味道在你口中釋放,使你瞬間陷入一種朦朧的狀態(tài),大有未飲而醺的境界。即便是淑女也會大流口水的。
至于烹飪方式,說起來也不難。材料:大米2杯,牛肉150克,山菜70克,桔梗100克,黃豆芽150克,黃瓜1個,胡蘿卜150克,木耳 5克,香菇6個,雞蛋2個,紫甘藍50克,菠菜100克。此外,醬油1大勺,白糖1/2大勺,蔥末1/2小勺,蒜泥1/2小勺,香油1小勺,芝麻鹽,胡椒少許。辣椒醬2大勺,牛肉30克。
制作方法:
1、用電飯煲做好飯。
2、桔梗撕成絲,切成2厘米長,然后用香油、芝麻鹽調(diào)好味。把去心后的黃瓜與胡蘿卜切成絲后,用鹽、醋、白糖調(diào)味。紫甘藍也切成同樣的絲。
3、蕨菜切成2厘米長后,用蒜、蔥、白糖、醬油、香油、芝麻鹽調(diào)好味后上鍋炒熟。用溫水泡好香菇和木耳,并切成絲放入鍋中翻炒一下。把黃豆芽用鹽水燙下后,與調(diào)料拌好。
4、牛肉切細(xì)后,調(diào)好味,用油炒熟。
5、雞蛋分成蛋黃與蛋清兩種,把蛋清在熱鍋上攤開做成雞蛋餅,取出切成絲。
6、在石鍋里倒入香油搖一搖,讓石鍋壁上都沾滿香油,然后把飯盛到一個小碗里,做成一定形狀之后,再把飯放入石鍋。在飯上面放上不用顏色的黃瓜、胡蘿卜、香菇、蛋絲、山菜、桔梗、豆芽、木耳、肉、紫甘藍絲,倒入辣椒醬并在上面放些芝麻和松仁來做裝飾,把石鍋放在火上大火燒到有吱吱的響聲,這樣有著焦黃鍋巴的石鍋拌飯便完成了。
最后注意,吃石鍋拌飯,除了看色香味以外,在攪拌時一定要有的聲音,少了聲音這一享受,絕對是一大遺憾。
責(zé)編/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