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冬季,總有一些孩子反復遭受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支氣管炎,甚至肺炎反復發(fā)作,被醫(yī)生戴上“復感兒”的帽子。一般說來,5歲內(nèi)的孩子每年上呼吸道感染六七次,或下呼吸道感染(如肺炎)兩三次者,即屬于“復感兒”。家里如果有這樣一個孩子,父母一定非常煩惱,如何才能替孩子摘掉“復感兒”的帽子呢?
破解“復感”之謎
這些孩子怎么啦?究其緣由,在于孩子自身與周圍存在著一些“缺陷”,因此出現(xiàn)反復感染,其原因有:
營養(yǎng)不良這是首要因素。如母乳不足又沒有及時添加輔食、長期只吃淀粉類食物、過度偏食挑食等,導致蛋白質(zhì)、脂肪等養(yǎng)分不足。加上伴有維生素A、鈣、鐵、鋅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繼而損害免疫系統(tǒng),造成抗病能力下降。
環(huán)境危害混雜在空氣中的大量煙霧,如二氧化硫及一氧化碳,通過呼吸進入孩子體內(nèi)會削弱其抵抗力。像以煤為主要燃料的家庭,“復感兒”的發(fā)病率就比一般家庭高出19倍。還有被動吸煙,如孕婦或周圍的人吸煙,尼古丁可使胎兒處于慢性缺氧的狀態(tài)中,出生以后容易反復發(fā)生呼吸道感染。
濫用抗生素一些家長給呼吸道感染的孩子使用抗生素不正規(guī),見好就收,燒一退就停藥,使致病菌沒有徹底剿除,形成了慢性病灶,如慢性扁桃體炎、慢性咽炎及慢性鼻竇炎等,一受涼就發(fā)病,致使呼吸道感染反復發(fā)作。
一般說來,孩子得了呼吸道感染往往有一些早期癥狀,父母務必心中有數(shù):
發(fā)燒程度不一:有的是低燒,體溫持續(xù)在38℃左右,也有的高燒到39~40℃。
咳嗽較為頻繁,早期常為刺激性干咳,以后咳嗽程度可略為減輕,進入恢復期后咳嗽常有痰液。
氣促多出現(xiàn)在發(fā)燒、咳嗽之后。患兒常常有精神不振、食欲減退、煩躁不安、輕度腹瀉或嘔吐等全身癥狀。
呼吸困難患兒常出現(xiàn)口周、鼻唇溝發(fā)紫,而且呼吸加快,每分鐘可達60~80次,可有憋氣,兩側鼻翼一張一張的(醫(yī)學稱為鼻翼扇動)。
上述四種表現(xiàn)中,父母要特別留心孩子的呼吸情況,健康孩子安靜時的呼吸次數(shù)因年齡不同而有所差異,以每分鐘為例,2個月內(nèi)嬰兒少于60次,2~12個月嬰幼兒少于50次,1~4歲孩子少于40次。
另外還要注意:80%的3個月以內(nèi)嬰兒肺炎不出現(xiàn)發(fā)燒癥狀,父母應注意嬰兒如出現(xiàn)不吃奶、口吐白色泡沫,精神萎靡,氣急,安靜狀態(tài)時每分鐘呼吸超過60次,同時伴有明顯的鼻翼扇動、口唇發(fā)青等癥狀,應及時送醫(yī)院救治。
及時治療抗“復感”
孩子在上呼吸道感染后應及時就醫(yī),正確選用抗生素,對癥服用化痰止咳藥物,或吸入氧氣以改善呼吸困難等。同時,家長還應協(xié)助做好患兒的護理工作:
1.防止交叉感染。如不要讓孩子在病房走廊內(nèi)長時間逗留、玩耍,不要讓患兒之間過多親密接觸或交談。
2.勤開窗戶,以保證室內(nèi)空氣流通。室溫以18~20℃為宜,并保持適當濕度(約60%),以防呼吸道分泌物變干而不易咳出。
3.保證讓孩子充分休息。最好將測體溫、換尿布、喂藥等操作集中起來,以免影響孩子的休息。因為孩子的哭鬧、活動會使缺氧癥狀加重,增加心臟及肺部的負擔,妨礙疾病康復。
4.強化皮膚護理。孩子發(fā)燒出汗多,要為其及時更換衣服,并用熱毛巾將汗水擦干。同時,經(jīng)常讓孩子變換體位,以促進炎癥吸收,還可輕輕拍打孩子的背部,便于痰液順利排出。
5.補足水分。飲食原則應是易于消化、多水分、高熱量、高維生素。高燒患兒多給流質(zhì)飲食,如牛奶、米湯、豆?jié){、蛋花湯、魚湯、菜湯、果汁等。退燒后可加半流質(zhì)飲食,如煮爛的面條、米粥、豆腐花、蛋羹等。
正確預防無“復感”
要讓孩子走出反復呼吸道感染的困境,需要從根本上改善“復感兒”的體質(zhì),增強其免疫力。建議父母從以下方面做起:
1.合理喂養(yǎng)。周歲內(nèi)孩子的最佳營養(yǎng)來源非母乳莫屬,因母乳中豐富的抗病物質(zhì),如分泌型免疫球蛋白等多種抗微生物抗體、乳鐵蛋白、雙歧因子、活性免疫細胞等。周歲以后,營養(yǎng)均衡的食譜是關鍵。在優(yōu)先供足蛋白質(zhì)的同時,維生素(維生素A、C、D)、核苷酸(魚、豆、海鮮為多)、多糖(蘑菇富含)、微量元素(鈣、鐵、鋅等)也要補足。具體食譜不妨這樣安排(以1~3歲的孩子為例):每天糧食100~150克,豬瘦肉或魚50克,動物肝100克,豆類50克,蔬菜200克,水果50克,奶制品250毫升,植物油20克。注意:不是說每天都要安排這么多種類,但應在1周內(nèi)滿足上述每種食物7天量之總和。
2.加強體質(zhì)鍛煉。小嬰兒可由父母做撫觸、按摩、體操等被動活動。能夠行走以后,應鼓勵孩子多做戶外活動,接受日光浴(獲得大量維生素D),提高抗病能力。還可給孩子進行耐寒鍛煉:從小訓練孩子每日用冷水洗臉,可提高抗寒能力。每次沐浴后,還可用溫水蘸濕毛巾給孩子擦全身皮膚5~10分鐘,由四肢末端向軀干方向輕擦,以增加耐寒能力。
3.打好預防針。如按程序種好麻疹疫苗、百白破三聯(lián)疫苗、流感疫苗以及肺炎疫苗等。肺炎疫苗特別值得推薦,23價肺炎球菌疫苗能覆蓋23種經(jīng)常引起肺炎球菌感染的血清型,可保護孩子免于90%的肺炎球菌疾病,是一種防治孩子反復發(fā)生呼吸道感染的好方法。
4.酌情選用免疫制劑。如氣管炎菌苗、胸腺肽、轉移因子、左旋咪唑、卡介苗素等。一定要用夠療程,不可半途而廢。
5.保護孩子避免接觸病原體。如少帶或不帶孩子到公共場所湊熱鬧;不要讓孩子與患有呼吸道感染的病人一起玩;家里有人得了感冒,應減少病人與孩子的接觸,室內(nèi)可用食醋熏蒸,進行空氣消毒。
6.簡易按摩。在嬰幼兒的“人中”穴用食指橫向來回輕輕按摩,每次40~50次,每天按摩三四次;或用手掌在孩子頭部后發(fā)腳上方橫向按摩雙側的“風府”穴,每次按3~5分鐘??砷L年堅持,經(jīng)過3~4個月按摩后,能提高孩子抵抗力。
欄目管理、編輯/曹雯
E-mail:cw_079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