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劇團有位花臉演員叫湯大勇,此人扮相威武,嗓門洪亮,身架也很漂亮,按說是個天生唱花臉的材料,怎奈他有個大大的缺陷——唱戲節(jié)拍不準,用劇團的行話講:“沒板兒。”真可謂:登臺亮相滿堂好,道白一念全場爆;胡琴一拉心發(fā)慌,張嘴一唱亂了套。因此,每場戲下來,打鼓的、拉弦的總是怨聲載道,對他群起而攻之,搞得他灰溜溜的。劇團老板看他已經(jīng)到了不能繼續(xù)再唱武花臉的年齡,便把他給辭了。
湯大勇自小學戲,回到老家后,一不會種田,二不會做生意,眼看生計難以維持,于是心一橫:趁著兵荒馬亂年月,仗著自己在戲班里學過的幾下拳腳——劫道去!
經(jīng)過一番精心籌備,這天一大早,湯大勇用油彩化成了竇爾敦的模樣,身背唱戲用的道具鋼刀,悄悄來到魯河邊的一片蘆葦處潛伏下來,不大會兒,只見遠處駛來一只客船,待那船靠近,湯大勇突然一個箭步躥了出來,舉起鋼刀大聲喝道:“呔!船家聽了,快把船搖將過來,留下買路錢,饒爾等不死!”
大勇這一嗓子,恰似晴空里響起一聲炸雷,滿船旅客頓時亂成了一團。船老大更是唬得魂飛魄散,只得乖乖地將船朝岸邊靠去,船上的客商一個個叫苦不迭。
就在這時,只見一位老者從船尾處站了起來,瞇眼仔細打量一下,安慰大伙說:“諸位不必驚慌,老朽現(xiàn)有一寶物,將它懸掛起來,定能化險為夷。”說著,便從腰間取出個小布袋遞給了船老大。
船老大打開布袋,只是兩塊用絲繩穿在一起的長長方方黑不溜秋的物件,心想:“這破玩藝兒能管什么用?”可事情已逼到這份兒上也只好死馬當作活馬醫(yī)了,于是便將這兩塊東西吊在了桅桿上。
再說湯大勇頭次出道撞上大運,心中暗自得意,忽見從桅桿上拉出兩塊物件來,定睛一看,不禁驚呼道:“哇呀不好!我湯某平生最怵就是這物件,今日真乃遇上高人了呀!”說罷,落荒而逃。
原來,這船上的老者正是湯大勇戲班里的打鼓佬,桅桿上掛的這兩塊東西是他用來掌握唱戲節(jié)拍的簡板,難怪湯大勇如此怕它!