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秉輝:原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院長,著名肝腫瘤內(nèi)科專家,博士生導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臨床醫(yī)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中華醫(yī)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健康教育協(xié)會副會長。
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們物質(zhì)生活豐富了,衣食住行隨之改善。而衣食住行之中又以飲食狀況的改善最為突出。飲食的改善首先是量的增加,而質(zhì)的改善本應以吃得健康為原則,可惜貪圖口福乃人的本性,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因而飲食的改善與滿足口福掛上了鉤。脂肪經(jīng)過加工,尤其加熱之后,無論其本身還是輔佐之菜肴,皆呈色、香、味俱全之態(tài),故欲圖口福者必重用之。
得飽口福固然亦是人生樂事,但脂肪攝入過多,則影響健康。近年對脂肪口誅筆伐者多矣,列數(shù)其罪狀不外有三:一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引發(fā)心腦血管病;二是導致肥胖,引發(fā)高血壓、2型糖尿病;三是與大腸癌、乳腺癌、胰腺癌等癌癥發(fā)病相關。而此類疾病則皆是如今人類健康之大敵。
近期研究又注意到脂肪與肝臟之病相關。脂肪肝,許多人都已耳熟能詳。由于“單純性脂肪肝”癥狀多較輕微,若能控制飲食、多加運動,甚至可以不藥而愈,故患者多不介意。其實單純性脂肪肝是“脂肪性肝病”的前奏,如對其不加重視并力圖糾正,日久亦可生變。變?yōu)橹拘愿窝字螅瑒t肝功能開始受到損傷,若無有效治療,則可進一步演變?yōu)橹拘愿卫w維化、脂肪性肝硬化,甚至肝癌。
此說并非聳人聽聞。有國外學者觀察一組脂肪性肝炎患者,8年之中20% 的患者進展為脂肪性肝硬化,9% 的患者因肝病而逝,并有1% 罹患了肝癌;而另一學者則以脂肪性肝硬化者為觀察對象,最終證實其中37.5% 的患者發(fā)生了肝癌。乃是千真萬確之事。
醫(yī)學上有“隱原性肝硬化”之病名?!半[原”者,隱匿其病原也,即此類肝硬化之病因既非熟知的傳染性肝炎所致,亦非飲酒過量引起,又無其他可并發(fā)肝硬化之疾病可查。不過如今肝臟病專家皆認為所謂“隱原性肝硬化”,至少半數(shù)其實即是脂肪性肝硬化!“至少半數(shù)”,是說人類對疾病的認識是不斷發(fā)展的,也許今后還會有新的病因被近代的分子生物學研究發(fā)現(xiàn):脂肪在肝臟中沉積,不但不能直接給肝細胞提供能量,反而妨礙肝細胞對能量的攝取,以致產(chǎn)生“氧化應激反應”,導致過度的氧化過程。氧氣固為生命之必需,但人體內(nèi)過度的“氧化”反應卻是細胞衰老之源,一如鐵之氧化為三氧化二鐵,即鐵生銹之情形。沉積于肝臟中的脂肪、尤其其中的甘油三酯被過度氧化而變性,甚至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連同組成肝細胞的蛋白質(zhì),乃至肝細胞核中的遺傳物質(zhì)一并受損,于是肝硬化、肝癌亦由此而生。故肝病學家驚呼:脂肪是肝毒性物質(zhì)!
脂肪之罪又加一宗。不過平心而論,罪,其實并不在脂肪本身。脂肪是人體重要營養(yǎng)素之一,提供人體活動之能量,以每克計,較等量之蛋白質(zhì)與糖更高出兩倍有余?!岸抢镉杏退挥X餓”,是人盡皆知的事實;脂肪是“脂溶性維生素”,即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能被人體吸收的必備物質(zhì);人體皮下的脂肪有保溫作用,故胖人較不怕冷;內(nèi)臟附近的脂肪有襯墊的作用,可以減少內(nèi)臟遭受振動。脂肪之所以形成種種罪名,其實在于“過量”。攝入脂肪過量,誠非脂肪之過,而系人之過也。誰讓你吃那么多的呢?世界衛(wèi)生組織提倡的“健康基石”也說要“合理飲食”嘛!吃了那么多的脂肪,吃出毛病來,卻在列數(shù)脂肪的罪狀,是不是太霸道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