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珠:上海女作家,雜志編審。已出版《東洋金銀夢》、《上海閨秀》、《孔娘子廚房》、《七大姑八大姨》、《上海妹妹》、《煮物之味》等著作。作品以小說、散文、隨筆創(chuàng)作為主,近年在多家報刊開設(shè)專欄。
秋冬季節(jié),城市的大街小巷常會有栗子飄香,循著香味過去,往往是當街一口大鐵鍋,裝了大半鍋滾燙的砂粒,一些栗子裹在其中。賣栗子的操把長柄的鐵鏟,嘩啦嘩啦翻炒,那就是糖炒栗子。買一包焐在棉衣口袋里,逛街吃栗子,樂在其中。
為什么叫糖炒栗子?那是要強化栗子的色相,起鍋前淋一些糖水,栗子殼變得油亮,連殼咬的時候也有些許的甜味了。天津的良鄉(xiāng)栗子相當出名,個頭小,栗肉緊密,不太容易碎,吃上去細膩而甜美。栗子在日本也很有名,除了每年秋季有新鮮的日本產(chǎn)栗子賣以外,一年到頭都有糖炒栗子賣,基本上都是打的“天津甜栗”的招牌。只因為最早出口板栗和出口量最大的是天津港,因此“天津甜栗”就變成了中國板栗的代名詞。
吃栗子剝殼是個大問題,現(xiàn)代人越來越懶,最好有機器人侍候聽命在旁幫他剝栗子。于是,日本人研發(fā)出了去殼糖炒栗子,又為了保證新鮮,出現(xiàn)了真空包裝?,F(xiàn)在去殼的真空包裝糖炒栗子已成為日本的主流產(chǎn)品。
糖炒栗子除了當點心吃,栗子蛋糕過生日吃,栗子入菜也很常見,栗子燒雞是上海人家最普通的做法。將新母雞肉斬成塊,用烹調(diào)油少許爆香蔥姜下雞塊斷生,倒入料酒、老抽,放幾粒茴香翻炒后加一些水,蓋鍋蓋煮,到雞塊半熟后放入栗子肉,再燜一會兒,開蓋后加白糖,翻炒收汁。栗子燒雞濃油赤醬,配新米飯絕佳。
栗子燒肉也可以,用夾精夾肥的豬五花肉,做法同栗子燒雞,多煮一會兒,讓肉湯滲透到栗子中,肉和栗子都會非常甜美。栗子煮粥也可以,剝殼去皮后切成兩半,再放一些紅棗和南瓜丁,色彩誘人,營養(yǎng)更豐富。喝一碗栗子粥,讓你的胃暖暖的,足以抵抗突襲的冷空氣。
秋天,栗子煲湯也有益保健,用豬蹄或者豬大排骨,放幾片金華火腿、幾片西洋參,和栗子一起煲湯,滾燙的,飯前喝一碗,美得很。但是栗子不能一次大量吃,吃多了容易脹肚,每天只需吃六七顆,堅持下去就能達到很好的滋補效果。
栗子燒飯,栗子包粽子,栗子做羊羹,栗栗香甜滿人間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